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為中國哲學之精華所在,各家均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各有建樹。本書所收各篇,文字清晰,思理整然,辨析異同,每多創見,確能使讀者深刻認識各家獨特之精神面貌,出版後廣受學界好評。此次增訂再版,特加入〈荀子言「心可以知道」釋疑〉及〈檢討儒法的價值觀〉二文,以饗讀者。欲認識、研究先秦諸子思想者切不可失諸交臂。 作者简介: 廣東南海人。民國十九年生。香港新亞書院哲學系畢業,新亞研究所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碩士。曾任新亞研究所研究員及兼任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後旅居加拿大。現任教於香港法住文化書院。著有《剛健的人生》、《先秦諸子論叢》等,並曾參予《唐君毅全集》之編輯工作。
佛國記》是東晉高僧法顯記述其西行天竺求取佛經的經歷與所思所感。書中不僅包含法顯西行艱難歷程的描述,也詳細記錄了五世紀初中亞、南亞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政治、宗教、風俗習慣、經濟和地理情況,更突顯許多不惜身命、弘法利生的菩薩精神。千百年來,《佛國記》作為佛教史籍不僅鼓舞、堅定了後人的佛教信仰,更為可貴的是,它對歷史事件和自己所見所聞的忠實記錄,早已成為後人研究這一段歷史和地理的寶貴資料。
★日本年度話題書!狂銷26萬本 ★一出版即蟬聯數月Amazon.jp「商業類」暢銷榜第1名 ★首創以「腦科學知識」來實證正念對經營的影響 ★Google、Facebook、思科、巴塔哥尼亞、安泰等企業已積*引進 工作時總是日理萬機的人, 有些疲勞是無法消失的。 不論怎麼休息,睡得再多,為何還是覺得很倦怠? 因為累的不是身體,是大腦。 大腦的疲勞和身體的疲勞具有根本性的差異, 即使發呆,大腦仍然怠速運轉, 光是這樣就能消耗掉60?9?180%的大腦能量, 使得大腦的疲勞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累積。 一旦慢性化持續下去,各方面的表現將越來越差, 甚至會導致憂鬱等心理疾病。 一流的人為何總是精神奕奕,不會疲累? 具科學正確性的「大腦療癒法」 壓力,往往來自於對過去的檢討, 以及憂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無限迴路
關於蒙田,人們以為可說的都已說盡:他是懷疑論者,他向自己發問而又不作回答,甚至拒絕承認自己一無所知,而只是堅持那句「我知道什麼」的名言。於是,對一個真理的否定,揭示出一個新的真理。
研究中國學術思想,胡適此本著述,直接點出中國先秦思想的經緯。他首先採用了西方近代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為先秦思想注入更精闢獨絕的分析。蔡元培更以「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統的研究」,稱此書為有別於他種,是「第一部新的哲學史」。
一個人生活的體驗愈多,愈能欣賞莊子思想視野寬廣、 精神空間開闊及其對人生的審美意境 莊子的哲學一方面肯定大自然的完美性,同時也肯定人類的尊嚴性,其最高境界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不但表現出民胞物與的胸懷,且呈現著藝術精神的和諧觀照,而以譬喻和寓言來表達其思想,深入淺出! 讀莊子的書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在他的眼底裏,世俗的人就如一窩吱吱喳喳、跳躍不定的小麻雀;文人學士則有如爭吵不休的猴子。看他書中大鵬小鳥的比喻,河伯海若的對話,以及井底蝦蟆的設喻,你會覺得他簡直是千古一傲人──在人類歷史的時空中,孤鴻遠影,「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內容簡介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天當中*重要的一餐,就是早餐了。不僅滿足口腹之欲,還是一日美好的開端。 早餐可簡單、可複雜、可華麗、可樸實,端視享用之人的喜好與需求。多數饕客在乎的是早餐好不好吃、去哪裡買、怎麼做?意在滿足填飽肚腹的物質需求,但你可曾想過,今日我們桌上的一份早餐,是積累了百年、來自各國的文化精華。 早餐其實顛覆了飲食史,擁有開創嶄新世界的力量,在短短幾百年間橫掃了歐亞大陸,成為許多人一早的精
