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急诊科临床医师、药师实用的速查工具书之一,重点介绍急诊中常见的各类疾病的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同类可选药物的特点、用法、不良反应等内容。本书内容翔实、条目清晰、针对性强,是一本十分切合急诊实际需要的药物指南。本书可供从事急诊工作或相关工作的医护人员参考。
《临床药师的患者评估技能》是专为药师设计的临床实践参考书,旨在系统阐述药师在患者评估中所应具备的技能。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介绍了患者监护过程的基础,以及阐述患者和身体评估遵循的原则;第二部分主要是围绕症状评估,包括精神和身体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指示疾病或病情状况;第三部分探讨慢性病评估,反映了一些主要慢性疾病,包括内分泌、心血管、呼吸、神经和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常见慢性疾病;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药师专科评估技能。《临床药师的患者评估技能》具有较强系统性和逻辑性,旨在增加药师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优化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基础卷)》以药动学、药效学、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特点和未来热点开篇,之后介绍药动学(基本公式、分布、消除与吸收;恒速输注与多次给药和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与药效学(受体结合理论与生物标志物)基本概念,并结合生理(如吸收和处置器官生理特点)和药理(如受体理论)知识,机制性阐释药动学药效学基本原理,并针对新技术(如生理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等)讲解相应基础知识和原理(如内在清除率、时间依赖性药动学、生物标志物)。
本书收载临床上常用的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1300余种,中成药700余种。每一品种包括:品名(中文药名、英文药名)、剂型与规格、用法与用量、药理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CP)是进行人体临床研究必须遵守的国际规范。我国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对GCP认识不足,使我国新药开发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临床试验中数据造假及不规范操作更使近两年80%的新药撤审或退审。本书主要以问答方式,讲解药物和医疗器械实施人体临床试验的相关法规要求、名词解释、操作规范要求、实际操作技巧、临床试验相关名词英文缩写以及案例分析等。新版增加了2020新版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相关内容,并新增部分问答和案例。
在第2版的基础上,更新和补充近期在本领域的新信息和新进展。在*篇总论中,更新补充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耐药菌的检测方法、细菌耐药机制、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的新理念等。第二篇抗感染药各论中,补充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资料,并对新上市品种的作用特点、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进行系统叙述。第三篇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中,补充和介绍近期国内外各种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推荐合理用药方案。
《基础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第二版)》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理论篇介绍了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的基本理论,并基于 金标准 软件NONMEM系统地阐述了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数据分析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包括数据文件的编辑、数据探索性分析、基础模型的建立、协变量的筛选、模型的优化和评价、模拟应用、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数据分析的质量控制等。应用篇的个体化用药以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抗癫痫药物丙戊酸为例,详细阐述了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模型的建立、优化、评价和临床应用的完整过程。《基础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第二版)》新增的新药研发案例涵盖了新药不同研发时期的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建模应用场景,包括有效剂量预测、剂量调整和优化等。此外,为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数据分析、开展相
本书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系列学术专著”中的一册,在前期《基础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群体药动学和药效学分析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本书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①概论和常见问题:模型辨识、优化采样设计、低于定量下限数据的分析、场合间变异模型、混合分布模型、收缩;②复杂模型:肠肝循环模型、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模型、转移室模型、效应室模型、间接效应模型;③扩展应用:细胞生命周期模型、生理节律模型、疾病进程模型、病毒动力学模型、生存分析模型和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本书通过翔实的案例介绍,力图深入浅出地介绍前沿理论知识。同时,本书附有“金标准”软件???NONMEM和R软件的源代码和重要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自学研习。
本书首次将数理统计学在临床试验领域应用的进行了总结,推动和促进了临床试验中统计学原理方法的正确应用、操作实施的科学规范、分析结果的正确解读,积极探索新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规范,为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提供科学保证。本书系统介绍新药、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要求、规范和方法,用于指导临床试验的设计、管理、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等。是以国际和我国临床试验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为基础,以我国临床试验统计学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就临床试验统计学的理论、方法、法规、指导原则等诸多方面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为蓝本,并对共识进行深度解读。
