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著《社約論》是西方近代政治哲學經典名著,也是近代民主理論的思想基石之一。本書原為作者更大寫作計畫的一部分,後來僅此部分獨立成書。初稿名為《論社會契約或論共和國的形式》,簡稱《中內瓦手稿》。第二稿,也就是後來的流行本,名為《論社會契約或政治法權的原理》。中文本是依劇流行本及其英譯的中文譯本。 本書主張沒有人有支配其他人的自然權力,暴力並不產生任何權,契約是人與人間合法權力的基礎。全書計分四編,第一編提出社會與權力來自自由平等之人的結社之約,並界定社約、主權體、國家等概念。第二編討論主權的性質以及法律、立法者與人民之關係。第三篇討論政府,各種政體與主權的維持。第四編論公共意志、選舉與政教關係。本書是關心民主政治及其哲學的必讀經典。 本書特色 ★西方近代政治哲學經典
傅柯(Michel Foucault)在1960年代開始了對性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曾先後在克雷蒙-費洪大學(Universit de Clermont-Ferrand)和凡仙大學(Universit de Vincennes )開設講授兩門課程。1964年在克雷蒙-費洪大學開設的課程訂為「性」(La Sexualit )﹐1969年在凡仙大學開設的課程則訂為「性事論述」(Le Discours de la sexualit )。《傅柯關於性事論述的十二堂課》(La sexualit , suivi de Le discours de la sexualit )便是將這二部份的課程內容整理編輯而成。 第一部份的「性」是傅柯於1964年在克雷蒙-費洪大學的普通心理學授課內容,它質疑西方出現問題意識和性的悲劇體驗的條件,以及以它為對象的知識。本課程從反思婦女地位的演變和婚姻法開始,涵蓋從生物學或行為學到精神分析的所有性知識。這份親筆手稿的頁數由傅柯親自編號,共有121頁,收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第78號箱匣內。 第二份
《維摩詰經》產生於西元二、三世紀大乘佛教興起時期,並在大乘佛教中具有極高的地位,著名高僧如鳩摩羅什、僧肇等都曾為此經作過注釋義疏。 《維摩詰經》是一部極具特色的經典,不僅故事性強,引人入勝,同時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其結構宛如一部戲劇,歷經場景轉換而又枝葉蔓生,胡適先生稱其為「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可是一點都不為過。而在主角維摩詰的妙喻下,看似艱奧的佛法,就在問答之中抽絲剝繭,層層深入,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
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輯智略之士所作,於先秦諸子百家之說,兼包並容,是古籍中內容最豐富的一部書。讀之如身入寶藏,上可以知先秦諸子學說的要義,下可以瞭解漢代政治學術的大勢,更顯呂氏春秋在中國思想史上應有其重要的地位。
存在心理學大師羅洛.梅(Rollo May)學術奠基之作 繼弗洛依德之後,最重要的焦慮研究經典 焦慮是我們的良師 人因為既有限又自由,既受限又無限,所以是焦慮的。 自由與有限並存的弔詭情境,使人生而焦慮。 「面對焦慮」一直是人類的生存課題。 在人類祖先發展思考能力,以及運用象徵與工具來拓展保護範圍方面,焦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到了現代,人類的焦慮對象已不再是遠祖時代老虎和乳齒象的獵物,而是受傷的自尊,被自己的族群孤立,或在競爭中受到失利的威脅。焦慮的形式已經改變,但是焦慮經驗依然大體相同。 焦慮無所不在,如果我們能穿透政治、經濟、商業、專業或家庭危機的表層,深入去發掘它們的心理原因,或者試圖去了解當代藝術、詩歌、哲學與宗教的話,我們在每個角落幾乎都會碰到焦慮的問題,並以某種方式與之共
《莊子》內篇為《莊子》一書的精華,最能代表莊子的思想。很多人讀《莊子》都以為莊子是懷疑論者,主張宿命思想和玩世不恭的人生觀。其實那不是莊子的本色,而是讀者們拿莊子的言論為藉口,來掩飾自己行為上的偏差。莊子的思想乃是要我們去發現真我,進而體認萬物的真實存在,這樣便能轉變這個世間為美麗的世外桃源。且看吳怡教授如何探本溯源,帶領讀者洞澈莊子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