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國學入門的工具書,其中每一門類,每一領域,都是當今各大學中文系或國文系所開設的課程; 每一導讀,包括該科的領域、主要的內涵、前人研究的成果、當今的現況、以及未來的開展、主要參考書等,是一部大 學中文系或國文系學生必讀的書籍;也是愛好中國學術、中國文學者,作為治學的鑰典。自修的津梁。全書共收有國學科目六十四種,類別為五大門類,每一門類,每一導讀,均請著名的學者執筆。其珍貴,在結合當前國內外漢學 或國學界的精英,集其數十年教學研究的心得,用最簡潔的文字,報導該科的內容; 其精華,在每一字每一行間,都是經驗和智慧的累積。因此該書,猶如一座漢學的寶庫,國學的萬里長城。
詩情與聲情完美結合的唐詩閱讀 臺師大國文系潘麗珠教授,繼暢銷書《如何閱讀一首詞》後,再一年度力作 ◎系統閱讀方法的學習鍛鍊,*情感教育的啟發,名師引領入殿堂 ◎詩文意境轉化為畫面或影像,勾勒創作背景輪廓,充滿視覺感 ◎創新以「心智圖」的思維工具,分析架構,詩文了然於胸,過目不忘 為何,讀詩? 「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些流傳千古的詩句,隨著時光推移,在一代代讀者的心版上烙下印記,從未泯跡。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自古以來,即是重要的文學藝術之一。當志情滿溢胸臆,發言而可為詩;光說不夠,還要嗟嘆、歌詠,不知不覺竟也
蔣勳:節氣是時間延續的智慧。 美學大師蔣勳繼《歲月靜好》,再度依節氣生活,書寫人生感悟。 《歲月,莫不靜好》從芒種到冬至,《歲月無驚》從小寒到秋分,兩書是大疫之年最安定人心的人生禮物。 兩千年前,詩歌詠唱的生活日常,是用「靜」來形容「好」, 蔣勳說:「要有多麼虔敬的珍惜,才會感謝此時此刻平常生活裡,無驚慌,無恐懼的『靜好』。」 「原來隔離也不是隔離,節氣歳月迭次而來,我們並沒有錯過什麼,並沒有錯過『莫不静好』的每一個日子。我們並沒有隔離,仍然日復一日,和大山在一起,和長河在一起,和季節一起感覺榮枯風雨;和日月一起晨興夜宿,和雲一起舒卷倘佯,和大地在一起,承載喜樂,也承載憂愁,承載歡欣,也承載傷痛。」──《歲月,莫不靜好》 「災難過後,如果倖存,謝天謝地;我們會知道珍惜,
名人推薦 《一九八四》其中寥寥可數的人物,每個都滿滿負載著思想,而他們的交錯、相遇、結合、分離,又如此絲絲入扣,情節描寫時動人心旌,懸念緊張如偵探電影,而整部作品的思想推力,則像一張鋼製的邏輯網,張開在人物的內心裡,不停迫近那個哀莫大於心死的「喜劇結局」。──楊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