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海峽兩岸各出了一部莎士比亞全集,大陸出了以朱生豪為首翻譯的全集,台灣出了梁實秋翻譯的全集。兩人俱為英文行家,其費盡心力迻譯的莎翁全集也已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不過,莎劇原作,特別是中、晚期的作品,約百分之九十的文字是用素體韻文(blank verse)所寫,決不可把莎劇誤解為散文的話劇;若將莎劇中的格律詩行譯成散文,也只能說是欠理想的權宜之計,因此,儘管我們十分敬佩他們在艱困的翻譯環境下所努力的成果,但「〔朱、梁〕這兩部全集都是散文譯筆,畢竟與原作風貌不盡符合。」我們絕不能,也不應該「放棄對於莎劇翻譯的理想追求和願望。我們應該有更符合原作風貌神韻、用格律韻文翻譯的莎翁全集。」可是,即使有這樣的要求,翻譯莎士比亞詩劇仍然是一件艱困異常的事業,因為:「翻譯莎劇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