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是以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针灸 焠刺 (火针)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改进的一种针刺方法,对经络学说的探讨、针麻原理的研究、针刺手法的改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扩大针灸的治疗病种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深受患者的欢迎。 为了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需要,《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作者将多年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总结出来,编著成《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以便电热针疗法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发展和普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2019 年 12 月至今,因 COVID-19 疫情的出现,人类健康面临空前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受到各国认同,为守护人类健康,医学相关知识、经验的国际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Dorland 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是具有较高权威及良好实用性的一部医学词典,自首次问世以来,已有 120 余年的历史。它多次再版,已成为许多医学院校师生、医务工作者的医学词典首选。此次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获得授权翻译出版的 Dorland s Pocket Medical Dictionary ,30th edition 是 Dorland 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的简明版。纵观全书,本词典虽较为袖珍,但其内容涵盖各医学学科,收录超 36000 余个词条及 200余幅彩图,较前一版新增了 2000 余个词条及 30 余幅彩图。其特点是深入浅出,易懂易记,易携带和
《中国民族药医院制剂目录》分四卷出版:*卷收载藏药医院制剂,第二卷收载蒙药医院制剂,第三卷收载维吾尔药、傣药和彝药医院制剂,第四卷收载苗药和其他民族药医院制剂。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已获省(自治区)食药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有制剂批准文号的民族药成药。本目录还适当收载民族医医疗机构的协定处方剂。 《中国民族药医院制剂目录》收载医院制剂时涉及的少数民族,均设有民族医医院或民族医专科,包括藏、蒙古、维吾尔、傣、彝、苗、土家、畲、侗、壮、瑶、朝鲜、满、哈萨克、回、白、纳西、水、羌、傈僳、布依共21个民族。共计收入这些民族药医院制剂(含部分临床协定处方剂)共1882种。本目录为全面展示民族药医院制剂,选择了89家医疗机构,既有公立医院,又有民营医院;既有部队医院,又有寺庙医院;既有专门的民族医医院,又
本书在内容上将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中国康复医学每年重要理论、技术创新、学术发展、体系建设、标志性事件等重大进展和重要成果,为康复医学科技工作者提供丰富、精准、科学数据和资料参考,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康复医学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著作共分为九章四十三节。其中,章介绍了白塞病新定义、中国流行病学特征;第二章从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固有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白塞病的发病机制;第三章概括了白塞病的动物模型基础研究;第四章阐述白塞病的临床基本特征和8个相对独立的临床亚型;第五章为幼年、中老年和围产期特殊人群白塞病;第六章从白塞病的本人临床经验谈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第七章白塞病鉴别诊断重点放在克罗恩病和副肿瘤天疱疮,而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第八章白塞病治疗原则强调临床分型、精准治疗、创新实验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第九章从狐惑病的由来入手延伸到白塞病辨证分型和中医中药研究。
本书广泛收集和精心编写了大量的新词条,既有医疗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词汇,也有在国际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产生并在医疗领域中经常涉及的新词汇。这本书的多数编撰者工作在临床一线,为确保准确,在编撰过程中,他们不辞辛劳,结合实践,反复校正,并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审核。
《数字人连续横断层解剖学彩色图谱(上肢分册)(精)》从肩部到手指整个上肢的近万张标本断层图片,根据临床需要,经过反复比较,从中挑选出典型的159张断层图,再比对着选定的断层图片配备相应用层面的活体CT与MR图像。本分册重点讲解上肢连续横断层标本解剖及CT、MR影像解剖的相关知识,分为肩部、臂部、肘部、前臂部及腕部与手部五部分,对上肢的主要骨与骨连结(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的关节),上肢主要肌、血管、神经与淋巴结,以及主要的筋膜与筋膜间隙均进行了重点标注和总结。书中断层解剖图像是利用数字人技术所获取的,原始图片每张高达16000像素×26000像素,层厚0.1mm,且较好地保留了原始色彩。
阿维森纳(980-1037)素有“中东医圣”、“阿拉伯医学王子”之美誉,是中世纪医学和阿拉伯医药学医药学成就的代表。其与希波克拉底及盖仑并称为西方传统医学三巨匠。阿维森纳《医典》是其医药学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医学史上最的一本独一无二的、系统的医药学百科全书。《医典》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的医学遗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尝试着将希波克拉底和盖仑的医学论著综合整理,其中还包括亚里士多德的生理学著作,同时也吸收了中国、印度、波斯等国的医药学成就,汇集了欧亚两洲许多民族的医学成果,体现了当时世界医学和药物学的先进水平。《医典》问世后即被世界医学界奉为“医学经典”。从12~18世纪的600年间,欧洲很多都采用《医典》作为医学教科书。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博士(1849~1919)对《医典》的评价是“被当作医学《》的时间比其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