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耘耥》一书是*名老中医,新安医学传人,胡国俊先生为中医事业心无旁骛,乐道遗荣地在辛勤耕耘杏林五十余年医事生涯中,所记载的部分典型病案、医理医话、方药运用及心得体会。分为谈医、说理、论药、话疗四部分整理成册。 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 ,耘耥杏林乐道求真那股为中医当仁不让的豪情,其勇可贾,其心可嘉,当为后学者所仰。书中对对当前中药品价所存在的乱象痛心疾首,对许多疾病的见解有其独到之处;正是他久经临床的心悟所得,得同道珍视。 《肺恙求真》一书是*名老中医胡国俊先生专事中医呼吸内科二十余年来对肺系疾病治疗的经验总结,该著详尽地阐述了呼吸系统之常见病、多发病及一些危重顽难病证的病因求索、机理探寻及治疗经过。注重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临床治疗
《陆渊雷《金匮要略今释》》 陆渊雷先生的代表著作主要有经方三书:《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陆氏论医集》。 其著作告诉读者如何将经方医学与临床问题衔接在一起,并且帮助读者认识“方证相对应”等那些更加实质的问题,同时他以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介绍了从日本汉方家那儿获得的临床资源。当代经方学家、《中医人生》作者家娄绍昆深情评价:“陆渊雷先生的著作使我领略到经方思想的博大精深,阅读中时常触发淋漓畅达的体悟,使我对《伤寒论》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陆渊雷先生的著作使我更直观地接触到方证辨证的临床,更坚定地走向现代经方医学。所以我认为陆渊雷先生的著作在我的生命成长目前刻下了圈深深的精神年轮。”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
本书仅对赵洪钧先生所著的《(内经)时代》学术 内容做补注。目的是帮助读者 迅速、全面、深透地 理解《(内经)时代》,从而真正读懂《内经》。 《(内经)时代》是一本旷世之作。赵先生在此书 中提出了很多划时代的创见。如:《内经》何时成书 ?《内经》为什么托名黄帝?黄帝六臣子是何来历? 如何看《内经》的体系和方法?五脏为什么以及怎样 和五行发生了关系?如何评价《内经》运用的阴阳五 行说?怎样看《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三阴三阳 是怎么来的?如何评价运气学说?儒道两家和《内经 》有何关系?《内经》涉及的天文学有何时代特点? 《内经》和《周易》的关系如何?《内经》中有哪些 迷信术数内容?为什么会五脏六腑?《内经》中有什 么自相矛盾的地方?《内经》反映的古代音乐、军事 、地理和度量衡制度等有何时代特色?《
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属江苏)人。其一生著述颇丰,本书收有12种,另有后人整理薛氏医案1种,共计13种。其中内科方面有《内科摘要》两卷,系薛己内科代表作,共载医案200余例。全书以虚证立论,认为诸病皆以脾胃、脾肾亏损,命门火衰为要,治疗重在固护脾胃,补益肝肾。个案言简意赅,颇有精意。传染病方面有《疠疡机要》三卷,为麻风病专著,于麻风病本症、变症、兼症及类症逐一介绍。外科、骨伤科、口腔科方面有《外科发挥》八卷、《外科心法》七卷、《外科枢要》四卷、《外科经验方》一卷、《正体类要》两卷和《口齿类要》一卷,分别记述有关病证诊治大法、治疗验案及方药。妇科方面有《女科撮要》两卷、《校注妇人良方》二十四卷,前者列述30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并载治案。后者则“间取临川陈良甫所著
本套丛书特约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指导编写,对明代金陵版《本草纲目》重新诠释,删繁就简,精挑细选,用900余幅写实本草图片,以图解的方式对300余种常用中药、1000余种传世药方进行立体展示,全新解密,既有传统中医内涵,又融入了现代中医学的科学观,使广大普通群众更容易阅读、使用,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升华了本书的精神品质。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王冰医学全书》集唐代王冰所编著医学论著之大成。王冰是唐中叶著名的医学大家,里籍生平不详,号启玄子,别号王太仆,主要生活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问,曾官至太仆令,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经12载艰辛次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告竣,勒为24卷。其问他又“别撰《玄珠》,以陈其道”。 本书系统整理辑录于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疏注,由于王冰是传承五运六气之学的第一人。故本书还包括了他系统研究运气学说的相关论著,在系统整理辑录其著述的基础上,对其医学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书末附有今人研究王冰的相关论文题录。
作者依据多年临床和中医古籍训诂经验,一致致力于复原黄帝内经五音治疗体系,发展 理法方音(药) 完备的中医治疗方法。 理 依据《黄帝内经》的五音、五脏相应理论; 法 依据总结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汤液经法图 中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 音(药) 应用电脑软件生成、修饰、调节乐音; 方随法立 ,参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以及不同乐音、旋律的阴阳虚实属性进行辨证组方。为中医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
