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63億人口,如果世界縮小成只有100個人的村子的話,會變成怎樣呢?」透過網路的傳送、聯結,在許多人的參與之下,孕育出這部可以讓人改變觀點的「網路傳說」繪本。|假使你覺得一整天都很不順,那麼,看完本書,或許,你也會有深刻的感觸,而且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現實。如果你有很在乎的人,也請將書送給他(她),為那個人照亮他(她)的一天。
內容介紹『60歲的情書』一書於2001年10月於日本出版之後,得到超乎預期的熱烈迴響。台灣、香港兩地亦於2002年9月發行了中譯本。出版之後,讀者回函如雪片般飛來,紛紛表達他們讀後的感動,其中還不乏一、二十歲的年輕讀者,「希望自己60歲時,也能成為收到那樣情書的老夫老妻」。正因為每一封情書所陳述的,都是真實的夫妻故事,都彷彿就發生在自己或週遭的每一對夫婦之間,所以獲得許多同年代讀者的同感,「每次讀都忍不住流淚」。對於不習慣顯露內心感受的「熟年世代(成年世代)」尤其是「熟年男性」讀者而言,「這本書代替他們表達了自己羞於啟齒的感情」,更有不少男性將此書送給太太當作禮物。在『60歲的情書』得到意料外的熱烈迴響之後,為了不負眾望,再次舉辦了第二屆的徵文活動,選出163篇令人感動的作品,集結成『60歲的情書 2』,要
以年代而言,這個短篇集裡面早一篇是「燒掉柴房」(昭和 57 年 11 月),*的作品是「三個有關德國的幻想」(昭和 59 年 3 月)。 我常常被問及寫作長篇較得意,還是短篇?我本人也不清楚。 有時我寫了長篇,會感到一種漠然的悔意,隨後開始寫短篇。 短篇寫作期間,又感到可能有說不完的事,只好改長篇來寫。 這樣成了我寫作的習慣。 創作長篇、寫短篇,然後創作短篇,又寫長篇、成為不停反覆的類型。 現在的我,有點像纏著細絲,一點一點持續寫作著。 理由講不清楚,但我實在喜歡寫小說。 昭和 59 年 4 月 25 日,夕陽。 村上春樹
繼《螢火蟲》、《麵包店再襲擊》之後,時報再度推出村上春樹之短篇精選作品集——《電視人》,其中包括:〈電視人〉、〈飛機〉、〈我們那個時代的民間傳說——高度資本主義前史〉、〈加納克里特〉、〈殭屍〉、〈睡〉等六個短篇,以獨特的超現實觀點、弔詭的情節鋪陳,帶領讀者進入村上的異想世界。
故事發生在北海道函館的一個少年監獄,以人稱敘述。 在少年監獄任職的敹述者,在獄中遇到小學同學花井修。 他那時 24 歲,住在高級住宅,在外商銀行上班,卻因不明原因,刺殺路人而入獄。 小時的花井修功課好、人緣也好,家庭也幸福;但是背地裡卻欺負敹述者「我」。 而「我」只是一名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從小按部就班長大。 因此「我」既羡慕他的好運,又憎恨他欺負自己。 長大之後再遇到花井修,「我」仍懷著這種矛盾心理,偷偷觀察花井修的一舉一動。 沒想到本該在監獄中受苦的花井修,卻怡然自得地在自己房中自書,看來十分滿足於現狀。 全書旨在敘述主角的矛盾心裡、以及花井修「沒有理由」的犯罪,披露了日本人平平靜靜、一板一眼表面下所壓抑的反社會情結。
*一部「60歲的情書4」承接過去三部的風格,集結了160篇感人溫馨的老夫老妻情書。感謝、懷念、打情罵俏……各種老夫老妻才有的情意轉成文字,要讓讀者的心更溫暖,淚腺更發達。隨著時代更迭,「60歲的情書4」內容也看得見時代變化,例如文中有老夫老妻用初學的電腦能力打字投稿,顯現資訊社會之發達。此外,相較於四年前草創階段的投稿,新的情書可以明顯感受到每位作者對於內容規劃的用心,文章更容易閱讀領會了。 本書緣起於住友信託銀行舉辦以「共同走過漫長人生的老夫老妻之間的誠摯情懷與感謝之意」為主題的「60歲的情書」徵文活動。後從全國各地寄來的投稿明信片中,選擇作品,集結成書,此已是第4集。每一張明信片大小篇幅的情書中,充滿了對另一半的深情,紀錄了一對對夫妻之間的人生悲喜。
從附近的樹林裡聽得見簡直像是在捲著發條似地嘰咿咿的規則的鳥啼聲。 我們把那鳥叫做「發條鳥」…… 發條鳥每天都飛到附近的樹林裡來,為我們所屬的安靜世界捲著發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