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本草》是我国中药学宏大的基础工程,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高等医药院校及科研院所协作编纂。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中华本草苗药卷》是《中华本草》民族药卷之一。由贵阳中医学院、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贵州省中药产业现代化科技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编纂。是以“继承发扬,整理提高”为宗旨,全面系统反映苗药使用情况和科研成果,是当代苗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是对《中华本草苗药卷》所收录的391味苗药,经过考核辨识配以原植物(原动物或矿物)彩色图片,使读者及相关人员对《中华本草苗药卷》所收载药物能很好辨认,促使苗药研究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使之更好地发挥《
《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汇集了535种中药的化学、药理学、临床研究的*成果,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每种饮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进展。《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在《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年出版)的基础上,增补近10年国内外有关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文献,力求更好地反映中药现代研究的*进展和研究热点。在品种选定方面,基本涵盖了传统中药(含民族药物)、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三大部分,削减了近年来药理作用研究偏少、尚难对其临床应用提供准确定位的药物。 为方便读者检索,《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还编制了汉语拼音、动植物拉丁学名和拉丁药名索引。本书可为从事中药临床、教学、科研和生产等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可作为一本案头书检索使用。
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 丛书包含3种子书,共10卷。子书一以现代病症分类介绍我国中成药名方,共8卷:分①心血管神经精神,②呼吸消化,③内分泌代谢、风湿免疫、泌尿男生殖,④外科皮肤科,⑤妇产科,⑥五官科,⑦肿瘤血液,⑧儿科;子书二共1卷,为子书一的精华本;子书三共1卷,为子书二的英文版。该丛书是由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等科研和临床一线的几百位中西医药工作者合作编纂的大型专著丛书,英文版邀请了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英语教授担任翻译。 本丛书将中成药药效与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相结合,将中成药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成果相结合,使读者在理解药效原理基础上,正确使用中成药。书中有药效机制示意图,图文并茂,体例新颖。
中药监管从传统经验管理、简单的行政执法,到以科学为决策基础的科学监管,再到信息化时代的智慧监管,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没有像 这样深刻影响着中药监管事务及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相较于以生物医药为基础的药品监管科学,中药监管科学 具复杂性和挑战性。首先,中药监管科学在我国刚刚起步,国外也尚无成熟借鉴和参考,相关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其次,为将中药自身的复杂性和传统医学理论的先验知识“说清楚、讲明白”,需要引入交叉融合学科的创新思维。第三,需要从战略高度深入思考如何构建以中药监管科学为内核的工具、标准和方法,并推动传统植物药监管的 合作。近年来,通过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与重点实验室,我国已在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加快新产品研发上市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少数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为各民族健康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川作为多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藏、彝、羌等民族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 大力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支持以藏、彝、羌、苗医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制定一批地方质量标准 的有关要求。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合民族医药专家,基于 源于民族、基于临床、服务产业 的宗旨和原则,遴选出四川省藏、羌、彝、苗等常用民族医药品种共74个(其中藏药6个、彝药25个、羌药32个、苗药11个),详细介绍了各品种的基原、性状、药物鉴别、药性、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以加强四川省民族
本书由外的针灸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王雪苔编著,共分三篇。上篇收载《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繁体字校注本、简化字厘定本及作者的校注厘定说明;下篇收载作者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调查与考证的论述;附篇收集了有关《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资料选编。作者以翔实的资料和深入的研究,对这部重要的中医药古籍加以校勘整理,对继承和挖掘中医药宝库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中的脏腑辨证用药法则及众多处方对今人临证用药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和实用价值。本书内容珍贵、考证有据,适于临床医师、中医药研究和教学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瓦屋山常见药用植物图鉴》的编写,是在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全书包括经精心选择的500种瓦屋山有分布的重要药用植物。书中概论部分用文字对瓦屋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各论对每种药用植物均用文字介绍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征、生境分布、药用功能主治等,部分重点品种列有附注,介绍了其药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开发利用等情况。本书对中医药、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中医药、野外生物资源、养生保健、生态旅游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直观而实用的参考。,《中国瓦屋山常见药用植物图鉴》的编写,是在大量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全书包括经精心选择的500种瓦屋山有分布的重要药用植物。书中概论部分用文字对瓦屋山的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