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的比较分析,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常用的50味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每药一般设有原文考证、仲景方根、药证发挥、常用配方、文献摘录等项。书末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总览、本书常用配方汉语拼音索引等附录。全书思路新颖,内容朴实简捷,切合实用,可供中医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师生、中医药科研人员以及中医爱好者学习与参考。
物精油疗法是当前治未病防治中最为推崇的一种自然疗法。2015年理疗级植物精油正式进入国内,目前已经有近百万人在尝试着把精油运用到日常保健与康复理疗中。本书将从中医角度来探视植物精油的应用,试图给精油使用者及爱好者、中医爱好者一个全新的视角。
《中药饮片等级考试 中药饮片快速鉴定图谱》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常用品种,并囊括市场常见的炮制品,共500余种。全部以高清彩图呈现,画质精美,鉴别要点明确,均源自近年市场普遍通用的饮片类型。 作为 中药饮片等级考试 的配套辅导教材,本书将难易程度分为二级、四级、六级三等,真实模拟 中药饮片等级考试 的情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读者可根据考试级别或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使用,随时自测学习效果。 本书可供备考 中药饮片等级考试 的院校学生使用,同时可作为药房、行业相关机构从业人员及对中药饮片鉴别感兴趣人士的参考用书。
叶定江、张世臣、吴皓主编的《中药炮制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之一,由全国十余所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编写而成。本书*版自一九九九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但十年过去了,中药炮制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些新的技术,新的观点、新的成果、新的进展亟待整理,总结并补充入本书,故对原书进行了修订。 本书在保持*版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了近十年国内外中药炮制学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果。 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论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其研究方法。各论主要按药用部位分类,列举了三百三十余种中药的古今炮制方法,饮片性状、质量要求、临床应用及参考资料等。其中质量要求为新增项,参考了《
段富津教授,第二届“国医大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自1961年至今先后主编、主审、参编全国各类方剂学教材;从医六十余载,善治内科疑难杂病。本书是依据段富津教授为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讲课课堂录音整理而成,贯穿着段富津教授积累多年教学经验所总结的“多维博约,因方施教”的方剂学教学模式。本书分两部分,上篇总论讲述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治法、分类、组成与变化、剂型、煎服法等方剂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下篇分十八章讲解了二百余首常用方剂。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传统本草之学与西医药等外来新知识冲突、交融,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不小的变化,涌现出一系列新旧杂陈、风格多样的观点、著作,开始向现代中药学转变。本书围绕这一知识转型问题,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考察转型过程中相关各方的文化立场、利益之争与权力博弈,由此分析传统知识体系的『变』与『不变』,以及背后的学科发展逻辑和社会文化因素。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了这些变化的具体内容:生药学(包括药用植物学)对中药基原辨正工作的影响;药化学及药理学研究背景下中医对中药药效之理的探索;中医师及中药生产者在西药影响下对中药剂型及生产工艺所做的改良。
本书全面挖掘和整理了古代医药学家和本草医籍中有关沉香应用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医药工作者对沉香进行研究的*进展,同时也融入了作者自己对沉香的研究成果,是国内外*本全面系统阐述和总结沉香的专著。
本书分三部分,上篇为『药理思辨』,从中药的发现、治病治理、辨药之法、用药大要、药物类辨、影响药性和功效的两大因素,阐论药性和药用之理;中篇为『药例十辨』,列十大专题,论药例味,总以药物之 形 气 用 为辨;下篇为『本草精华』,在梳理历代代表性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精选部阐理之作,摘录其中有关药性与用药规律的经典论说,阐其义理,传承精华。本书遵循中医传统的认识路径和认识方法,重点结合历代医药学家的经验,时或融入对现代研究的思考,探讨药理和药用,一方面体现了传统认知方法的特点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使人知明理以致用。全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科普性,对于科学认识中药、应用中药有所裨益。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新会陈皮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成果,包括新会陈皮的药用历史、生药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等内容。对于指导医药人员和普通老百姓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陈皮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国内*本专门介绍陈皮的专著。
《内》《难》《本》《伤》,中医四维,不通不可以为大医。然方出《伤寒》,药归《本经》,乃临证之基,在实操层面更重于《内》《难》。《本经》乃《神农本草经》之简称,论药之本,世无第二,后世诸家,基本循此书之筋骨,各凭经验羽翼其上,但时增术繁,瑕瑜共见。各代精研中药之大家,无不在这个轮回里来来去去,书越多,术越繁,道越隐。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数据之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关联。古人皓首穷经,亦不免喟叹书山无顶、临证无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问世之后,很多学习研究之法,亦需应时而变。本书之精髓,正是以AI之利,阅尽书山,海纳众医经验,提炼出简练、高效、可靠的中药使用路径,为众说纷纭的中药界树立一些路标,令深入杏林者有道可循。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2版)之一,是由全国10多所中医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编写而成。本书第1版自2000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但10年过去,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新的知识,新的观点、新的成果、新的进展极待补充,故对该书进行修订。 沈映君主编的这本《中药药理学(第2版)》在保持第1版的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了近十年国内外中医药理学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果。 《中药药理学(第2版)》分上、下两篇共24章,其中上篇6章,下篇18章。上篇重点阐述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中药毒理学的现代研究成果,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及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等。下篇按中药功效分类,重点介绍单味药161个,方剂66首。每味方药皆从【功效与药理】、【主治】、
