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精品,曾被昭明太子萧统收入《文选》,并为历代称颂。它千古常青的魅力究竟何在?本书重新解读《古诗十九首》,文章赏读与书法欣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艺术奇葩。梁启超说:“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需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就是要从源头上了解中国人的审美精神形式。楚辞以其杰出的诗人个性,吸收了奇丽的神话思维,展示了另类的诗学天地。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源远流长、深厚博大的楚文化,在他的笔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這些詩人描寫男女之間的情感,表達方式五花八門,利用不同的情境去抒寫愛情。但都能運用台灣人生活中的特殊語言意象,如〈愛情符仔水〉、〈愛情敢仔店〉、〈情路爬高崎〉、〈春天的花蕊〉、〈相思〉、〈我e枕頭〉、〈牽手做陣行〉、〈白露〉、〈春花不敢望露水〉、〈情鎖〉、〈芳味〉、〈病相思〉……等詩題。這一些詩都注意押韻,音樂性特別強,承繼了台語韻文詩的傳統,有歌謠的韻味。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的传统,主要就是风雅比兴的传统,这个传统曾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就是到了现代,它也不绝如缕地保存在那些优秀作家的创作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经》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典籍,成为民族精神血脉所系的典籍。阅读《诗经》中那些优秀的作品,对提高中国人的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时隔太远,《诗经》中的作品到今天已不是那么好懂,本书选取《诗经》作品六十篇,加以注释、串讲、点评,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阅读的方便和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