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经过三千年不断发展,已积累奇效良方逾数十万首,其中膏、丹、丸、散、酊、油、锭、栓等类剂型的方(简称 膏丹丸散 )即占半数以上。由于这类方结构精炼,用法奇巧,具有简、便、验、廉的突出特点,因而受到历代医家病家的普遍欢迎和重视。这些医方各具特色,即便在同名方中,也因作者不同,时代不同而结构迥异,疗效迥殊,甚至还存在不少有药无量、有方无名、用药怪异难觅、过用剧毒大毒药物的处方。如何在众多医方中选择结构精当而又安全高效的方剂以供现实所需,已成为当代临床、科研、药物研制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至今尚无较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通过系统整理,把这类医方从浩瀚的书籍中筛选出来,以供当代临床科研和新药开发之参考,正是《膏剂分典》编著的用心所在。
本书是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全新解读,其根于衣之镖“《辅行诀》整订稿”(是从医理出发,直抵陶氏创作此书时的精神主旨,提供了学理层面上相对准确的一个文本),并力求进一步阐释其中的深意。本书重要突破之处,在于将《辅行诀》的“五味化生”学说,由方药推广至脏腑。作者依照《神农本草经》气味化生学说制成五味化生图,展示了从药物的气味化生到与五脏的气化功能相结合全过程;又依陶氏五行气化图表,制成五脏各自的五味五行图,勾画出了阴阳五行及五味相互变换潜规则。
《本经疏证》是一部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全书十二卷,共载药173味。《本经疏证》取《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为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为纬,交互参证,逐味疏解药物。书中多以《本经》分析古方配伍运用,以经方解释《本经》药物主治。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施今墨对药(第4版)》由老中医施今墨的得意门生吕景山编写,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较详细地介绍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每对药的组成、药物图像、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为军医版书之一,日本、韩国已先后译成本国文字出版;台湾省已用繁体字出版。《施今墨对药(第4版)》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梁朝陶弘景所著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敦煌遗书,此书所载的理论体系是在阴阳五行理论框架下的中医诊病用药,与现有的辨证论治理论有所不同。本书采用讲稿的方式,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基本原理和内容进行讲解,采用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对书中的五脏补泻特点进行分析。按照“肝木一心火一脾土一肺金一肾水”的顺序进行各脏腑治疗方的解析,并在其中串讲五味配伍化合理论、中药五行属性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内涵。 本书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分段学习,使读者学起来更有节奏,不感枯燥乏味。内容简要,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于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刘辉主编的《常见疾病用药手册(药店专用版)》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七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每个病种的内容包括了疾病定义、病因、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用药、专业关怀,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个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在草医节期间,宏姐翻开她的手机相册说:“我这里有三千多张照片,都是吃药前后的对比图,基本就像换了一个人,脸色变好看,眼睛变有神,精神状态变好等等,这都是中医治疗的实相。”宏姐也自己开方给自己吃,她说:“行中医首先要自治,自己身上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帮人看病!”所以,中医人行医要关注病人前后的变化,比如舌苔、脸部、声音、症状、脉象、心情等,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辨别出治疗是否有效果,哪些有变化哪些没变化,最后再做调整,让病人的身心越来越好。
在草医节期间,宏姐翻开她的手机相册说:“我这里有三千多张照片,都是吃药前后的对比图,基本就像换了一个人,脸色变好看,眼睛变有神,精神状态变好等等,这都是中医治疗的实相。”宏姐也自己开方给自己吃,她说:“行中医首先要自治,自己身上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帮人看病!”所以,中医人行医要关注病人前后的变化,比如舌苔、脸部、声音、症状、脉象、心情等,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辨别出治疗是否有效果,哪些有变化哪些没变化,最后再做调整,让病人的身心越来越好。
本书中首先录取《本经》《别录》经典原文,然后在“正义”中对原文药性及功效主治详加论述,这种论述是基于药物理论并且联系临床实际的,让初学者对于经典原文不再觉得晦涩难懂;随后,在“广义”项目下列举唐以后诸家论述,并进行相应的阐述和评论,在“发明”项目下阐述作者本人对药物的独特见解;这些内容不但佐证经典原文的论述,还可以加深初学者对本草文献沿革的全面理解;而对于各代本草学论述中或争议、或难于理解、或错误之处,分别列有各专项,或考证、考异、备考,或存疑、纠缪、正讹,可供随学者参考。
本书共18章,主要内容包括联合用药原则、指征及注意事项等的概述,感冒和各系统(科)常见病的病因、症状、用药方案、联合用药及相应疾病的生活管理、用药建议和涉及药品的适应证、禁忌证等提示。内容丰富实用,切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新会陈皮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成果,包括新会陈皮的药用历史、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等内容。对于指导医药人员和普通老百姓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陈皮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内本专门介绍
本书试图从历史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索,勾勒出中医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画卷。全书以 医家、重要医籍、重大医事串联出中医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展示中医的基本特点,展现中医的伟大成就。
在草医节期间,宏姐翻开她的手机相册说:“我这里有三千多张照片,都是吃药前后的对比图,基本就像换了一个人,脸色变好看,眼睛变有神,精神状态变好等等,这都是中医治疗的实相。”宏姐也自己开方给自己吃,她说:“行中医首先要自治,自己身上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帮人看病!”所以,中医人行医要关注病人前后的变化,比如舌苔、脸部、声音、症状、脉象、心情等,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辨别出治疗是否有效果,哪些有变化哪些没变化,最后再做调整,让病人的身心越来越好。
“临床有风险,用药需谨慎”,虽是套用其它行业的用语,对医生来讲,也同样为很好的警示。 另外,多说一句,手册可以做成电子版,但我更偏爱传统的纸质版,因为后者不会“一键即逝”,给人可靠、正规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