本书系统整理了国医大师唐祖宣治疗四肢血管病的经验,本书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血栓形成等四肢血管常见病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病理生理、检查技术、检测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辨证、治疗方法、预防与调护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突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血管病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彭胜权、林培政主编的《温病学(第2版)》在保持第1版框架及内容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梳理完善。《温病学(第2版)》分五篇。*篇为基础理论,对温病学发展史、温病的概念与特点、病因与发病,辨证,诊法、治疗与预防等予以论述。第二篇为温病证治,详述了14种四时温病与温疫的中医证治。第三篇为现代疾病证治,对44种现代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证治予以阐述(删除了1版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3种,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人类猪链球菌感染和手足口病4种),且能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并充分一还用温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凸显了时代特征。第四篇为名家名著选介,介绍了18位古代温病名家的学术观点及成就,精选了23种古代温病名著予以诠释(较1版减少4种),旨在为从事温病研习究者提供文献参考。第
本书深入系统探讨了建昌帮药业及炮制发展史,归纳了建昌帮药业的类型与炮制特色。全书共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收载建昌帮药业及炮制简史,传统炮制工具、辅料、方法及其应用,以及传统中药养护保管
本书首先介绍了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然后根据抗肿瘤中药的作用机制将中药分为7种类型 扶正固本药、清热解毒药、软坚散结药、理气开郁药、祛痰化湿药、活血化瘀药、以毒攻毒药,每种类型筛选了具有毒理学研究特性的中药品种,针对每个品种,首先阐述抗肿瘤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而分析抗肿瘤中药的药理作用,最后阐述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弥补了目前抗肿瘤中药毒性研究不足的现状,也为中药学专业研究生提供参考书目。
冉雪峰先生有关本草的阐释*早以《大同药物学》刊行,后以《冉氏本草》刊行。先生临床常用中药,十之八九为《本经》《别录》所载,以疗效而言,后世本草均难望其项背。大同之义取世界大同、中西医结合之义,可见冉氏医学主张 拿来主义 及与时俱进的精神。先生对中药研究别具匠心,因此有必要将冉氏本草论著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发行。 本次编校以《冉雪峰医学全著》为蓝本,对书中不妥之处加以修改,如山茱萸亦主大风,根据《本经》改为巴戟肉亦主大风。对部分难以理解的字句适当加以修改。本次出版名曰《冉雪峰本草讲义》。
为了使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医瑶药的经验能得到传承及发展,我们决心撰写《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药图谱名录》。一年多时间以来,我们跟随瑶医的脚步上山采药识药,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同时也了解了瑶医瑶药发展的历程及其艰辛不易。为了便于普及推广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医瑶药,使大众更好地了解及使用瑶药,《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药图谱名录》按功能分类,主要分为九大类:解毒消肿药、补虚药、活血止痛药、解表药、泻导药、开胃宽中药、利湿通淋药、熄风药、止痢药,共收集207种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药,同时记录了各种瑶药的药用部分及分布环境(《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药图谱名录》所有药物分布环境皆指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域)。《连南瑶族自治县瑶药图谱名录》的出版,可加强社会对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医瑶药传承的重视,使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医瑶药的
本套丛书内容涵盖各科疾病药物临床试验各个阶段所承担的任务,着重介绍如纳排标准、随机用药方法、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研究终点以及数据处理等临床试验的关键点。并在介绍中设有案例,提供点评的内容,案例选取试验者以往的一些真实案例以及一些已报道的经典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使读者可以参照已完成的临床试验有更形象和深刻的认识。Ⅰ期临床研究因风险大,由专门的Ⅰ期临床研室开展相应设计、实施、监管和总结报告工作,因此单设一个分册。同时将涉及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的伦理学保护等内容单设一个分册,加深读者对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等工作的了解,注重对相关法规的认知。
《内》《难》《本》《伤》,中医四维,不通不可以为大医。然方出《伤寒》,药归《本经》,乃临证之基,在实操层面更重于《内》《难》。《本经》乃《神农本草经》之简称,论药之本,世无第二,后世诸家,基本循此书之筋骨,各凭经验羽翼其上,但时增术繁,瑕瑜共见。各代精研中药之大家,无不在这个轮回里来来去去,书越多,术越繁,道越隐。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数据之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关联。古人皓首穷经,亦不免喟叹书山无顶、临证无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问世之后,很多学习研究之法,亦需应时而变。本书之精髓,正是以AI之利,阅尽书山,海纳众医经验,提炼出简练、高效、可靠的中药使用路径,为众说纷纭的中药界树立一些路标,令深入杏林者有道可循。
本书是“岭南特色中医临证教程”系列丛书之一,全书介绍岭南地域所产的常用中药的鉴别和临床应用,共收集129种中草药,包括123种植物药,6种动物药。药物按功能主治分类,每种药物项下分别列出异名、本草记载、药材来源、原植物(动物)形态、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混淆品、炮制、性味与归经、功效、应用等内容,并附有原植物(动物)、药材和(或)饮片图,全书以介绍岭南地产药物临床应用为主,具有实用性与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