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岭南中医药精华书系》的子项目。本项目荟萃岭南特色鲜明的中医技法成果,展示其秘验精华,填补岭南中医药和文化研究空白。《岭南陈氏飞针疗法精要》所载技法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以无菌、无痛、准确、快速旋转为特点,奠定了我国无痛针灸的里程碑。
耳穴疗法是自然疗法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本书围绕耳穴的分布规律、机制、功能、操作方法等,通过一幅幅病例诊断照片、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直观地呈现了常见病症的耳穴诊疗反应,体现了耳穴治疗在健身、防病、治病中的应用,实用性强。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的各项要点;下篇为“灸例”,是作者临床案例的总结,翔实描述病人的症状、艾灸的穴位及其选择该穴位配方的理由以及成效。
本书依据焦顺发手稿整理而成,主要讲述了焦老近50年在头针发明、研究、运用中对《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古典医籍的理解与分析。全书共五部分,先从中医的脑、中医的神、筋终针、破千古针局等维度进行了透彻阐释,然后列举了焦氏头针经典医案,其中既有国内医案又有国外医案。本书视角独特、推陈出新,论述通俗严谨、幽默风趣,给人以启发和点拨,适合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头针等专业的教师、医师、医学生参考研习亦可供中医药爱好者翻阅赏析。
本书是对针灸穴名的寻根溯源之作,寻根一方面是以严谨的典籍考证为依据,阐述穴名的出处;另一方面,根据穴名的字词含义,探寻其天文地理、社会形态、古代建筑、人物故事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力求对针灸穴位的命名做出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使读者在读懂穴名的同时能够由表知里(解剖结构)、顾名知用(主治功效)、见名求位(腧穴定位)、提高学养。解读针灸穴名之后,本书还附有300余条穴名谜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读者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本书选撷管氏针灸医学流派五代家传代表性传承人管家岱、管庆鑫、管正斋、管遵惠、管傲然、管薇薇的经络辨证经验、管氏针刺手法、管氏经验穴、针灸配穴处方学、过梁针等特殊针法经验和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的学术见解及临床经验精要等。五代人继承弘扬管氏针灸医学流派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学术精华,彰显管氏针灸独特的家传技艺,精湛的针法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新颖的学术观点。本书管氏针灸五代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著作,反映出管氏针灸医学流派一脉相承的学术思想和 理 法 意 的传承理念。适合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爱好者参考、阅读。
针灸治疗不孕不育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佳、费用低等优势。本书系统总结了各种以西医命名的妇科不孕不育病症的中医针灸治疗特点,分门别类进行列举和归纳,通过再现病例全程治疗,将针灸的实际应用时机、不同病种的针灸治疗特色展示给读者。
本书共分为四章。*章主要将庄礼兴教授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出来的调神针法学术观点,包括其渊源、传承、内容、操作方法以及临证应用变通加以论述;其次,借助近十年来科研工作的平台,将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形成较规范的方案;将针灸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等脑病的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总结。第二章主要精选近年来庄礼兴教授团队发表的学术论文,选择治疗方法可行、临床疗效较好的部分内容加以分析讨论,使之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三章为医案医话,是庄礼兴教授的讲座、小讲课,通过学生将口述笔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还有临证过程中学生的跟师笔记,择其精华整理而成。第四章是学生将庄礼兴教授的临证经验和治疗方法,或进行验证,或加以发挥,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论述。
本书是我国有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很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推荐阅读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
针刀疗法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和骨质增生性 疾病,有 好的临床疗效,有时可立起沉疴,解决 困扰患者多年的顽固病症。本书基于针刀临床,着眼 于针刀临床 为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和骨质 增生性疾病进行阐述。本书 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 针刀临床的安全操作,针对具体病症的局部解剖以及 各个操作点的立体解剖有较详尽的描述,同时配以精 美准确的解剖图,可以使读者对每个操作点的组织结 构都能做到 胸有成竹 ,并且以透视图的形式在真 人照片上显示每个操作点的深层解剖,便于针刀疗法 的学习和普及应用。
本书系浙江省名中医陈雷主任从医30余年来的临床诊疗经验总结,通过七大类共70余种临床常见疾病,系统提炼陈雷主任做过的临床观察研究结果,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针灸的独特理论观点,并以案例的形式完整体现其对临床常见疾病的诊疗思维与特点。 融通古今,贯通中西,望本书能够促进名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为现代中医药学术传承及推广应用做出贡献。
本书是对针灸穴名的寻根溯源之作,寻根一方面是以严谨的典籍考证为依据,阐述穴名的出处;另一方面,根据穴名的字词含义,探寻其天文地理、社会形态、古代建筑、人物故事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力求对针灸穴位的命名做出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使读者在读懂穴名的同时能够由表知里(解剖结构)、顾名知用(主治功效)、见名求位(腧穴定位)、提高学养。解读针灸穴名之后,本书还附有300余条穴名谜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读者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指针疗法临床经验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作者对触诊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二是介绍了作者常用的且独具特色的治疗手法;三是详尽地讲解了64个病案,或一法一案,或多法一案,从诊断到治疗及思考分析均做了全面精细的介绍。本书所有案例都是作者的亲身实践,疗效显著,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适合中医推拿临床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目录代序一、本疗法概述二、本疗法常用触诊法图解三、本疗法常用治疗手法图解四、病案颈部肩部背部腰胯部腿部膝部骨折后康复晕厥五附录《黄帝阴符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灵枢 九针十二原》《大医精诚》。
五味斋特色针法是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国家首席考官张智龙在博览群书、研习历代医家针刺手法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师承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的行之卓效的针法,包括意气进针法、意气行针法、意气热补法、意气凉泻法、深刺纳阳针法、动静针法、调理脾胃针法、养血柔肝针法等。此特色针法本着术随法出、法由理立的原则,力求将针刺手法简化明了,便于操作,提高手法的可重复性,突出大道至简。全书以针刺的进、行、留、出四个操作环节及五味斋特色针法为纲,以具体的针刺手法操作为目,详细论述针刺操作技巧与要点、特色针法的立论依据与针方思路,并辅以有效的临床案例,明晰辨治思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针刺手法均录制了清晰的教学视频,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诺娜·弗兰格林著杨露晨译的《五行针灸随想录/中医临床家书系/中医师承学堂》为“五行针灸”传承人诺娜老师的博客文集。 诺娜的博客体现了她高超的治疗技艺和对五行的深刻理解。她在书中描写的人性,均来源于她的谦卑和热忱,以及与他人护持一行共情所得之感悟。诺娜从不宣称自己“一贯正确”。相反,她分享着自己的不确定和错误以及从中所得之教训,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品德。这是她迄今为止优选的书,每位读者都可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