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說:觀察內心深處是瞭解人心的步;而皮亞傑認為:心智活動是人類行為的基礎,到底心是什麼?我們為何會感受到愛情的澎湃,失敗的痛苦、重生的喜悅?究竟心理藏著什麼祕密,以「心」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帶你一窺堂奧。 自古以來,關於「人」的探究從未停歇,遠至希臘時期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斯多德到近代的佛洛依德、皮亞傑,解開「心」的祕密至今仍在進行。進入心理學的世界,你會發現,除了算命、心理輔導外,其實這裡有更寬廣豐富、精彩有趣的知識。 本書共分為十個篇章,以平易近人的文字,配合簡單易懂的圖解,說明什麼是
不動一刀一針,層層揭開犯罪者幽微的血腥世界 「羅斯多夫開膛手」――安德列.奇卡提羅 「密爾瓦基食人魔」――傑佛瑞.達瑪 「杜塞多夫吸血鬼」――彼得.柯爾頓庫登 「波士頓勒人魔」――雅柏特.德薩佛 「大學炸彈客」――泰德.卡克辛斯基 「女學生殺手」――愛德蒙.坎柏 「鐵路開膛手」――法蘭西斯.達非 「約克郡開膛手」――彼得.薩特克里夫 犯罪類型這種東西真的存在嗎?我們是不是在罪犯出生時,就可以預見未來他將會犯罪?或者他們是受到環境影響?幾個世紀以來,醫師、心理學家、犯罪學家不斷思考這些問題,但沒有人有肯定的答案。十九世紀,義大利醫師凱薩?倫柏羅索(Cesare Lombroso)提出透過生理特徵確認犯罪類型。犯罪心理學家否認這種先天決定論,致力建構出一個生理和心理的犯罪剖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