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的管理和操作是一个医药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医学和药学领域的知识,还要求了解和掌握的药政、伦理、财务、法律、商务管理的原理。本书立足于此,在力图拓宽临床试验全过程的管理和细节的同时,加深操作规范上的要点和方法,对临床试验各个环节规范要点、操作程序、监查对象等逐一展开论述,以期尽量弥补相对国外临床试验管理和操作程序标准化,临床试验表现出的在多个方面的薄弱和不足。 一级分类:科技图书 二级分类:医药卫生 三级分类:药学
《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是由三位华裔专家组织国外有关编者参与编写的专著。编者们均在国外从事药物安全与警戒领域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其中有的是美国FDA组织的专题讲座的特邀专家;有的曾经应原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邀请进行过经验交流和讲座;有的是我国大学的兼职教授;有的参加了国家及部分省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访美时的接待和经验介绍工作。 本书由以上在药物警戒工作前沿的七位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发挥各自特长合作编写而成,全面地介绍了药物警戒这门学科的发展史、理论、方法和实践;介绍了美国和欧盟有关药物警戒领域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指导文件。内容丰富、系统、详尽和实用,为我国同行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书包括绪论,药物的发现,设计与开发,受体,酶,酶的抑制与失活,作用于DNA的药物,药物代射,前药和药物传输系统共8章内容。 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历史的发展及新药的创制与有机化学有密切相关。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药物的化学合成自不待言,药物化学中的许多原理也是从有机化学发展而来,迄今仍保留着有机化学的印记。近30年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介入于新药创制,在策略、技术和方法上与传统药物化学的融合,虽然在程度上改变着新药研究的模式,但有机化学仍是药物化学重要的基石。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在治疗药物中占主导地位,药物的分子设计、化学合成、构效关系分析以及药物与生物靶标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等,都涉及了大量的有机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的原理与方法。缺少有机化学原理和方法的支撑,药物化学和新药研发难以发
全书分为两篇。篇是配伍速查,编者对351种药物按照《新编药物学》的分类原则进行了分类,并对所有药物均标注一个对应的编号,方便查阅。第二篇是配伍原因的释疑,编者主要从药物配伍后理化性质变化、毒性和不良反应增加以及药理作用特点等方面对禁忌配伍和慎用配伍进行释疑,力求准确。为避免重复查找,编者统一按小序号药物配伍大序号药物进行编写。
本书共21章,章简述了中药学发展简史及中药的采制、性能、用法、禁忌;第2-21章按常规的中药性能分类法,介绍了20类400余味中医药的传统功效、应用、性味、归经,以及现代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等。本书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在掌握传统中药性能的基础上,学习和熟悉中药的现代药理知识,以减少中药应用时的盲目性,切实做到合理使用中药,避免其毒副作用反应。为了使读者能较快地记住繁多的药名及传统功效、应用,作者采用谐音趣味助记和七言歌决的编写方式。内容中西汇通,提纲挈领,科学实用,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临床中医师阅读参考。
毒理学是研究环境因素(主要是外源性化学物)与生物体的有害交互作用的科学,是现代科学中为数不多的既是基础科学又是应用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现代毒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日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教程是在中国毒理学会2009~2011年三届《现代毒理学基础和进展高级研修班》讲义的基础上,全面扩展编著而成的。本教程结合国际上毒理学家资格认证的基本要求和编者多年的经验,概述了现代毒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技术,并介绍了发展趋势。本教程以“现代”和“简明”为鲜明特点,共分为四个部分:A.毒理学原理;B.靶器官毒理学;C.应用毒理学和毒物;D.毒理学相关方法;附录为毒理学网络资源;书末并有索引 《现代毒理学简明教程》是从事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危险评定人员、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