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中論》的最佳解讀本,吳汝鈞教授代表作 繼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之後, 漢語世界唯一全面地疏釋龍樹《中論》二十七品頌文 龍樹菩薩的《中論》是大乘佛學的重要經典,以明快和清晰的思考,多方面闡述「空」的義理,將大乘哲學推向高峰,對佛學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從佛學的研究來說,若能夠掌握《中論》的基本思想,就奠定了理解大乘佛學的良好基礎。就哲學與邏輯的訓練來說,《中論》更是一部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哲學著作,對哲學與邏輯思考的訓練助益甚大,因此,無論是佛學研究或哲學訓練,《中論》都是一部極其重要的文獻。 《中論》的梵本是用偈頌體寫成,在鳩摩羅什譯成漢語時,為使譯文精簡及方便背誦,也保留偈頌的形式。但多數偈頌所蘊涵的義理很深奧,精簡的文字對於我們理解《中論》,甚至龍樹的
《儒家致善主義--現代的政治哲學重構》 詳細資料 ISBN:9789620765490 規格:平裝 / 332頁/ 17 x 23 cm /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作者:陳祖為 譯者:周昭德,韓銳,陳永政 出版社:商務 出版日期:2016/06/24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儒家思想自肇始以來,就得面對其政治理想與社會現實之間的鴻溝,並為此深受困擾。當代儒家須探索一種治理良方,要既可保留儒家理想之精神,又能應對當下社會的各種問題。 作者陳祖為指出,迎接這挑戰的zui好方法就是採納自由民主制度,但該制度需由儒家 善 的理念來塑造。作者將自由民主制度,自其原本的哲學基礎分離出來,並按儒家之精神重新規定該制度的角色和功能。如此,儒家思想和自由民主制度的結合便能夠互補長短。 此外,本書亦以這種全新卻不失傳統的政治哲學觀點
《景德傳燈錄》30卷,北宋僧人道原所撰。取《六祖壇經》之「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慧能滅萬年愚」意,故禪家以燈喻禪法,並認為禪法傳承如同燈燈相續而無終絕,因而記載禪法傳承歷史之著作,稱為「傳燈錄」。共收1701人,多賴本書記載,禪宗史上許多師承得以流傳。
《無量壽經》所說的無量壽,即是諸人的自性法身。自性法身,不生不滅,永恆常在,故名無量壽。法藏比丘,即是諸人的始覺。無量壽佛,即是諸人的本覺。始覺歸向本覺,即是法藏歸向自性。《新譯無量壽經》一書,遵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一宗旨,詳細地闡釋了《無量壽經》的深層含義。
我們所知的事物,決定了我們是誰! ? 人類為什麼受知識吸引,同時又被它制約? 不相信真理的年代,求知的欲望如何為我們的心智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求索知識對人類存在的重要意義,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 史蒂芬.康纳 啟迪思想之作── ? 徘徊在全知與無知之間,我們既永遠無法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又因知曉這項事實所帶來的屈辱而成為人類。 所謂的知識,必定讓我們明白自己對某些事物一無所知。 ? 從過去到現在,許多人都曾思考過知識的力量及其局限之處,但很少有人想過「知識」這個概念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史蒂芬 康納的《知識的癲狂》,探究人類心智如何受知識的吸引與制約,以及知識所引發的欲望、幻想、夢境與恐懼。這本書深入討論了人類的求知意志、對知識的迷戀與熱愛,以及情緒、求知渴望與知識之間
《性命圭旨》是成書於明代中期一部論述道教內丹學的經典。藉由以圖配文,闡述內丹修練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因為它圖文並茂、形象直觀,有助於人們進一步了解玄奧難懂的內丹學義理,在普及道教內丹學上有很大的貢獻。 本書參照多種《性命圭旨》版本,仔細排比優劣,並詳加校訂、注譯和說明,是您參研內丹學的不二選擇。
《碧巖集》的編著者 圜悟克勤,緊密聯繫禪宗的基本理論,把公案、頌古和佛教經論結合起來,以雪竇重顯《頌古百則》所闡述一百則禪宗公案為基礎,透過「示眾」、「公案本則」、「公案評唱」、「雪竇重顯的頌古」、「頌古評唱」五部分,深入淺出的介紹了每則公案的機鋒所在。此書不但創立了解釋公案和頌古的新體裁,也影響了禪門研論文字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