本書所輯,為糜教授三十年來有關印度文化之重要論文。佛教傳入中國,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對我國影響至深且鉅。印度文化實即宗教文化,然而卻不能以吾人所熟知的佛教來代表。在人物方面,本書有佛祖釋迦、聖雄甘地、詩哲泰戈爾等的評論;在典籍方面,本書對印度三大聖典、兩大史詩、印度文學的代表作等,均有詳明的闡述,深富啟發性。糜教授治學的長處,在於能認清重點,作簡要的敘述,而再加以分析與發揮,於本書可見其一端。
劉向所編撰的《列女傳》目的在作為帝王后妃與外戚的借鑑,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著作,也可視為是一部古代婦女史。所選婦女從遠古到西漢,歷史跨度長;有后妃、夫人和民女,人物眾多,具有哲學、史學、文學和文獻價值。在一則則的歷史故事中,往往包含有積極意義,既反映出民主色彩的婦女觀,也凸顯出它在思想上的貢獻。本書「導讀」對其人其書有詳盡的討論,各卷章旨說明簡要,注譯明白曉暢,是今人研讀《列女傳》的*選擇。
本書按時代順序闡述量衡的起源、產生和發展的各個階段,以文獻和實物資料相印證,介紹中國古代度量衡的概況,度量衡單位和單位量值的確立、沿襲和改進,管理制度和標準器具的製作等;並進一步分析歷代量制、量值的演變,以及度量衡與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各方面的關係,反映中國古代度量衡科學技術成就對後世的影響,以及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孔子學說探微」乃作者多年來研讀論語,心有所得,陸續為文,至今稍加修訂、編輯而成的論文集。書中分內外篇,內篇以論述孔子思想的結構、內容為主,前五章均發表於國內哲學學術期刊中,諸文探賾索隱,於孔子思想的基 本取向、體系結構、關鍵概念等,有極嚴謹而深入的研究,並抉發孔子思想原具有雙重性:即時代的對治性與超時代的理想性,提供後學者正確理解孔學的新方向。外篇以論語中某些章向詮釋及顏子生卒年問題之辨正為主,這些雖 非針對孔子思想作研究,卻與儒學相干,故列為外篇,其中第一、四章具見作者解決問題的功力及貢獻。本書乃作者研究儒學第一階段的作品,其中具有個人獨特領悟的新見解,可作為有心研究孔學者的參考。
度量衡乃實用之器,非若算數之學,憑之籍載可以無誤,音律之學,證以聲韻亦可強求者比;必須有實物以為佐證。中國度量衡制度發生於黃帝,下及三代增損其量,以為實用,此制度成備之前期。至漢世命黃鐘為度衡之根本標準,取鉅黍為度量衡之參驗校證,至是度量衡制度始為初步之完成。
◎進入室內要脫鞋,我穿絲襪怎麼辦?日本人什麼場合都會送禮、都要鞠躬嗎? ◎如何優雅的吃烤魚、蝦、墨魚?可別扒筷、夾筷、淚筷 還沒開動就失禮。 ◎去神社的參拜禮儀:洗手、漱口、過鳥居、搖鈴,你真的做對了嗎? ◎住民宿比住飯店沒拘束?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什麼行為會一秒惹怒眾人? 以上這些都是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本書作者小笠原敬承斎是小笠原流禮法第33代接班人, 在室町時代,小笠原為日本天皇指定的禮儀宗家, 她將告訴你,日本人口中的「盛情款待」,跟你以為的,哪裡不一樣。 ◎日本人的交際應酬: ?6?4日本人多禮所以不停鞠躬?錯: 小笠原流禮法告訴我們 :「行禮不過三」, 打一次招呼鞠躬無數次,反而讓鞠躬變得輕率無意義。 ?6?4送禮必附「熨斗」,奠儀
自北宋理學之興,初期由周、邵、張開宗立說,迄於二程。二程先生自幼受學於濂溪,及長皆以昌明儒學為己任。世居洛陽、家學淵源;與郡康節比鄰而居,通家往來;與張橫渠為姻表叔侄,時相過從。遂能汲其源而沿其流,識於微而成其大;理學至二程先生,乃發揚顯盛,蔚然成風。二先生之施教,特重口語指點,當機接引;直截簡易,頗類禪門。在生活切近處體悟,於人格輝映處印證;由靜中體會,在事上磨鍊。是以程門教法,天機洋溢,活潑明要,易知易從。復以大程子溫良和粹,小程子莊重清肅,相輔為教,相得益彰,遂使青年學子,翕然歸嚮。本書即據嚴正之哲學觀點,述源流,明宗趣,正道本,辨同異,冀以就正於社會同道賢君子,默契要妙,相與會心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