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选穴,其*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本书是作者18年潜心研究的结晶,分上下两篇。上篇探讨了腧穴热敏化相关理论,下篇介绍了26种常见病、难治病的腧穴热敏化灸疗方法。对中医临床、理论、科研工作者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推拿是中医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推拿又是推拿学科中的重要分支。 《海派儿科推拿(修订版)》由金义成编著,《海派儿科推拿(修订版)》介绍的“海派儿科推拿”,既传承传统推拿之精髓,保持原有小儿推拿之特征,又体现上海的海纳百川、融汇百家、兼收并蓄、扬长补短等人文精神和学术风格,不断消化旧识,不墨守,不泥古,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其内容上,改传统小儿推拿八法为新十法;在治疗上,变“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病机为“痛则通,不痛则不通”的治法;在治疗小儿慢性疾病时强调 “固本归元”,符合现时病家的自主意识和保健意识。全书介绍了55种小儿疾病的推拿治疗和5套保健操,突出实际操作手法,图文并茂。后附选15种小儿推拿歌赋,以便读者掌握和临床应用。
《厘正按摩要术》,又名《小儿按摩术》,清 张振鋆辑。本书是在明,周子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的基础上校订补辑而成。征引文献广博,增补内容丰富,编次条理明晰。全书4卷。卷一辨证,包括四诊及按胸腹等儿科诊断方法;卷二立法,叙述各种按摩手法及外治法28种;卷三取穴,介绍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儿科推拿取穴及手法图说29种;卷四列证,叙述惊风、疳疾等24类疾病的证候及推拿法。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曾多次刊刻,极具临床实用价值。本次出版是以清光绪张氏述古斋医书刻本(原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为便于读者学习,书前撰写导读。本书对从事中医推拿、中医儿科及临床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推拿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或借助辅助器具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调整人体生理、病理状况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养生、强身健体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与应用规律的一门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和适用范围等。本教材由上篇、中篇、下篇和附篇四部分组成。上篇为基础篇,主要介绍推拿的发展历史、临床运用基础、经络腧穴(包括小儿推拿穴位)和推拿临床常用检查方法等基础知识;中篇为技能篇,主要介绍了推拿功法和推拿手法;下篇为治疗篇,主要讲述伤科、内科、妇科、五官科和儿科疾病中推拿疗效较好的53种疾病的治疗;下篇为附篇,主要讲述保健推拿,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在使用本教材时,建议以讲授、操作示范和功
自上个世纪90年代Jenet Travell和DavidSimo合作编著的《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激痛点手册》传入我国后,国内的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由骨骼肌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推拿疗法是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推拿疗法无创,患者容易接受,非常值得推广,但目前市面上涉及这类内容的书籍很少。书中概述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临床特点、诊断条件、治疗方法,阐述了推拿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主要作用、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常用手法。《图解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推拿手法》由谭树生、黄强民、庄小强主编,本书的重点在于对头项部、肩臂部、胸背部、腰臀部、腿部等的主要肌肉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给以准确定位,并在照片中的人体体表进行标示,扼要陈述其发生
