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南方医科大学副教授赖梅生博士践行《黄帝内针》的临床案例与心得体会。其通过对运用“黄帝内针”诊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详尽分析,把诊治思路向读者娓娓道来、精细阐释,尤其对思考过程和细节进行辨析、展现,剖析了黄帝内针四总则等原则如何灵活运用在痛证、瘙痒、内科、妇科等病症的治疗中,有助于学人从临床的角度去思考内针的知识体系。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对《黄帝内针践行录》第一版中的部分医案进行了修订。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的各项要点;下篇为“灸例”,是作者临床案例的总结,翔实描述病人的症状、艾灸的穴位及其选择该穴位配方的理由以及成效。
本书是我国有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很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推荐阅读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
诺娜·弗兰格林著杨露晨译的《五行针灸随想录/中医临床家书系/中医师承学堂》为“五行针灸”传承人诺娜老师的博客文集。 诺娜的博客体现了她高超的治疗技艺和对五行的深刻理解。她在书中描写的人性,均来源于她的谦卑和热忱,以及与他人护持一行共情所得之感悟。诺娜从不宣称自己“一贯正确”。相反,她分享着自己的不确定和错误以及从中所得之教训,而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品德。这是她迄今为止优选的书,每位读者都可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书是对针灸穴名的寻根溯源之作,寻根一方面是以严谨的典籍考证为依据,阐述穴名的出处;另一方面,根据穴名的字词含义,探寻其天文地理、社会形态、古代建筑、人物故事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力求对针灸穴位的命名做出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使读者在读懂穴名的同时能够由表知里(解剖结构)、顾名知用(主治功效)、见名求位(腧穴定位)、提高学养。解读针灸穴名之后,本书还附有300余条穴名谜语,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读者轻轻松松地获取知识。
《济世碎金方/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又名《新锲王氏家传济世碎金方》,系明.王文谟撰。全书共4卷,载方千余首。前三卷名为《新锲王氏家传济世碎金方》,记载了王氏家传秘方与临床经验;第四卷名为《秘传神仙巧术各色奇方》,为走方医所用方术和方剂。本书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方书。书中所载内容不仅为中医临床提供了前所未见的经验良方.同时也为研究古代走方医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值得学术界予以关注。本次整理以2002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积善堂刊本为底本。
本书由头针创始人焦顺发编著。全书十一章,包括头针概述、头针与神经系统、头针刺激区、头针针刺术、头针临床实践、头针临床疗效、特殊体征案例观察、头针麻醉技术、特殊反应与刺激区的特异关系、头皮特殊变化与刺激区的特异性、特殊示教案例。
本书为五行针灸当代传承人诺娜老师八十岁所著“五行师承全记录”,也是诺娜老师对自己迄今为止的五行针灸师生涯所做的评估。 本书回顾和记录了诺娜老师对五行学说与五行针灸已逾35年的学习、临床、教学之心路历程与点滴感悟。五行针灸的精神与诺娜完美契合。诺娜透过五行之窗,用充满真诚、喜悦、激情、谦卑和幽默诙谐的笔触记录着她的针灸生涯。这是一本用才智、爱心和灵魂编写的书,书中不仅展现了她的高超技艺,更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通向那里的道路。
本书是张天文老中医临床50余年来针灸经验的总结。全书以独自论著为主,包含部分编写内容。 全书包括张天文老中医对经络理论的探讨,临床针灸的辨证思维,张老本人针灸操作的特点,特殊针灸方法的临床应用,神经内科疑难病的治疗经验与心得,临床50年来的典型验案等。 全书反映了张天文老中医的临床运用针灸的独特心得,既尊崇传统中医理论,又结合现代医学理念,一切以临床疗效为要点,值得同道借鉴与学习。
徐凤编著的《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六卷,针灸类 著作,明代针灸医家徐凤著。 本书卷一、二,针灸歌赋。卷三,周身穴法歌。 卷四,窦氏八法流注。卷五,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 六,灸法等。全书内容是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为 重点,并附有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著作。该书 既照顾到针灸内容的各个方面,又尽量选取短小精悍 的歌诀,真正做到了既全面又简明。书后的灸法大都 为历代的灸疗方法,很值得研究。本书对于研究 针灸学及其临床运用,可称为一本很切实用、简明易 学的参考书。
《王氏平衡针疗法》内容简介:《王氏平衡针疗法》被列入新闻出版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针灸名家特技丛书》,近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十分高兴。因为平衡针灸学科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针对人民军队这个特殊群体,承担特殊的历史使命,执行特殊的国防任务的特殊条件背景下创立的。平衡针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历经40余年的潜心研究,数万次的针感体验,全军10万多人训练伤的防治,全国4000多家医院的临床应用,军内外3万余人的推广,成功创立的绿色安全、操作简便、一针单穴、立刻见效的现代平衡针灸学。
本书的编写力争以简明准确的语言,配以图表,系统地介绍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自鸣得意疾病的治疗方法,以使读者能对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针灸理论和应用,有一个初步而又较完整的了解。为些,本书在内容和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 系统介绍经络和腧穴知识。 2突出针灸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之间的密切联系,便于掌握运用:腧穴部分除介绍位置外,还详述取穴法;各穴不单独设局部解剖和刺灸法项,重要部位的解剖和各部腧穴针刺方法等集中于第三章“各部常用腧穴的针刺方法”一节加以说明。 3精选临床上针灸疗效肯定、适合海外临床实际的病种70个,介绍其概念、辨证、用穴,详述针灸操作方法,使本书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
本书收集了我国一代名医黄竹斋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诊治过的一百多个病例和一些珍藏多年、难得一见的珍贵原始资料。 这些病例,大部分是黄竹斋先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医研究院西苑附属医院针灸科和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陕西时期的治疗医案。 编者对黄竹斋先生常用的重点方剂,加以注解,以方便读者。 全书收录的病案分为六部分:一、中风类;二、痹痛类;三、痿证类;四、神志病类;五、内证类;六、外科类。
《针灸临床笔记》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膝关节痛等应用一针疗法和贯彻《灵枢》“用针稀疏”原则进行诊治的临床经验,案例详实,总结精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启发性。特别是书中有关各种常见颈肩腰腿痛一针疗法选穴小结部分,可启发临床思路,且极具实用价值。《针灸临床笔记》适合针灸医师、中医师、针灸专业研究人士及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详细介绍了著我老中医谢锡亮从医近60年对灸法的深刻理解、独特经验及举办30余期针灸培训班的讲义精华。全书共10章,包括灸法概论、灸法基本知识、常用灸法及技巧、经络穴位、保健灸法、常见病灸法治疗、灸法医案,名医灸法及灸法医活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文图并茂,方法简便实用,疗效确切,是学习和应用灸法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灸法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