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外科药学
    •   ( 25 条评论 )
    • 编者:伍俊妍//曾英彤//魏理//郑志华|责编:何红梅//王适意... /2021-05-01/ 中国医药科技
    • 本书是我国首本外科药学的教材,由广东省药学会组织多所三甲医院 药师编写而成,由 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主任颜青作序。本书共分四篇。 篇“外科药学概论”,主要介绍外科药学建立的背景、定义和意义,同时介绍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特点;第二篇主要介绍“外科药师工作模式及流程”;第三篇“围手术期药物治疗”主要介绍围手术期患者感染、血栓、疼痛、营养、血糖、血压、液体管理、糖皮质激素及恶心呕吐等的药物治疗管理;第四篇主要介绍特殊管理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及超说明书用药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与应用。 本书为广大药师 好地融入外科临床工作以及外科医生的药物治疗工作提供参考,适合广大药师和外科医生阅读!

    • ¥76.1 ¥138 折扣:5.5折
    • 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实践录 第3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20 条评论 )
    • 庞国明 /2023-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庞国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近十年来一直在从事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实践录》系其将临床研究的部分经验心得及理论认识上的创新点汇集,形成的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专著。本书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了《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用验方》等内容,并更新了部分医案。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基础篇,计9章,分别阐述了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形成因素、病机特点、提高疗效的思路方法、精准治疗三要素、“三辨诊疗模式”与“序贯疗法”的构建与应用、慢性并发症的证治及纯中药调控血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下篇为临床篇,选载了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部分验案,展现了上篇理论在临床中的充分应用,具有不错的示范效果。本书立题新颖,论理充分,贴切临床,其验案疗效确切,用数据说话,真实地

    • ¥82.7 ¥158 折扣:5.2折
    • 分析方法开发、验证、转移和确认
    •   ( 25 条评论 )
    • 编者:王思寰//徐昕怡//曹玲//李睿//宋雪洁等| /2024-04-01/ 中国医药科技
    • 本书聚焦药品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将分析方法建立、验证、转移和确认中的要素汇集一起,并通过实例展开讨论,为分析方法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指导。 本文可供从事药品质量研究、质量标准制订和分析方法建立以及药物研发相关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医药企业和药品检验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药品注册审评人员药物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 ¥64.5 ¥120 折扣:5.4折
    •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太医院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售后无忧】
    •   ( 5 条评论 )
    • 太医院 /2010-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清代太医院内的处方集,为国内仅有的一部抄本。书中共收录方剂400余首,除少量古代名方外,多数则不曾见有其他方书记载。其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剂,以及许多药酒剂,每方详细标明药物、剂量、制服法及适应症,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多种疾病。 本书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珍藏之孤本整理而成,可供中医药人员参考研究。

    • ¥79 ¥162 折扣:4.9折
    • 方药量效学(第2版)
    •   ( 523 条评论 )
    • 仝小林 /2024-07-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方药量效学》是国家973计划项目“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的重要科技成果之一。针对方药量效关系这一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重大问题,本书从文献、中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临床评价、中医临床各方面实践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方药量效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全书内容分两部分:总论部分包括了方药量效学的概念、研究范畴、研究进展以及目前该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各论部分主要介绍“以人为本体”的方药用量策略、“以药为本体”的剂量规律、方药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多学科交叉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专辟章节详细探讨了用量策略的临床实践,并附多家医案以飨读者。

    • ¥69.1 ¥118 折扣:5.9折
    • (2册)汤液经法图讲记 2 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金锐 /2023-11-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汤液经法图讲记 2 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以五脏虚实辨证+五味补泻治疗为框架的古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其中,辛咸甘酸苦五味是遣方用药的关键,是中药五行属性的功效延伸。本书先构建还原中药五行属性的方法学,再紧扣临床功效,解读150味常用中药的五行属性与主导药味,为“汤液经法图”的临床实践提供支持。 《汤液经法图讲记:解构经方时方的底层逻辑》 “汤液经法图”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但《汤液经法》原书早已散佚,无法得见,这个图是通过梁·陶弘景所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保留下来。《辅行决》是敦煌遗书,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数量众多的各种经卷、绢画、佛像等文化瑰宝中,未被国外强盗掠走的那一小部分,并几经周折流传至今。“汤液经法图”的实质,就是一幅在阴阳五行理

