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是民間教導兒童讀詩的課本,內容包涵唐宋兩代近體詩的精華,無論在古典文學的奠基或性情的陶冶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書每首詩都標有注音,字旁再加平仄符號,以利讀者誦讀。並在每首詩後分「作者」、「韻律」、「注釋」、「語譯」、「賞析」等五項,幫助讀者瞭解,可說是現代人精神食糧。
三千年前的《詩經》是中國文學經典的源頭,創造了後世無數的典故與成語。其中記載了135種植物,更是先民生活、文化與藝術的*見證。 當我們吟哦《詩經》中美麗的句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如果知道「蒹葭」指的是蘆葦,對於「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浪漫意境,想必更能體會。這只是其中一例,有更多植物的古今名稱相差甚大,若是只背誦,不辨草木特性,對於詩意的體會,難免有所偏失。有鑑於此,潘富俊教授秉持植物專業,以及大半輩子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整合了這兩門學科,讓「科學」與「文學」共舞,更讓莘莘學子可以破除科系藩籬……
内容简介: 本書共收中國古代文學論文十七篇,分為兩大類:一類論詩,一類論文。論詩部分,作者探尋《詩經》中的原始意象特徵、言志緣情說的內涵、聲與詩的關係;屈原《離騷》的美學價值,古代詠史詩的文學意蘊。 論文部分,作者對《左傳》的文學價值、人物形象、戰爭描寫,進行了精心的分析,對莊子的文學、莊子散文的想像藝術,有生動的闡述;關於《史記》的文氣、《文心雕龍》的創作構思論,也有剴切的論述。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賈氏祖先遺留下的基業,令其子孫過著驕侈無忌、帷薄不修的生活;及至家道中落,當年的紙醉金迷,已如過眼雲煙,不堪回首。《紅樓夢》不只敘述賈府的興衰而已,亦細膩地刻劃出大家庭的生活瑣事。曹雪芹用心用力地在此著墨,你知道其中暗喻了什麼樣的真相嗎? 小說是社會意識的表現,家庭是社會現象的縮影,薩孟武先生以研究社會文化的角度來解讀《紅樓夢》,帶領讀者深入賈府的家庭生活,一步步解開隱藏在《紅樓夢》之中的「荒唐癡」與「辛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