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中医学络穴位传统疗法的书,书中完整收录了人体数个穴位,并按照十二络、任督二脉和奇穴分类,条理清晰。编者引据典,每个穴位都配有相应的术语标示,使得找穴既简便又,真正实现了 一穴多用 。手括按摩、拔罐、艾灸、刮痧、刺血等等,简单明了,可按需选择。另外,本书在穴位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头、足、手、耳的所有反射区,以及利用这些反射行脏腑和疾病的方法,使本书内容更加丰富与饱满。可以帮助读者掌握传统络穴位相关疗法,其身体健康和疾病康复。
《一针疗法%26lt;灵枢%26gt;诠用》的用意在于,让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让学习针灸的人热爱针灸,让从事针灸的人享受针灸,让中国的针灸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因此,《一针疗法%26lt;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为针灸要旨,介绍了针灸六要、选穴准则、配穴纲要、针刺手技、灸法要诀和针具妙用,对针灸所能应用到的基本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为针灸秘验,介绍了病位分部、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针灸疗法,对60余种常见病症的针灸、取穴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附有病例。第三章为针灸绝招,介绍了穴位妙用、独特疗法和疾病快速疗法,对某些穴位的非常规应用以及某种疾病的快速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于书中介绍了很多特效绝招和方法,如首尾循经取穴、两端循经取穴、远端循经取穴等,涉及到了很多不常用穴位。为了读者使用的方便,对每种疾病都配有穴位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图示仅标出了穴位在体表上的位置,至于取穴的深度和行针角度,还需参照书中介绍的内容。
黄帝内针 (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
本书共分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十三鬼穴的古代文献梳理、十三鬼穴的治病机理探讨、十三鬼穴的适应秉正及其最佳组方。
《朱氏针法传承 朱新太针灸经验集》分为五篇,“总论篇”介绍朱氏针法的历史沿革和学术思想;“手法篇”具体介绍朱氏针法的手法及特色;“医案篇”收录了朱氏针法的典型医案;“医论篇”收录了朱氏公开发表的论文,共19篇;“附录篇”则收求部分门人对朱氏针法的学习体会、病友反馈,以及媒体对朱氏针法的相关报道等。 《朱氏针法传承 朱新太针灸经验集》能帮助读者了解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针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能更好地光大朱氏针法的宝贵经验。《朱氏针法传承 朱新太针灸经验集》可供中青年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及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亦可供中医帅研修参考。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详细介绍了老中医谢锡亮从医60余年对灸法的深刻理解、独特经验及举办30余期针灸培训班的讲义精华。全书共10章,包括灸法概论、灸法基本知识、常用灸法及技巧、经络穴位、保健灸法、常见病灸法治疗、灸法医案、名医灸法及灸法医话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文图并茂,方法简便实用,疗效确切,是学习和应用灸法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灸法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以问答形式,系统地介绍了有关针灸疗法的经络理论、常用腧穴、刺灸方法及150余种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和针灸戒烟、戒酒、、保健与强身等方法,并附图、表近百幅。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方法实用。可供广大针灸爱好者阅读及针灸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本手册共三篇,上篇国经络,较详细地介绍人体十四经的循环分布情况,包括经文、译文以及经络循行示意图,中篇为腧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361 个十四经穴、60个常用经外奇穴、头针刺激区和耳穴,说明了穴位的定位、主治、刺灸法、记忆要点以及穴位示意图,并标明国际代号、特定穴以及100个常用穴位的指压法等。下篇为特定穴,并用表格列出了常用特定穴的名称,便于查找记忆。
本书内容是黄石玺针灸临床几十年来应用毫火针治疗疾病的临床总结,书中介绍了火针疗法概述及毫火针疗法起源、毫火针疗法的治病机制及功效、主治、毫火针疗法的操作、注意事项;书中还有针灸的“古法新用”、“毫火针常用刺法”、“黄氏毫火针刺方”、“黄氏毫火针验方”等等点精的内容。
《陆瘦燕朱汝功针灸集成:陆瘦燕朱汝功针灸腧谱》原名《针灸腧谱》,版印刷于1965年,第2版修订本印刷于1988年,这次作为丛书之一,重新整理出版。本书将陆瘦燕、朱汝功两位大师有关著述的精华进行了综合汇编,并将绘图做了调整。充实了十四经循行示意图和循行分布及病候释文,在十四经经中补充了取穴姿势图,图表中穴名前用英文缩写标明经穴代号,经外奇穴和耳针穴位做了必要的修改,并新增头针刺激区的图和表等。 《陆瘦燕朱汝功针灸集成:陆瘦燕朱汝功针灸腧谱》以图为主,共计86幅,均以体位透视平面绘成,墨色深浅匀称以反映肌性和骨性标志,有利于从不同的侧面显露各腧穴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常用骨度分寸图9幅,全身经穴分部总图12幅;十四经经脉循行示意图14幅,十四经经穴分经图19幅;经外奇18幅;头针、耳针、面针、鼻针
经络、穴位是针灸学的基础,“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句针灸界的名言就说明经络的重要性。本书包括:①十四经脉、穴位、常用奇穴:彩图的经脉循行遵照经典,有原文、译文;归纳各经穴位的主治概要、刺灸要点;以表格的
本书作者出身中医世家,尤其擅长针灸子午流注针法,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为普及子午流注针法,作者着重介绍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知识及临床应用,内容包括子午流注针法概念、时间针法源流、子午流注理论根据、子午流注基础知识、纳甲法、纳子法、灵龟八法以及临床应用实例。内容浅显易懂,学用方便,适于广大针灸医师学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