    • ¥85.3 ¥163 折扣:5.2折
    • 新天癸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陆拯 /2024-06-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观点创新,注重发展,理论独特,治法新颖的学术专著。书中内容极其丰富,以天癸为核心,探讨脏腑、气血精津液以外的重要物质。作者躬身临床医疗、文献研究50馀载,对天癸研究有素,揭示了天癸不是单纯的生殖之精,而是包含着人体多种特殊物质,具有独特调控和激发机体的作用。因此将天癸按照不同性质和功用,分为至神天癸、至气天癸、至液天癸和至精天癸四大类。在临床辨治上,以上述四大天癸为总纲,不泛不繁,纲举目张,内容充实,方法新颖,开创了新的证治生面。全书凡五门,共二十章,系统阐述天癸的来源、功用、特性、种类、分布部位、与脏腑的关系和天癸病的辨治纲要、特殊主症、具体疗法、天癸专药、临床各科运用等。 本书虽属是一部完善充实发展中医药学的尝试性之作,但在理论发展,治法创新,疗效提高,获得成功的

    • ¥61.7 ¥118 折扣:5.2折
    • 发现本草——对中药药性的深度解读 修订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6 条评论 )
    • 钟知霖编著 /2022-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药类法象”的观点出发,对中药的药性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对中药的普遍性规律进行了归纳、论证和完善。下篇各论,收录了常用中药100余味,按照甘淡、咸、苦、辛、酸涩等性味分为五章,综合历代有代表性的医家观点,更借助现代科学知识,从药性、功效、药论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及其作用机制,并在论述中讲述了相关的中药典故,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适合中医药专业人士及爱好者阅读。

    • ¥67 ¥128 折扣:5.2折
    • 药物临床试验科学监管 曹彩,田少雷 著
    •   ( 1 条评论 )
    • 曹彩,田少雷 /2025-01-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梳理了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历史演变和临床试验发展历程,为读者呈现新法规时代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监管脉络,前瞻性思考新法规、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推动我国临床试验高质量开展。为确保本书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前瞻性,特别邀请了药物临床试验审评、现场检查、研究机构、数据统计、临床试验联盟或制药企业的专家担任编委。这些专家在近20年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可供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制药企业和各级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参考。

    • ¥50 ¥98 折扣:5.1折
    • 新校注本《本草纲目》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 0 条评论 )
    • 李时珍 /2011-07-01/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 《新校注本〈本草纲目〉(第4版)(套装上下册)》是李时珍(1518-1593)用27年时间(1552-1578),参考800多种书籍写成,又经10多年精心修改完善,约于1590年在南京首次开刻,此即是著名的金陵本。全书52卷,16部,60类,记述药物1897条(实际载药3725种),附处方11096则,药图1109幅,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影响很大的中医药巨著。迄今已有80多个版本,并被译成日文、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俄文等,是中国的国宝。 《新校注本〈本草纲目〉(第4版)(套装上下册)》的各种版本在抄写、刻版、校订时发生的错误数以万计,严重影响了《新校注本〈本草纲目〉(第4版)(套装上下册)》的阅读和传播。

    • ¥52.1 ¥98 折扣:5.3折
    • 本草学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2024-09-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是指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及籍贯为浙江学者的传统药物学学术派别。为浙派中医的一大分支。本书系首次对浙江本草学派做深入、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全书分七章,即学派概述主要本草学家及著作、其他医药学家及代表著作、《本草图经》中浙产特色药材、药论选释“方剂选录、医案选按等。适合广大中医药人员、西医学习中医人员和中医院校师生阅读。

