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存在,所以我快樂! 且看萌萌的生物們演出一幕幕「不能沒有你」的精采劇碼! 樹懶說:我的身體就是小型行動農場,隨時都能吃自己! 螞蟻說:為了吃美味的糖,我們還經營蚜蟲甜甜牧場! 公鮟鱇魚說:親愛的,我願與你(母鮟鱇魚)融為一體! 黃腰酋長鳥說:我敢跟凶猛的黃蜂當鄰居,你敢嗎? 犀牛說:我以為牛椋鳥會幫我吃蟲蟲,沒想到牠也是個吸血鬼 摯友、敵友、不勞而獲者、惡霸、模仿者、食客、隊友、室友、操縱者、冷面殺手 我們習慣了各式各樣的人物與人際互動,但這種關係其實也存在於自然界的各種生物之間!像是狼蛛與青蛙彼此相依共處一室,棘鱸與鰻魚一起合作打獵,花螨把蜂鳥當成通勤巴士往來花朵之間,紅蟹蜘蛛守在豬籠草旁等著白吃白喝 透過本書幽默逗趣的視
這是一部闡釋《管子》思想的著作。全書扼要地論述了管仲的生平與業績,闡述了管仲與《管子》的關係,並從哲學、倫理、教育、政治、經濟、軍事、自然科學等七個方面,高度評價了《管子》的思想建樹,且選譯了「管子名言」,附錄了〈管仲傳略〉。內容全面,闡釋簡明,述評結合,深入淺出,對於有興趣瞭解管仲與《管子》的莘莘學子,以及有志於《管子》研究的學著,本書都是一本可供參考的讀物。
中國古代遊俠是如何產生的?他們何以有卿相之俠與布衣閭巷之俠,甚至義俠、武俠、豪俠、輕俠、盜俠之分?他們所體現的社會意義是什麼?本書用不同角度對遊俠的起源、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進行了勾勒,並透過對遊俠的社會交往、衣食來源、飲酒縱情、仗義行俠等日常生活及社會活動,描摹出古代遊俠的基本面貌及生活狀態,揭示遊俠階層最終湮滅而俠義精神得以弘揚的社會及文化根源。
古代家庭是何時、如何起始的,至今還是個謎。到底是有了人類社會就有家庭,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才產生家庭,眾說紛紜。據此,本書從縱向上概略地探討中國家庭的起源,和小家庭如何從宗族中游離出來,形成傳統的家庭制度,以及秦漢至唐、宋至明清,家庭制度的演化及衰變。從橫向上綜述中國古代家庭生活的幾個主要層面:以家長制為特徵的家庭結構、以共財均分為特徵的經濟生活、以禮法嚴謹為特徵的家風取向以及狹隘的對外交往、緊密的家庭、宗族與國家的聯繫等。
我國自唐至宋,無論在政治、社會上皆有很大轉變,而介於唐宋間之五代,雖僅五十餘年,但扮演著過渡與轉變時期的重要角色,深值吾人重視。 五代雖僅五十餘年,然現存史料甚為豐富,尤以五代史料之根源──《五代實錄》更屬難能可貴。 本書即對《五代實錄》及宋初重要五代史籍如《冊府元龜》及《太平御覽》徵引五代史料者,《薛史》、《歐史》、《五代會要》、《北夢瑣言》等書作較深入研究,並探討諸書與《五代實錄》之關係,以期對五代史源有更正確認識。 卷末附錄<五代史著作與資料備忘繫年表>,有助於從事五代史研究之查考。
中國古代兵制是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兵制作為國家組織、管理、發展和儲備軍事力量的工具,是國家的基本制度之一,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個標誌。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古代兵制由簡單到複雜,由幼稚到成熟,從一個側面表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 本書按軍事領導體制、軍隊編制體制和兵役制度的區分,對上起夏商、下迄清代前期的整個中國古代兵制進行簡明扼要的介紹和客觀的評價,使讀者對中國古代兵制的概貌有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本書可謂《近思錄通解》之入門手冊、閱讀導覽。 筆者撰述《近思錄通解》的目的,是要協助讀者跨越與傳統文化斷裂的鴻溝,讓現代人可以花最少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困難,從《近思錄》一書汲取先聖先賢的智慧,並接受他們高貴品德的薰聒。本書堅決避免掉進繁瑣的訓詁、考據的泥淖,不以注或譯為主,而以解或通為要。希望能以最淺白易懂的文字,即使不對照原文,也能讓讀者掌握到《近思錄》的精髓,進而對自己的進德修業、立身處世有所裨益。筆者撰述本書的願望,是要讀者能得魚忘筌,最後自己直接閱讀原文 本書特色 ★《近思錄》乃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推薦「國學必讀」七部書之一,重要性可見一斑!
鄭和自永樂三年的初次航海,到宣德八年的返回京城,其間28年,動用將士卒27000餘人,多齎金帛,造大舶數十艘,先後七次奉使凡三十餘國,擒捉判王三人,此即俗稱「三保太監下西洋」。 本書即係記錄鄭和通使西洋(印度洋)的經過,可說是十五世紀初年,中國人的偉大海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