这是一本针灸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经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基于对传统中医的思考,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针灸模式,这种针灸模式在技法上极其简约,疗效也非常好。本书中,作者正是抛开复杂的中医理论,换个角度带我们去理解关于针灸的一些最真实的东西,了解针灸的真实意义,也换个角度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医小白,也一定获益匪浅。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整脊医概要、脊柱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脊柱影像学、脊柱及关节临床检查、脊柱生物力学、中医整脊疗法适应症、中医整脊疗法、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功能锻炼等章节。其中重点章节中医整脊疗法适应症、中医整脊疗法、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屈留新编写,其中中医整脊疗法适应症详细总结了各个脊柱节段整脊治疗的适应症,是目前已经出版的其他相关整脊书籍所缺如的,也是很重要的内容。中医整脊疗法和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两个章节是本书的重点,中医整脊疗法章节详细记述了中医整脊手法的操作步骤、方法、注意事项、适应症,内容详实、清楚,图片内容丰富;脊柱及相关疾病诊治章节记述了详细的手法治疗方法和许多经典的临床验案,特别是明确了治疗部位,这对相关研究者作用非常重要
本书由德国物理治疗、解剖、神经疾病专家,以及经络与穴位研究人员联合编写而成,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经络、穴位、扳机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针灸与扳机点镇痛技术,涵盖所有主要腧穴、耳穴和扳机点,提供了穴位、扳机点的定位、针刺深度、操作方法和功能的详细说明。
本书初稿自1987年来一直作为讲学的教材,至今已易数稿。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以临床实用为目的,力求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取穴简便、准确、快捷、实效。根据祖国医学的整体治疗原则,综合运用,不拘一法,只要找准穴位,给予适当的刺激,使全身经络畅顺,便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袪除邪气,达到一定的疗效。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实践,治病是不可能完全照本宣科的,必须辩证施治,在整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全书分成六个部分,包括:经骆点穴疗法的概况;经络腧穴的内容;经络点穴手法;经络点穴治疗法;临床治疗;日常保健等。
本书既有陈枫教授几十年的针灸组穴与特色针法,又有他临证十几年对中医针灸的所感所悟,实用性强,尤适于中医爱好者及有一定针灸基础又想进一步提高的医生。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的各项要点;下篇为“灸例”,是作者临床案例的总结,翔实描述病人的症状、艾灸的穴位及其选择该穴位配方的理由以及成效。
《备急千金要方》,又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共30卷。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明代后,有按《道藏》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
本书是作者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董氏针灸体系与经穴针灸体系相结合的操作技术、临床治疗。 理论翔实,层次明确,择其大要,将多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对如呼吸道疾病、颈肩腰腿痛等受读者关注的方面进行了丰富,对学习、运用、发展董氏奇穴均有指导作用。
《天星十二穴》为中医普及学堂曾培杰老师开讲的“轻松学歌赋系列”之一。天为棋盘星作子,北斗光华耀太空。此十二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是道家全真派七子马丹阳金针度世心传,也是中医歌赋名篇。经曾老师精彩的讲解,可以让读者更轻松深入的理解人体经穴奥秘。本书不单讲穴位知识,还涉及修学、用药、养生、锻炼等内壮身心的学问,可谓是妙趣横生,言简意赅。读后令人拍案叫绝,中医悟性大开。是难得的中医类普及佳作,值得大家品阅收藏!
全书共分14卷,内容涵盖了督脉、任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作者以深入浅出的笔法针对人身重要之穴道做深层的解释,同时为吸引读者学习的兴趣更采用说故事的方式,期盼能用此创新之方式,提升学习的功效。本书集思想性、科学性、优选性、启发性、适用性、趣味性一体。外行看得懂,内行看了不外行,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适用于在校中医药学科大学生,初涉临床的中医各科医生,以及广大中医爱好者。
本书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采用实体彩色图片标定腧穴位置,共收录经穴、奇穴等400多个穴位,具有生动、真实、简要、准确的特点。全书共配彩图160余幅,图文互参,并记载了一些穴位的简便定位方法,方便实用,易于学习掌握,适于中医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爱好阅读。 本书涉及中医、针灸基础知识,形式新颖,图文互补,内容实用。读者在学习中,在实践中,在休闲之余,翻阅本书,定能有所收益。
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大发明。 它的特点是:具有一套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中心的完整理论,强调整体,重视内因。采用无创性的温和刺激,扶正祛邪,以调动肌体本身的防御能力,战胜疾病,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使失衡韵内部稳定状态获得新的相对平衡稳定,从而恢复身心健康。 砭石疗法既可用于防病、健身、养生、美容,又可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及治疗某些疾病。 《砭石疗法与养生美容》一书不仅是一本高水平的中医史学术专著,同时集中医保健、养生、美容之应用于一身。虽然内容涉及中医史学及中医文献学,但又写得通俗易懂,既可以作为中医类大专院校的中医学史教学辅助读物,又可作为社会上养生按摩馆、美容美体、砭石刮痧、砭石足疗行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居家亚健康调理
传统医学认为,无论是按摩、刮痧,还是针灸等任何一种保健、治病方式都是建立在穴位的基础上的。在全身七百多个穴位中,有108处紧要穴位,其中30处为特效穴位。《不可不知的30个特效穴位》将带领读者了解全身这些特效穴位的分布,结合具体的身体状况,运用最简单的取穴方法,解决各种身体问题。《不可不知的30个特效穴位》不讲深奥的中医知识,不说复杂的穴位理论,只言最简单实用的操作方式。从常见症状出发,着眼于日常保健、增强体质,做您身边的“健康朋友”。
中医吕景山教授博采历代医家穴位配伍经验,经几十年潜心研究和临床摸索,总结出一套针灸对穴治病的理论与方法,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共收集吕氏对穴245组,按穴位治疗功能分为23类。每组对穴均有穴名由来演绎,单穴功能阐述,伍用功效辨析,主治病症介绍,针灸方法详解,古今治验诠释。巧妙用穴位之间的阴阳、脏腑、表里、开合、升降等辩证关系,达到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内容新颖,组方简便,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是学习经络穴位和掌握针灸技巧很有特色的参考书,日本、韩国已译为本国文字的出版发行。适于各级临床医护人员、基层卫生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广大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是作者40多年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结晶,详细介绍了临床常用穴位及中医点穴按摩基本功,重点介绍了过去秘不外传的9种练功方法和运气方法等,更详细介绍了中医点穴按摩美容、、增胖、、丰胸、丰臀、催眠、保健、治病共九大绝技和实例。本书内容丰富,非常实用,通俗易懂,方法简单易学,480幅插图精美直观,学会九大绝技,不但可以为他人治疗,也可自我治疗,且疗效显著,终身受益,全家受益,众人受益。本书实为广大专业按摩人员、业余爱好者和喜好练功读者的参考用书。本书也是各中医推拿按摩学校培训学员理想的实用按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