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针灸速记手册》是经络穴位和针灸的实用手册,以便于记忆的方式编写。按经络划分章节,然后对经络上的穴位逐一进行介绍,后还介绍了针灸的具体做法。全书稿文字简练、扼要,便于读者速记和学习,具有易记和便于查阅的特色。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窦材撰写的《扁鹊心书图解(附光盘)》共三卷 ,另附“神方”一卷。上卷概述其对医学的主要观点 、见解及灸法3篇,保扶阳气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 中下两卷论述各病证治,包括内、外、妇、儿科总计 约120种病证的治疗经验。其中,运用灸法治疗的病 证达80多种,占总数的2/3,并附以治验案例47则, “神方”则辑录其常用药方98首。现行本中附有清代 胡珏参论批注约百余条。配有光盘,光盘中有作者的 精彩讲演以及保扶阳气的真方。 《扁鹊心书图解(附光盘)》理论独到,观点鲜 明,特色突出,且有诸多验案为证,自成体系,不失 为一本风格独特的学术专著。窦氏理论上强调扶阳, 治疗上推崇灼艾丹附三法,包括附子,具有鲜明的火 神派风格,是为火神派前期的扶阳名家。对于研讨火 神派学术而言,有其独特的价值。 本书适合中医临
晋代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部针灸专著。它继承了《内经》中脑为阳的六经理论和卫气理论,也吸纳了营气理论。皇甫谧在该书的总论中收录了“十二经脉”,但没有用它去串联全身穴位。元代的《十四经发挥》对后世的针灸理论影响很大。作者滑寿把“十二经脉”正式当做全身穴位的连线。这种变化看起来似乎是针灸理论的进步,然而却是不幸的倒退;因为它把先进的刺穴疗法的理论倒退到古老的刺脉疗法的时代去了。针灸理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其中有可能与当时药物疗法在医疗中占有*的优势有关,因为做为药物疗法支柱的藏府论并不重视脑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唐朝的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片面支持了脑为“奇恒之府”和“脑为阴”的观点,从根本上动摇了《针灸甲乙经》的理论基础。尽管后来《十四经发挥》取代了《针灸甲乙经
本书主要阐述了《黄帝内经》治神理论指导下针刺通小周天的方法。核心是以针御神,以神调气,或气聚丹田,以补元气,或通任督,疏经络,进一步达到气至病所,从而做到 气至有效 而治病;亦可以针演道,通周天,来养生延年。这是针灸学的灵魂,是*上乘的针刺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飞龙针法的灵魂,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法 真气运行法 以及与真气运行法相关的古代内丹术的练习方法;精选了飞龙针法中*为重要和常用的十八个穴位进行精讲,公布了作者发现的通小周天的两个重要的穴位公孙与阳池;精讲了八套针方以演示飞龙针法的应用。另外,介绍了古今流行的*常用的十二针方,公布了《黄帝内经》中人迎脉口脉法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以及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本书适合针灸专业人士及有中医理论基础者研习使用。
本书脱胎于民国时期著名针灸医家曾天治先生的《科学针灸治疗学》,主要内容由曾天治先生之子曾睛明先生根据家传书稿整理而成,是曾天治的代表著作,书中详细而系统地记述了曾天治先生学习针灸、实践针灸、研究针灸的经验,是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大规模总结,包括针灸的基础知识及学习方法、经络穴位的基础知识及学习方法、利用针灸治疗临床常见病的方法与技巧等。全书内容丰富,文字生动,读来如身临其境,对于学习针灸、研究针灸的人士来说,是一部极好的参考书。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运用针刺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独具特色的优势技术,疗效独特、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本书重点突出,主要介绍了头针技术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及具体运用。
民国时期针灸讲稿9种分订4册:一、梁慕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二、谭志光《针灸问答》。三、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四、杨医亚《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本册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书稿突出地反映了梁慕周的针灸理论特点和临床治验。
你知道什么是针灸中的 奇门遁甲 吗?你知道针灸除了常规体针外,还有哪些其他的神奇针法吗?你想要领会针灸奇法的神奇疗效吗?本书介绍了眼针治病奇法、相应取穴治病奇法、针灸调肝治病术、古代针灸奇法、当代针灸奇法,以及各类针灸奇法的临床应用,手把手带你领略真正的针灸奇特之效。
本书以研究徐凤及《针灸大全》学术思想为平台,以明代针灸医家徐凤撰《针灸大全》为研究基础,在现有文献和论著的基础上,从《针灸大全》入手,条分缕析,对其成书年代、版本、内容和体例以及其学术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和提炼徐凤针灸学术成就及针灸学术思想,探讨徐凤针灸学术思想的学术地位和价值及对针灸学理论的学术贡献,并期望能对针灸学的传承与发扬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书将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升,认为《黄帝内经》刺皮方法至今仍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和推广运用价值,值得借鉴、学习。现在我们一并整理成书,形成本书奉献给读者,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共鸣、关注,共同学习、挖掘、研究、运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