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针灸穴名的寻根溯源之作,寻根一方面是以严谨的典籍考证为依据,阐述穴名的出处;另一方面,根据穴名的字词含义,探寻其天文地理、社会形态、古代建筑、人物故事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力求对针灸穴位的命名做出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使读者在读懂穴名的同时能够由表知里(解剖结构)、顾名知用(主治功效)、见名求位(腧穴定位)、提高学养。解读针灸穴名之后,本书还附有300余条穴名谜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读者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五行针灸简明手册》旨在把“五行针灸”这一特殊针法介绍给大家,使人们了解它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书中的一些病案,认识五行针灸的极大益处,继而愿意体验五行针灸,造福于自身健康。“五行针灸”帮助人体恢复平衡,不仅能治疗生理上的症状如头痛、腰痛等,还能调整心理问题,可治疗抑郁症或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各种精神压力,五行针灸因此成为当今治疗多种复杂疾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
《马氏温灸法》是天津名医马少群先生五十余年灸疗经验的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灸法的历史、作用机制及临床中的触诊法、选穴规律、灸治要诀、灸量、施灸的操作和常用穴,下篇为各种疾病的常规灸法及部分病案。马氏温灸法适用疾病非常广泛,不仅是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还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书介绍了侯国文老师根据《黄帝内经》中《灵枢》“官针”中提出的“九刺”“十二刺”等内容,在新型浮针的基础上改进创新的多功能套针疗法治疗痛证的疗法。主要以图片形式展现套针疗法的具体操作要点,针对各种疾病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问题,如何进行套针治疗。图片精致清晰,内容准确,且附有相应治疗的典型案例,可供学习者参考。
《针灸大全》明代医家徐凤编于正统四年(1439)。是一部以介绍针灸资料为主的著述。又名《徐氏针灸大全》《针灸捷法大全》,共6卷。卷一包括针灸经穴、针灸宜忌及治疗歌诀;卷二为《标幽赋》全文及注释;卷三载金针赋及子午流注之法等;卷四有窦文真公八法流注、飞腾八法歌及八法主治的各种病证及所用配穴;卷五载周身折量法、取周身寸法及全身各部十二经穴位置七言诗;卷六为点穴、艾炷、壮数避忌、灸疮保养、要穴取法及经穴别名等。除收录多种针灸文字资料外,亦附有插图。 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三十年(1602)建阳郑氏宗文堂合刊本为底本,以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金陵书林唐翀宇刊本及陈言《杨敬斋针灸全书》为主校本,另有多部 版本作为他校本,考明其文献出处,定其编撰形式,并将全书插图重绘,以简体汉字标识图中文字,为读者
颊针疗法是指在人体面颊部的特定穴位上针灸或按压、磁疗、激光等治病保健的方法,是针灸的新技术。颊针理论来自全息论,在面颊部存在着反映人体各部位的缩影。本挂图是通过对颊针的穴位解剖定位的展示,方便作者记忆
诺娜·弗兰格林著杨露晨译的《五行针灸随想录/中医临床家书系/中医师承学堂》为“五行针灸”传承人诺娜老师的博客文集。 诺娜的博客体现了她高超的治疗技艺和对五行的深刻理解。她在书中描写的人性,均来源于她的谦卑和热忱,以及与他人护持一行共情所得之感悟。诺娜从不宣称自己“一贯正确”。相反,她分享着自己的不确定和错误以及从中所得之教训,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品德。这是她迄今为止优选的书,每位读者都可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第二版)》主要介绍了“国家973平衡针疗法颈肩腰腿痛的基础研究”重大理论成果,明确提出了大脑中枢调控理论和基因程序修复理论。通过基础研究证实,平衡针大脑中枢干预的时间45‰秒,为几千年的针灸医学提供了重大科技支撑。大量神经递质、免疫物质的释放,为临床三秒钟见效提供了物质基础。
颊针疗法是指在人体面颊部的特定穴位上针灸或按压、磁疗、激光等治病保健的方法,是针灸的新技术。颊针理论来自全息论,在面颊部存在着反映人体各部位的缩影。本挂图是通过对颊针的穴位解剖定位的展示,方便作者记忆学习颊针穴位的主治功能、取穴原则、操作方法以及作用机制,发现该疗法对某些病症的疗效。
本书是一部临床使用性较强的现代针灸单穴疗法专著。全书共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篇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王氏平衡针疗法的作用机制,中篇是穴位部分,介绍了作者常用的特效穴位的名称、定位及取穴原则等,下篇是临床部分,重点介绍了平衡针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
《济世碎金方/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又名《新锲王氏家传济世碎金方》,系明.王文谟撰。全书共4卷,载方千余首。前三卷名为《新锲王氏家传济世碎金方》,记载了王氏家传秘方与临床经验;第四卷名为《秘传神仙巧术各色奇方》,为走方医所用方术和方剂。本书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方书。书中所载内容不仅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前所未见的经验良方.同时也为研究古代走方医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值得学术界予以关注。本次整理以2002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积善堂刊本为底本。
本书作者长期精研践行董氏奇穴,深有体会,结合他人经验,全面细致地讲解了董氏奇穴的穴位及董氏针灸确有疗效的疾病治疗方案,且穴位附以彩色真人图谱,内容全面翔实,图片清晰直观。本书适合董氏针灸研究者、广大针
承淡安(1899一1957)致力于针灸临床与教学30余年,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颇丰,是民国时期中国针灸领域的带头人。他吸纳日本学者对于中医经络腧穴等的现代研究成果,并积极开展中西医汇通实践工作。 承淡安编著的《承淡安中国针灸学》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治疗4篇,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科学实验以及临证要点等,予以较详尽的分析和叙述,特别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尤以取穴方法细致详明,并附以插图,帮助初学者解决取穴认穴的困难。为便于中西医生学习针灸疗法,又于治疗篇所治疾病按照呼吸、循环、消化等予以分类,采用西医病名,后附中医病名予以对照。此书是承淡安针灸理论与临证经验的总结,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体系和针灸临床范式,对现代针灸教学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初学针灸者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