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三百零五篇,分風、雅、頌三大類。風有十五國風,依次為: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共計一百六十篇。雅分小雅、大雅。小雅七十四篇,大雅三十一篇。頌則有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商頌五篇。 憑一股勁,只花我們我們夫婦倆十八個月的業餘之暇,便寫成了三十萬字的那本詩經欣賞與研究〈初集〉;而這本詩經欣賞與研究續集的寫成,卻花了我倆整整五年的工夫,仍不足三十萬字。這是因為初集出版後,不斷得到各方讚揚與期許,在寫續集時,便加重了心理上的責任感,決定要寫的更加精密而扼要,至少希望能維持初集的水準,以不負眾望。所以下筆便比較鄭重,速度也就比較遲緩。 這本續集所收論文六篇,仍偏重於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有關詩經的問題,文開的「論語與詩經」、「孟子與詩經」、
聯經版中國古典小說系列的特色: 一、採用通用的正體字與新式標點,方便閱讀。 二、對書中的官稱、時間、地點、各類方言、俗語、典故及專有名詞,均查證各類辭典,並一一註解。 三、採25開直式編排,印刷清晰。 四、大眾價格,便宜實惠。 本書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諷刺小說,作者對於當時官場的腐敗與惡習,士人追求功名的醜惡,觀察甚微。作者以尖銳幽默的筆觸,透過書中人物的往來唱作,赤裸裸的揭露了官場上的醜陋嘴臉,讓那些道貌岸然的攤官汙吏無所遁形,也為中國傳統的封建制度做了一個活生生的描繪。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場景可說無處不存在。
不列顛國王李爾分封國土已定,卻又突發奇想檢視三個女兒對父親之愛,有意據此重新調整分封比例。三女兒考黛蓮不加修飾的回答引起李爾心中不快,最後竟寸土未得。國土重新分配後的李爾遭受大女兒、二女兒冷酷對待,傷痛懊悔,轉而投奔三女兒。三女兒不計前嫌誠懇以待,並試圖為之報仇。卻終致兵敗而雙雙身亡。全劇以慈愛與渴望為始,轉化出自私、敏感與猜疑,終以罪惡戰勝善良告終。情感細緻,氣勢磅礡,誠為莎氏登峰造極之作。為莎翁四大悲劇之一。
學習先秦諸子的智慧 展現獨特的語言風格,提升閱讀與寫作素養 詞義理解X語文應用X哲學思辨X賞析評論 傳頌千古的經典好文,值得反覆誦讀,領略先秦諸子的思想魅力!大量的經籍典故,是寫作、說話*佳的取材來源,讓論述更具說服力及生動性! 先秦諸子散文:論語、墨子、商君書、管子、晏子春秋、孫子、孟子、老子、莊子、公孫龍子、荀子──取譬引喻的千古奇文 反映戰國時期不同學派的思想學說,文章說理透徹、善用譬喻、辯鋒犀利、邏輯性強,深刻的哲思內涵,絕妙的修辭手法,使其影響力持續不墜。百家爭鳴、大放異采的思想成就,可說是中國學術史上的黃金時代。 當代國學大師 吳宏一 重現古典文學名作的光燦與風華 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的起源,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高峰,其經典地位與藝術成就舉世公認。國學大師吳
本書收文十四篇,除三篇探討兩岸地方戲曲近況,和傳統戲曲交流之現況與展望外,其餘十一篇都是對環繞中國古典戲劇的各項問題,作歷史的溯源與剖析,並對明代帝王與「曲運」之走向與隆替,關漢卿研究概況之過去、現在、未來,湯顯祖《牡丹亭》的韻律,宋金雜劇院本,中國大陸五○年代新起名詞「戲曲劇種」等問題做深入探討,提出創發性的主張。
《水滸傳》是一部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俠義小說,書中刻畫的梁山好漢,形象鮮明、躍然紙上,例如:勇猛的武松、魯莽的李逵、機警的宋江、曠達的魯智深。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獨具個人特色,而這些草莽英雄為民除害的俠行義舉,更是精采生動,令人拍案叫絕,不容錯過! 《水滸傳》流傳極廣,版本眾多,本書採用胡適、錢穆、劉半農等文學大師推崇的金聖嘆貫華堂原刻本,極具文學價值。 金聖嘆對於《水滸傳》的貢獻,第一在於刪改;第二在於圈點和批語。本書每回前有聖嘆外書,收錄金聖嘆的評點,並保留眉批、雙行夾批和句讀,原汁原味地呈現經典刻本。書前另附有五十四幅水滸傳圖板,帶領讀者一覽水滸人物的風采。 透過精選的刻本,使讀者深入了解《水滸傳》的精髓和價值!