    • ¥50 ¥98 折扣:5.1折
    • 贵州特色苗药药动学 黄勇,巩仔鹏 编
    •   ( 1 条评论 )
    • 黄勇,巩仔鹏主编 /2024-04-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苗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意义、分析技术、生物样本前处理技术、研究方法和研究展望;第2章到第11章分别对贵州特色苗族习用药材头花蓼、隔山消、杜仲、荭草、白及、羊耳菊、天麻、黑骨藤、红禾麻、云实皮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动学研究、实践与应用进行全面归纳与论述。全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方法可靠,是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可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希望本书能为苗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和模式,为促进贵州特色苗族药材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为确保相关苗药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对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对推动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81.2 ¥149 折扣:5.4折
    • 本草十三家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无 /2025-02-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草是历代名医在人类生存繁衍及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来的,掌握每一味本草的自然属性、升降浮沉、气味厚薄、寒热温凉、归经、功效主治、使用禁忌,对于临证处方用药(如气味配伍、功效相助、主治互参等),缓解病证,保障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全书分为上中下三集,各5卷,药物292种,约40万言。精选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李时珍、李梴、李中梓、张志聪、叶天士、陈修园、徐灵胎、黄宫绣、汪昂、兆嘉等十三位名家药论,阐发性味、功效、主治、宜忌,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突出理论,注重实用、药方结合,指导临床。

    • ¥75.3 ¥128 折扣:5.9折
    • 本草汇 (清)郭佩兰 辑;郭君双 等 校注
    •   ( 7 条评论 )
    • (清)郭佩兰 辑;郭君双 等 校注 /2015-12-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草汇》18卷,补遗1卷,附图244幅(脏腑经络图36幅、药图208幅),清·郭佩兰辑。《本草汇》汇辑了清以前几十种医学全书及《神农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多部本草专著的重要内容。前8卷以阴阳标本、脏腑经络、虚实宜忌、四气五味等药学理论为基础,并紧密结合临证内外妇儿等百余种疾病的机理认识,分述了药物对应关系;后10卷精选474种药物主治歌赋、经典专著的疏解及著名医家的临证用法,并附以简明药物修制方法;卷末附补遗14种常用药物。

    • ¥60.1 ¥115 折扣:5.2折
    • 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 第2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陆拯 /2024-06-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本书重点论述以症状为基础的辨证论治方法,同时介绍微症状与无症状的诊察、症状主症与兼症的区分以及症状在临证中的意义、症状与病因病机的关系、症状与证候疾病的关系等。全书除绪论(即症状临证要义)外,共有19类,选择100症作为重点释例,使之举一反三,执简取繁。每类后附有症状鉴别简表,并夹有作者验方40多首。书后附有历代名方近500首,以备查阅。中药一股多经过加工炮制,才可应用于临床。中药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线的制药经验总结,是中药学中的重要组成培部分。中药炮制不仅能纯洁药物,减轻毒性,更重要的是改变药物的性能和主治,以适应临床治疗的需要。

    • ¥52.8 ¥98 折扣:5.4折
    • 重剂起沉疴
    •   ( 0 条评论 )
    • 仝小林 /2010-10-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日人渡边熙氏说:“汉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中药的药量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居住的地域、气候和选用的方剂、药物等进行考虑的。由于使用的目的不同,用量也就有所不同。同一药物,因用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中药用量的决定,要从多方面来考虑,要它发挥新的作用或起到特定的疗效时,就必须突破常用剂量,打破顾虑,才能达到目的。如益母草用作“调经活血”时,其用量一般为9~15g,倘作“利水消肿”之用,则需大剂量,始能奏效,因为“矢虽中的”而“力不及彀”,即“药虽对证”而“用量不足”,往往不见效果。而利尿作用,一般每日用30~45g尚不见效,嗣后加至60~75g始奏明显之效;90~120g,其效更佳。孙台石在《简明医彀》说:“凡治法用

    • ¥88.4 ¥177.8 折扣:5折
    •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张晓燕谢勇 /2019-0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当下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使植物药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而古老的中医药就是我们的祖先在采撷动植物食材的过程中观察总结食材对人体的药用、保健、养生等作用的系统认识发展而来的。特别是我国广博的土地上生长着各式各样的、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其中很多都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药教学和临床工作,学验俱丰,醉心于中药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她爬山涉水,风雨兼程,不顾荆棘挡道,虫蛇袭扰,身背干粮,手拿相机,走遍了祖国山山水水,收集了许多珍贵的药物植物一手资料。本书即收载了400余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并详细介绍每个品种的种名、拼音名、拉丁学名、常用别名、科属分类、植物形态、生境分布、药用部位、采收加工、性味、功能主治、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及附方。每种植物均附彩色高清全貌图片及

    • ¥91.6 ¥168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