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婦因一樁假離婚案被誣稱「潘金蓮」,為求公道百折不撓屢屢上訪,驚動各級幹部,不惜代價瘋狂截訪,其間鬧出種種荒唐情節,可氣復可嘆,可笑復可憫。 小人物求清白的固執,大人物保官位狼狽相,維穩的怪圈,社會的失序,一一生出無窮妙趣。世道不堪,一件雞毛蒜皮小事,釀成官場大折騰,說到底,錯也不在官,錯也不在民,錯在哪裡,看官自去省思。
前言 在傳統的蒙學書中,有一種流行很廣、影響很大的體裁,就是用駢儷句式編寫的各種知識讀物,特別是歷史文化常識讀物。 對偶式的句子,如果再押上韻,用一句或幾句話來介紹一位歷史人物或一個歷史典故,兒童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既能識字,又能增長知識,以至終生不忘:這是古代蒙學書在內容和編寫方法上的一個革新,一個進步,一個新的發展。唐代的《兔園冊》今天已看不到原書了,是否屬於這方面的內容,也難肯定。五代時後晉李瀚(一說為唐代李瀚)的《蒙求集註》可能是這類書流傳至今的最古的一種,後來又發展為明清以來廣泛流行的《幼學》。 五六十歲以上讀過私塾的人,大概都唸過《幼學瓊林》。這本書原名《幼學須知》,又有《成語考》、《故事尋源》等異名,明代程登吉(字允升,西昌人)原編,但也有人說
本書是名作家張秀亞教授的精心傑作之一,篇篇皆是其得意之筆。有她對寫作技巧的分析,我國文學優美傳統的闡釋,以及在文學藝術上的深刻見解,更有她意境高遠的抒情寫景的絕妙散文,詞采清美,光芒四射。欲體會人生哲理,諳習寫作要旨,提高生活境界者,不可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