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包括生物活性原料、技术要求、临床生物化学诊断试剂、临床免疫学诊断试剂、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试剂、临床微生物学诊断试剂、临床血液细胞分析试剂、临床凝血功能检测试剂、临床流式细胞术分析试剂、临床免疫组化/免疫荧光试剂、临床现场快速检测试剂等;2.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包括规模化生产、生产厂房、生产质量体系等;3.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和监管,包括校准品、质控品、标准物质、血清盘、注册、上市后质量控制、应用性能评估。
本书是全美最的《家庭营养治疗》一书的增订版,是一本包罗万象的自助健康保健指南。由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外科学院院士与营养专家共同执笔,集十数年临床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之大成。其性与完整性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了规划个人营养方案全面而深入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一本藉由营养素,天然草药及补充品人体病变的经典力作。它的版在美国就销售了近200万册。新版本增加了许多内容,涵盖了治疗300多种疾病和人体失调症状的非药物性的治疗方法,比原版更丰富、更全面。此外,书中还穿插实用的自我诊断测试,以助于判定是否患有特
自20世纪80年代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临床以来,这项技术给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开创了一时代,较之CT扫描更胜一筹。尤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上,对于一些过去难以诊断、定性、定位的脊髓脊柱疾病,MRI多可提供出清晰的图像,为神经外科及脊柱外科的诊断和手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技术也使得一些脑干肿瘤及脊髓内肿瘤等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MRI推动了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发展。本书主要搜集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近几年的脊柱脊髓疾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和其他一些资料,并加以分类、整理、论述,希望对广大神经外科工作者在临床上起到的参考作用,并有助于神经外科进一步发展。
作者在广泛收集外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分8章就危重症医学概论,危重症的监护技术,危重症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危重症的支持治疗技术,危重症诊治中各种危重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原则,ICU感染与药物的合理应用,危重症患者的精神障碍,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主要读者对象为危重症医学和急诊医学工作者及危重症医学专业研究生。
2004年12月1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医药学会40多个分会中惟一的一个以单一的中医理论学说为基础成立的分会;与此同时,一部185万字的皇皇巨著《络病学》也宣告问世,这也是中医学发展历史上次将"络病学"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中医学科体系提出来。络病分会的成立和《络病学》的出版宣告了络病研究在经历了百年的沉寂后再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而这一学说的发展完善不但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推进中医学自身理论的完善,还能在临床层面上极大地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神经肌肉疾病的
本书主要反映当代影像学发展的水平,对于已经或即将用于临床的各种成像技术、检查方法、新征象、新理论以及新治疗方法,将以我国自己资料为主加以较为详尽的介绍。对于一些已被淘汰或即将废用的技术、方法,只作为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阶段,仅为简略叙述。 在叙述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时,注意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便读者能正确把握疾病的影像学一般规律。本书在以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对少见、罕见病也作了简明扼要的叙述,希望本书不仅是一本影像医学的规范性读物,使之也具有影像学辞典之作用,以达实用性之目的。 本书力求文字简明、扼要、通顺,叙述层次结构合理,具有逻辑性、连贯性。名词术语应求规范化,做到前后统一,避免口语化,使本书具有可读性。 总之,我们力求使本书内容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移毒疗法总论、移毒疗法可治疗多种疾病、移毒疗法应用技术、丹药炼制方法、移毒疗法应用临床报道、白降丹划点疗法等。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阐述方剂气味配伍理论的研究及各大名家的研究成果,提出气味配伍理论的价值;下篇为各论,从气味配伍理论角度对百首名方的制方规律进行研究,证明气味配伍理论的科学性;每方均注明出处,原书未注药量的以临床常用剂量为准。
本书的内容及章节设置分两大部分:部分是用最简短的篇幅介绍与病理学密切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概念,包括生物大分子、真核细胞基因组及其功能、基因调控、受体与信号传导等;第二部分则从病理学总论到各论,在各论中则按系统重点介绍某一种或一组疾病发生机制的分子病理学进展。其编写手法既不同于五年和七年制用的病理学教科书,也不同于诊断或科研用的专科病理学参考书,体现跨学科、多层次的交叉与渗透,这是本书的主要特色。
定价 43.00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开本 16 作者 张德记, 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193 字数 190000 ISBN编码 9787515212968
部分为基础知识,包括 章人体解剖与人体生理学、第二章医用物理与X线摄影基础、第三章X线物理与防护、第四章数字X线成像基础;第二部分为相关专业知识,包括第五章人体影像解剖、第六章CT和MR诊断基础、第七章医学影像设备、第八章PACS技术、第九章图像质量控制;第三部分为专业知识,包括第十章各种影像设备成像理论、第十一章医学图像打印技术、第十二章对比剂与心电门控技术;第四部分为专业实践能力。
本书根据*考试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参考国内外权威著作,将考试大纲中的各知识点与学科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以便于考生理解、记忆。全书分四篇,内容包括:心电学技术的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等。
为满足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的要求,特组织长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员编写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职称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201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职称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第5版)》根据*的考试大纲要求,把历年的高频考点进行了总结,并配以精选模拟题和解析,书后配赠一套模拟试卷,以便于考生有的放矢,应对考试。
本书根据《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普通外科学专业——副 )》和《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普通外科学专业——正 )》要求,同时按照 对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集中、准确地介绍了体液失调、外科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围手术期处理、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器官移植以及普通外科学专业领域中各系统、器官常见疾病的诊疗理论与规范。 本书内容紧扣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双色印制。采用新颖醒目的体例编写,主体结构包括两部分:思维导图框架+高分考点精编。 (1)思维导图框架:概括全章主旨,提纲挈领展现其后考点。 (2)高分考点精编:图表为主(表格层级2~3级),知识内容重点突出,主要为 核心、 干货的考点精练
1.本书介绍大数据环境下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背景,明确了全民健康信息化、医学大数据等相关概念以及企业架构、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配置、信息生态协同等理论基础,阐述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历程以及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与应用、保障体系建设等现状,构建大数据环境下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原则、目标及实施路径。 2.内容涵盖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总体架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领域信息资源架构和业务信息系统架构、基础设施架构、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政策机制设计、组织架构设计、运营管理模式设计等,并提供实践案例。
为满足广大考生做好考前复习的要求,特组织长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员编写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职称考试高频考点与试题精解》。本书根据*的考试大纲要求,把历年的高频考点进行了总结,并配以精选模拟题和解析,书后配赠一套模拟试卷,以便于考生有的放矢,应对考试。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习题集丛书。本套习题集针对各学科考试大纲各科目进行针对练习,题型全面,题量丰富,并着重突出重点、难点。部分题附详细解析,全面分析考点、答题思路和方法、帮助考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