學習先秦諸子的智慧 展現獨特的語言風格,提升閱讀與寫作素養 詞義理解X語文應用X哲學思辨X賞析評論 傳頌千古的經典好文,值得反覆誦讀,領略先秦諸子的思想魅力!大量的經籍典故,是寫作、說話*佳的取材來源,讓論述更具說服力及生動性! 先秦神話寓言:韓非子、李斯作品、呂氏春秋、周易、禮記、山海經、穆天子傳、先秦寓言──富含哲理的凝練智慧 先秦的寓言雖然篇幅不長,多為說明道理而設,但其中所洋溢的文學情趣,卻仍令人百讀不厭。不管是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或虛擬的自然現象,來詮釋宇宙人生的道理和政治教化的理想,都頗具說服力和感染力。 當代國學大師 吳宏一 重現古典文學名作的光燦與風華 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的起源,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高峰,其經典地位與藝術成就舉世公認。國學大師
韓愈和柳宗元是中唐古文運動的先驅,文起八代之衰,一洗六朝以來的浮艷文風。這一對摰友,韓詩峻峭奇崛,柳詩清高幽遠,但同樣傳誦千古。本書便是深入分析韓柳詩歌的讀本,由當代唐詩研究*威金性堯以「獅子搏兔之力」歷時數年寫就,旁徵博引,文筆清雅,乃文學、文化、學術兼備的小品,重現了兩位詩人的人格風貌。 月下讀詩,賞心樂事,如果為你夜闌話韓柳的是文史專家金性堯,相信更令人不亦樂乎!全書分為韓詩和柳詩兩大部份,作者淵博通達,考證詳密;每首詩歌解說簡明,評價公允;還廣引不同詩人的作品對讀,擴闊讀者眼界。
內容簡介 元稹在中唐時有「元才子」之稱,與白居易齊名,時號「元白」。他才思敏捷,各體兼擅,在詩文領域皆有創新。而後人眼中卻有白而無元,元稹幾乎被看作白居易的陪襯。本書選取元稹詩歌一二〇首,文八篇,傳奇一篇,冀從不同的文類,體現出其創作的主要內容和風格特徵;配合精當的題解、簡要的注釋、淺白流利的語譯,以及充分掌握作品特點發揮的研析,相信可以引領讀者認識真實的元稹,並進而了解其詩文的精髓。
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叔侄編選的《古文觀止》,精選先秦至明歷代散文二百二十二篇,因為所選包含了先秦以來優秀的散文作品及各名家之代表作,且篇幅適中,雅俗共賞,自康熙三十四年(西元一六九五年)問世以來,即風行各地,家喻戶曉,影響之廣泛深遠,遠超過《昭明文選》、《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鈔》等著名選本。本局所作之《新譯古文觀止》出版於民國六十年,幾十年來不斷修訂,以求與時俱進,精益求精。此次之大幅增訂,除新增各文之「題解」外,並在既有的基礎之上,再特別加強注釋、語譯和研析三部分,力求與當代語言一致,更能貼近現代人的研讀需求,希望能幫助讀者打開蘊蓄於歷代散文名著中的豐沛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