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药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增与淘汰并举,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二是药品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增加,标准提高;三是中药标准有突破和创新;四是新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五是力求覆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六是*专家扛鼎之作。本版药典聘请全国医药行业323位一流专家学者、投入巨额资金、历时两年编制而成,集中体现了当前中国药品标准工作的新近发展成果。
药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药物不断更新换代,新化学药物不断涌现。由于地域、语言文化、生产厂商、命名体系等不同,同一药物往往有非专利药名(通用名)、商品药名、化学名、实验室编号药名、缩略药名、废弃药名、别名等。如此繁杂的药物名称.使广大医药工作者检索、识别、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为此,我们组织中山大学药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的药学研究人员、临床一线医药工作者和词典学专业人员编译了本词典,以解决药物名称的识别和互认,满足广大医药工作者和医药兴趣者对药物名称及相关信息的检索需求。
《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中国药用植物志(第十卷)》收载有文献记载的中国药用植物约12000余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分13卷出版,其中前12卷为正篇,每卷收载1000种左右,每卷后附有该卷收录的药用植物中文名与拉丁名索引;第13卷附篇名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词汇》,汇编了本志收录的药用植物相关学科的专业词汇,兼作综合索引,内容包括全书收载的药用植物中文名称索引、拉丁名称索引、英文名称索引、中拉英名称互译、化学成分的中英文名称互译及其原植物来源等,使其既可作为阅读药用植物的科技文献工具书使用,又可方便杏到正篇中词汇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