《赵洪钧医书十一种》为名医赵洪钧老先生截至2019年所有著作共十一种的合集。《赵洪钧医学真传(续) 方药指迷》《赵洪钧医论医话选》《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为首次出版,其他八种为已出版著作,此次修订再版。赵先生著作观点新颖,不落俗套,发人深思,又结合他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倾囊而出,也能让临床从业人员从中学到技术。《赵洪钧医书十一种》分册书名如下: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修订版) 《内经时代》(修订版) 《希波克拉底文集》(修订版) 《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 《伤寒论新解: 伤寒论 的科学反思》(修订版)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修订版) 《医学中西结合录》(修订版)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修订版) 《赵洪钧医学真传》(修订版)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 方药指迷》 《赵洪钧医论医话选》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修订版)为赵
作者以中医理论基础,结合六十馀年之临床实践经验,为伤寒论逐条注释的著述,为中医提供系统的辨证论治实用的技术。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本书是伤寒、湿热病学中比较实用的一部诊疗方案,是俞根初、何廉臣、曹炳章三位老中医先后合作而经过徐荣斋中医师根据现代学理给以重订的。由于何先生的引证太渊博了,于是节目和词句之间不免呈露出繁复,而且编撰时失于合理安排,以致原书中存在着好些问题。现在经重订者给它整理爬梳、考订删补,纠正了不少缺点。曹炳章先生也认为这重订本是“精益求精”,比原书“更臻完善”。原书共一百十八节,重订时删去十节,合并三节,增补三节,现为一百零八节;仍十二章。章是一个纲领,贯串着后面的十一章;第二章把应用方剂按治疗分类汇总起来;三至六章是伤寒看法;七至十一章是伤寒疗法,其中也包括看法;第十二章专讲伤寒病中和病后的调养法。全书理论完全是以积累经验为基础而结合实际应用的。
本书为《天隐子养生书》《延寿*绅言》《养生肤语》《摄生要语》《唐宋卫生歌》《益龄单》六种从文史丛书中所辑的中医养生著作合编。底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丛书所选养生书籍大都具备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特点,不需长篇大论,而其中精义自明,尤其切于百姓取用,因此成为通俗派养生书籍之代表。今予影印,以广其传。
《养生导引法》的主要内容,来自于隋代书中主要汇集了养生祛病的导引法共29类,按病证分列为中风门、风痹门、心腹痛门、霍乱门等25门,另有补益门、老人门、五禽戏法及服气吐纳诀。前者主要用以治疗祛除各种病证及不适,后主要用强身健体,养老益寿。其中,25门祛病导引法与补益门的内容,主要来自于隋代巢元方等人所撰的《诸病源候论》,其他内来自于其他养生导引类著作。《卫生要术》集中编绘和记述了了五种导引功法,包括十二段锦、外功、内功、易筋经与却病延年法。其中,十二段锦应该是此书*为重要的内容,包括十二式立式动功,每一式都包括一整套的动作,配有12幅图。却病延年法:共九式,为八种立式自我按摩法加上*后一种坐式运动导引组成,配有9幅图。此外,还有 五脏辨病 一篇,简述心、肝、脾、肺、肾的生理病理。
该书为明代梅得春编集。梅氏为幕僚而兼通医药,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撰成此书。其书3卷,共收药560味,分12部。梅氏谓该书可 统会杏林百氏之元 (元者,善之长),故以 会元 名书。该书早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成书,且李时珍未能见到此书,故其书设立药条,非同《本草纲目》以药物基原(种)为条目,而是以处方药名立条,如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赤芍药,草乌、川乌等各分别立条。各药先明性味良毒、反畏及升降浮沉、阴阳归经等,次述药物主治及配伍用药法等,或阐释其理。条末或简述药物形态、质量鉴别或药物炮制等内容。
《钱穆先生全集:人生十论》由钱穆先生所撰人生问题文稿之结集。其论人生,大旨皆从中国旧传统、旧观念阐发,但亦不违背新潮流、新趋势。虽据于史,目的却不在称述古人,而在求古今之会同和合。读者浅求之,可得当前个人立身处世之要;深求之,则可由此进窥古籍,获知中国人所讲一套道理。
《论语中道观》 内容为作者在长沙开福寺国学班上的《论语》讲稿,前后讲了10多年,稿子也修改过很多次。本书汇集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作者采取了逐字逐句的解读方式,主张明义理与通训诂并重,并择其要点、循其脉络、紧扣义理,做了重点解读。全书引经据典、论述严密、考据与义理并举,在对《论语》主要思想全面解读的同时,书中还对儒家思想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做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为世人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和理解《论语》思想提供了切实有力的帮助,是研究儒家思想的力作。 《老子道德经儒释道三家注按》 内容为《道德经》(又名《老子道德经》)注释的汇编和作者的评按。《老子道德经》自问世以来,即对当时乃至后
《(新镌)卫生真诀》二卷。本书为有关气功导引的道医养生著作。书中对导引、内丹、外丹、气功处方等均有论述。上卷载运气口诀、导引要法及内丹、外丹的炼法等,相当于全书总论。下卷载有气功处方49则,故本书据此又名为《仙传四十九方》。所载每方均有名称、功图、主治、功法、方药、诗歌等内容,又具气功 各论 之貌。全书图文并茂,法方俱备,是一本颇具特色的气功专著。其所载四十九方,均有明确的主治范围,涉及病症三十余种,每种病症之后都列有具体功法,并辅以配合使用的中医方药,将气功疗法和药物疗法予以结合运用,颇具特色。《八段锦坐立功图诀》为养生导引专著,书中收录了两套导引锻炼功法,一套为八段锦坐功,一套为八段锦立功。前者大致为静功,有八个主要的动作,都为坐式,故称为 坐功 。 此套功法重在养心,以冥心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