本丛书是由广东省药学会专家组成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出版的一套适合全科医生和药师阅读和参考的案头书。每个分册根据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收集整理了不合理处方案例,全套书共收集处方案例千余例。每一个案例均从药师的角度进行了处方合理性分析,并提出了处方审核建议,便于指导药师开展处方审核工作。本套丛书一共8个分册,目前已立项7个分册,分别是处方审核基本知识、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与精神科疾病、五官科疾病。本次申报的 感染性疾病 分册为本丛书最后一个分册,涵盖内容为:抗感染治疗基础以及抗感染药物管理要求;常用抗感染药物分类及特点;常见感染性疾病处方审核案例详解。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正在改变全世界患者的生活质量,《药学监护实践(原著第3版)》将帮助你理解这项服务。本书解释了如何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愿景,即如何将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与正在演变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融为一体。 无论你是学生、执业药师、护士、医生,还是医疗卫生行政人员,本书将为你提供循序渐进实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的必要策略,并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执业环境中开展和支持这项服务。
本书详细论述了神经精神类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DM)相关的实施流程、质量控制、给药方案设计、药动学特征、治疗参考浓度范围、TDM推荐级别及监测指征、TDM监测时机或适应证、常用的检测方法、药物浓度影响因素、TDM结果解释、药物过量中毒、基因多态性等相关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着重介绍药学门诊建设规范,内容包括国内外药学门诊实施现状、我国药学门诊建设规范(包括组织管理、人员要求、软硬件设备、信息支持系统、服务标准、工作模式、工作流程、收费标准等)、药学门诊服务质量评价(包括质控体系建设、管理规范制定、临床和经济指标评价标准等),下篇是药学门诊服务典型案例,主要包括药学综合门诊实践案例(主要针对多重用药、肝肾功能损伤、使用高风险药物的人群等)、药学专科门诊实践案例(主要针对特定疾病,如高血压、抗凝、肿瘤等)、医师和药师联合门诊实践案例,每个案例拟包括【学习目标】【案例简介】【门诊服务】【知识点总结】【专家点评】等内容。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18年版》是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具体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沿袭了2009年版、2012年版《指南》的主要编写方式,以国家基本药物治疗的各种疾病和临床综合征为纲编写,各病种主要内容由概述、诊断要点(包括简要症状、体征等)、药物治疗(方案、疗程、重要不良反应等)及注意事项四个部分组成,目的为指导临床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基本药物,有效救治患者,积极发挥国家基本药物的作用。
为适应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本由杨宝峰、陈建国主编的《药理学(供8年制及7年制5 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以体现深、精、新为特色,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地把握教材中深度和广度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全书整体结构,对章、节的设计及内容做了调整。不仅适合长学制学生使用,也适用于教师备课使用。本书增加了一些药物作用机制的新理论和新进展。增加了治疗肌骨骼系统疾病药;在抗精神失常药中增加了抗抑郁药的介绍篇幅;在抗肿瘤药物中加入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在基因治疗中增加了临床已经使用的基因药物的介绍;在各章中提供推荐阅读的参考文献或重要的网址:各章未单列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书中涉及的药物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等仅供参考.临床用药时务必严格依据药品说明书使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妊娠期哺乳期用药门诊在全国来说是比较成功的,自开设至今三年半时间,共接收了省内外各地共11家医院的进修学习。鉴于此,本书将按数年来目前已经开设的药学门诊所涉及的用药来确定药物目录。药物按字母顺序排序,每个药物按通用名、别名、药理学分类、妊娠期分级(新旧)、相关资料对药物妊娠期的指导(包括说明书、《妊娠期哺乳期用药》11版,相关指南、相关资料等)以及参考文献进行论述。
修订版将沿用上版的主要编写模式和特点,根据最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品种,增删部分收录品种。同时,进一步完善编写体例和内容,以期更符合快速、易查、实用的编写主体思想,为广大医生和临床药师提供一本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口袋书。为了使本书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更加受读者喜欢,本次再报从以下3点进行了新的修订:1. 尽量满足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的共同需要;2. 继续采用信息设计的形式;3. 依据循证进行了300个常用药品的遴选。
本次修订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的*要求,对现有的教材品种和内容规划进行补充和调整。同时将同步启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在建设网络增值服务的基础上,在纸质教材中全面引入二维码,加入优质的数字资源,实现我社教材与其他竞争社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以更先进的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医药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随着三七活性成分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三七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明确,三七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也进一步凸显。同时,研究还发现三七具有抗肿瘤,抗衰老,影响糖、脂代谢等多重药理功效。本书从三七的研究概况和化学成分简述、三七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三七对心血管的作用、三七对脑血管的作用、三七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三七对代谢的影响、三七的其他作用、三七的副作用多个方面对三七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本书是一本指导药物安全、临床研究、药理学、监管事务、风险管理、质量/合规以及政府和法律专业人员操作的手册。 这个全面和实用的指南讨论了药物安全(也称为药物警戒)的理论和可行性,并提供了美国、欧盟和更多的关于药物安全和法规的基本信息,包括:识别、监测、报告和记录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本书第三版,讲授了全球医药行业、医院、药监部门和其他健康机构的药物安全日常实践,并提供了面对药物安全问题时应该做些什么的关键信息,是各机构药物安全向各部门理想的案头参考书。
本书基于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及药品说明书,通过汇总国内外注射剂配伍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成果,并引入最新的注射药物配伍变化和新药配伍信息,编写了临床常见注射剂2000余组配伍的物理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的临床证据和建议,实用性强,收录的注射剂配伍合理性信息较为全面且易于检索,可作为医护人员必 备的临床注射剂配伍工具书,也可供药学人员及相关企业查阅参考。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53种的修订,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文),加快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才规律和中国医学教材建设规律,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精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