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導覽: 「人與經典」總導讀 ◎文/柯慶明 一鄉之善士,斯友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上述孟子謂萬章(萬章是孟子喜愛的高足弟子)的一段話,或許能詮釋孔子所謂:「無友不如己者」之義,因為這裡的「如」或「不如」,就孔子而言是從「主忠信」一點立論,而就孟子而言,則從其秉性或作為是否足稱「善士」,而更作「一鄉」、「一國」、「天下」之區別,以見其心量與貢獻之大小,充分反映的就是一種「同明相照,同氣相求」的渴望。這種不謀其利而僅只出於「善善同其清」的道義相感,或許就是所謂「交友」根本的意義:靈魂尋求他們相感相應的伴侶,「知己」因而是個無
本書在介紹元代六大曲家-關漢卿、王德信、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喬吉,依次考訂其生平,以現存雜劇為主,兼考其雜劇總目,介紹每一作者之作品,並分別予以分析和批評。本書二位作者為國內知名的文學博士,學養淵深博雅,治學態度尤稱嚴謹,全書引用資料均經審慎考訂采擇,而文字生動活潑,淺近通俗,不僅為曲學*價值之參考著作,亦為喜愛中國文學欲領會元曲精妙優美者易讀易懂、不可或缺的好書。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賈氏祖先遺留下的基業,令其子孫過著驕侈無忌、帷薄不修的生活;及至家道中落,當年的紙醉金迷,已如過眼雲煙,不堪回首。《紅樓夢》不只敘述賈府的興衰而已,亦細膩地刻劃出大家庭的生活瑣事。曹雪芹用心用力地在此著墨,你知道其中暗喻了什麼樣的真相嗎? 小說是社會意識的表現,家庭是社會現象的縮影,薩孟武先生以研究社會文化的角度來解讀《紅樓夢》,帶領讀者深入賈府的家庭生活,一步步解開隱藏在《紅樓夢》之中的「荒唐癡」與「辛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