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家推崇,研习者甚多,这些研究中,发现了《康平本伤寒论》和《康治本伤寒论》两种版本,有别于版本,值得深入研究,以了解仲景《伤寒论》原貌。《蓝泉斋藏书·日本江户汉方医中医经典研究丛书:康治本·康平本伤寒论》以《和气氏古本》为底本,《康治本伤寒论》以户上玄斐版刻本《康治本伤寒论》为底本,均以宋本《伤寒论》为校本,改竖排繁体为横排简体,重新标点。对于书中出现的明显错字、误字,对照宋本《伤寒论》予以径改,不出注;与宋本《伤寒论》内容有异之处,保留原文,文下出注;并对个别疑难字词作了注解。
作者从事中医科研与临床近30年,学验俱丰。经10年积累,编著成此书。本书围绕120味常用中药,从历代本草、方书、临床医著、医案医话、笔记杂著和现代临床报道等文献中,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与这些药物有关的资料,重点收录3味及3味以下药物组成的小方,通过这样的系统发掘和整理,来总结药物的确切效用、应用指征和配用规律,使古今医家的用药经验得到比较真实、完整的继承和发扬。书中对120味常用中药归纳出4688条效用,分“临证应用”、“临证推广”、“临证参考”三个层面,表述药物应用的主次常变和配伍衍化,对掌握中医辨证用药原则,拓宽治疗思路,丰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能丰富中药教学内容,使中药传统效用不致湮没。因书中所收大都是3味药以下的小方,故它又是中药研发人员的淘金宝库,能为他们提供灵感
本书一改历代本草著作就药论药的风格,根据《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立方之义,对128种药物的药性、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对李时珍、刘若金、邹润庵、徐大椿、陈念祖等医药学家所述药性理论提出了某些不同见解,不但对于本草学习有所裨益,对经方的学习亦大有促进。本次校释,对文中疑难字句做了注音和训释,对文中标点做了修改,对文中出现的不常见方剂、人物、著作做了简明注释。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时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所说专书,就意味着它是专讲杂病治疗学的。作者认为,它既是杂病治疗学,也是张仲景杂病的辨证治疗学。这本书是张仲景在东汉末年完成并问世,具有首创性,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称其为经典著作,是我们中医药后学者、从业者、研究者的之书。为什么呢?原因有四,即权威性、指导性、科学性、探索性。 第一,权威性。《金匮》不管是对外感热病,还是对内伤杂病,都是中医药学的理论源头。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临床应用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变化无穷,常读常新啊!所以,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权威性,也是被世人所公认的。 第二,指导
万全(号密斋,1499~1582),湖北罗田人,是我国明代医家,以擅长治疗儿科、妇科、痘疹病症著称于世。其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内容除儿、妇、内科常见病证辨治以外,也包括对《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研究及养生保健、优生优育等方面的论述。子目名称为:《养生四要》《保命歌括》《伤寒摘锦》《广嗣纪要》《万氏女科》《片玉心书》《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痘疹》《痘疹心法》共10种,108卷。 原书无标点,经历代刊刻颇多讹误,此次印行以万全五世孙万达刻本为底本,详加校注。书末附“万密斋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述其生平、著作及儿科、妇科、伤寒、温病、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