张素芳教授,女,1940年生于上海市,1958年进入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学习,是新中国培养的*批推拿专业学员,师从推拿名家朱春霆、王纪松、钱福卿。后又跟随山东小儿推拿名医孙重三先生学习实践,自1961年毕业工作至今已逾54年。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兼附院推拿科主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现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从医五十余年来,张素芳教授一直从事中医推拿的教学和临床工作,擅长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诊治小儿腹泻、厌食、腹痛、便秘、感冒、发热、咳嗽、夜啼等方面颇有心得。对小儿脑瘫、先天性巨结肠、小儿抽动症、遗尿、肾病、血液病、腺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2.注重体现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3.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 4.注重教材内容与教学大纲的统一,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_7-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郭长青著的《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大图册》收纳十四经所属腧穴361个,对每一个穴位的穴名来源、精准定位、功能、主治、自我保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为了让读者能准确地找到穴位,不仅介绍了快速简便的取穴技巧,还在文字旁配上相应的图示,图文并茂,无论是有专业基础的大中专院校师生还是零起点的中医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为适应广大的中老年朋友对经络穴位的学习要求,本书采用解剖图和真人图对应的形式,方便读者一一对照,并采用大开本、大字号、大图片,让您摘掉老花眼镜也能一目了然,轻松阅读。
《脚、手、耳、脊柱按摩(压)图解》分两部分,部分主要介绍脚、手、耳、脊柱等反射区(点)的部位及按摩这些反射区的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24个常见病,按摩脚、手、耳、脊柱等反射区的部位及按摩方法。《脚、手、耳、脊柱按摩(压)图解》的特点一是将手、脚、耳、脊柱按压疗法浓缩在一起,一《脚、手、耳、脊柱按摩(压)图解》在手就相当于几《脚、手、耳、脊柱按摩(压)图解》在手;二是把病症印在图上,读者可对照病症直接操作,减少了查找的麻烦;三是把每个常见病调治的图示列出来,方便常见病患者操作;四是图谱印成大16开,视觉效果好,同时又便于携带和保存。《脚、手、耳、脊柱按摩(压)图解》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以图解的形式,便于读者掌握。《脚、手、耳、脊柱按摩(压)图解》适于各类人群阅读。
为了更好地弘扬和普及董氏奇穴,使董氏奇穴易记、易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作者经过多年对董氏奇穴的总结和临证而编写了本书。本书不但内容丰富广泛,还新增了很多穴位、清晰明了,使读者易学、易懂、易用。为方便读者理解、记忆,书后还附有穴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可供中医临床各科医生研读,也可供针灸爱好者学习使用,还可以作为中医按摩师、刮痧师、康复师、理疗师、中医院校学生、董氏奇穴爱好者、国外中医爱好者及亚健康群体自我保健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状态。
本书内容涵盖了十二正经、任督二脉、经外奇穴,详细列出了人体396个穴位的不同功效,详细地分析了每个穴位的位置,如何对症治病,并列出了每种穴位的多种治疗手段,多种穴位的配合使用疗效。为了让大家准确地定位穴位,编者给每个穴位配上了清晰的真人展示图,为方便大家快速找到穴位,本书还配有各个穴位的笔画索引,让您阅读起来更简单。本书内容充实,精彩实用,是您和家人不得不看的养生真经。
本部书稿属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系列,本次将继续围绕中医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强调精品意识,对《小儿推拿学》进行修订和完善,突出 经典、精炼、适应 的特点,保持中医药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张氏耳针治急难杂症(第2版)》由张耕田所著,本书自2007年 版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本次再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作者 的治验心得,可供喜爱钻研耳穴治疗方法的临床工作者共同深入切磋医技。 《张氏耳针治急难杂症(第2版)》主要介绍了110例耳穴治疗急难杂症的病案,是作者40年来临床治疗内、外、妇、儿、皮肤、骨伤等科病症的纪实经验。这些案例,治疗有新意,疗效突出,结合临床,实用性强,图文并茂,易学易用,可供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借鉴和参考。
推拿功法学是研究推拿功法的训练方式方法、机制效应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院校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全书分为推拿功法发展简史、推拿功法的基本理论、少林内功、易筋经、调息筑基功、推手、延年九转法等部分,在编写中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强调推拿功法的训练,重视教材的可阅读性。教材主要内容符合推拿功法学教学大纲的知识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既使学生易学易读易练,又能方便教师的授课,并编制了以扫描二维码作为本课程学习的辅助模式,包含教学视频、学习课件、课后习题和沟通交流平台等板块,展示了推拿功法主要功种的练习要领、要求和练习方法。这是出版融合发展方面的积极创新,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和练习,推动传统推拿功法课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