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全集:人生十论》由钱穆先生所撰人生问题文稿之结集。其论人生,大旨皆从中国旧传统、旧观念阐发,但亦不违背新潮流、新趋势。虽据于史,目的却不在称述古人,而在求古今之会同和合。读者浅求之,可得当前个人立身处世之要;深求之,则可由此进窥古籍,获知中国人所讲一套道理。
《普济方》为明代朱棣组织编写的我国的一部方书,载方6万余首。本书对《普济方》中的部分临床内容进行了重新点校,并收集、整理了疾病治疗的临床新用。编写此书是对古籍保护、流传有所促进;第二对初涉临床者和青年中医学生提供深入研究的一些线索。这也是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对于繁荣中医文献,有益处。 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工作,对某一理论、某类具体的理法方药的理论研究较多,从整体研究和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者少;从发展趋上,以现代医学思路和方法指导者越来越多,以中医思路为指导,从中医理论自身发展规律研究者,从中国医学之所以能经久不衰的实践根基入手的研究,则更少。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以号行世,河北正定人。金元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金元时期是中医学术争鸣异常活跃的时代,金元家在医学上都有着重大的贡献,并各具特色。李杲所创立的“补土派”为金元学派之一。他在中医理论方面提出的创造性论点主要有:内外伤辨惑论、内伤脾胃论和与之相关的阴火学说等等。这些论点的提出都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的位置。这本由张年顺主编的《李东垣医学全书》对李东垣的医学著作作了颌面校勘整理。
%26nbsp;%26nbsp;《中医经典选读(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及全国
《医读》共有7卷,分为药性、脉候、病机、方括四部分。为方便记诵,药性、脉候、病机三部分以四言为句,方括部分则以七言为句,缀以韵语。书内计载本草151味,辨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95种,列医方282首。所述皆为有本之论,且化繁为简,由博返约,是一本颇为实用的医学入门读物。
陈修园(1753—1823),原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人。清代医学家、教育学。本全书收录他现存世的16部医学著作,包括《灵素节要浅注》10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妙用》4卷、《时方歌括》2卷、《景岳新方砭》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1卷。 陈修园的著作大多流传甚广,主要由于其文字质朴洗炼,畅达优美,且多以歌诀形式,其内容亦深入浅出,切于实用,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参考书。因此陈修园的著作对于医学之普及有着深远影响。 本书全面汇集陈修园的医学著作,并在书末附“陈修园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对读者学习和
本书通过近200幅漫画彩图,并结合幽默风趣的简要语言,在不违背经典著作基本理论和思想的前提下,简明介绍《金匮要略》相关疾病和方证内容,给读者鲜活地呈现一本喜闻乐见、不拘一格、妙趣横生的《金匮要略》中医经典漫画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