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人体组织结构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几大系统来进行分门别类,把各种常见病归入其中,然后列出医治的偏方,分类科学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查阅。
《很灵很灵的中药方,疑难杂症一扫光》介绍了疑难病医案168个,方剂130首,其中名方47首,自拟方83首,内科、外科、男科验案103个,皮肤科验案65个。每案均有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断、辨证、治法、方药等内容。自拟的80余方不但是作者30年临证的精华,更体现了其显著疗效,尤为实用。作者拜访名师及民间老中医30余人,学到效方百余首,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方药100余首,临床30余年治愈患者20余万人,每天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中医处方学专著,书中揭示了中医处方学的原理、思路与方法,提供给读者一个清晰而宽广的临证处方的门径与技巧。 本书从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一是对中医处方的原理与思维程序作了具体的分析,二是以证候为纲详述了中医临证时应该掌握的基本治法与相应方药,三是引证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列举出各种辨证方法与处方思路,以供读者借鉴。 本书对临床医生,特别是初上临床的医务人员,是一本理论尽快指导临证实践的重要参考书。
本套《中草药识别与应用》共分三册,将在2010年陆续出版。每册图书均收录较为常用、易于采收、功效确切的中草药140余种,按部位分为八章。全书采用一文多图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简练的文字阐述中草药的名称、别名、来源、生境产地、采收加工、植物形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常用验方。配图精美,包括原植物图片和药材(饮片)图片。原植物图片注重展现原植物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叶、花、果实及与其他同属植物的区别;药材(饮片)图片均配有比例尺,以利于读者识别其大小。 通过此书,读者能感受到中草药的神奇与,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的识别与灵活应用中草药。
《中国药典中药材及饮片彩色图鉴》融合了当代*科研成果,对近600味中药材进行了一目了然的科学讲解,详细剖析了每味中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形状特征、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含测指标、药理作用、用量用法、贮存方法等,能大大提高读者对中药材原植物鉴别的认识水平,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权威的药典彩色图鉴。 《中国药典中药材及饮片彩色图鉴》将所有药材按笔画排序,提供详细文字介绍的同时还搭配了精准的植物形态手绘图和饮片实拍图,图文并茂、科学翔实、特征明显、易于甄别,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参考价值。对从事药品检验、教学、科研、医学人员、中医爱好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必不可少的专业工具书。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篇总论,介绍了我国药物的起源和沿革,并重点说明了有关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知识;下编各论,是各种药物的介绍。收载药物210种。按照药物的功用,予以分类,如解表药、涌吐药等。在每类药物之前,冠以概说,说明本类药物在功用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各种药物之下,列有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形态、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等项,均以中医的理论体系来说明各该药物的临证应用问题。在每类药物之后,又列有功用归纳简表,以帮助读者了解该类药物的主要内容。所列药名旁括号内的小字,如“本经”、“纲目”等字样,即表示该药的原出处。本书适合中医药初学者和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理论为基础,着重介绍了近80味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辨证运用、作者对该味中药使用的临床心得,以及部分中医专家的用药经验;现代药理研究则偏重于介绍药物降血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等的药理作用,力求为临床更合理地选用药物和恰当配伍提供帮助。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本书还从中医辨证用膳的角度出发,介绍部分常用食疗的处方、适应证与注意事项。本书集理论与临床应用于一体,力求系统反映目前糖尿病临床中药的研究水平,以适应糖尿病学科发展的要求。 本书可供糖尿病科临床医师及实习医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糖尿病患者及患者家属阅读。
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具有扶阳作用的中药。按主要功效分为回阳救逆、温扶肾阳、温助中阳、宣阳通经、温阳理气、温阳理血、峻烈扶阳七类。内容包括:药物性味归经、加工炮制、临床应用(用药配伍)、用法用量、功效主治、注意事项,历代经典文献摘录及古今医家应用经验等内容。重点突出药物临床应用,重点中药在用法用量方面加入名家应用的经验,配伍尽可能全地收录一味药与他药的配合使用,对有毒药物也有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