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大大改变了我们对于空间、时间和物质以及我们自己在宇宙中的存在等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对许多诸如事物的本质、宇宙如何起源等一些重大问题做出了解答。它动摇了我们关于牛顿宇宙和宿命论的观念,并提出了有关平行宇宙、时间旅行和万物起源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目睹了物理学家追求统一理论的令人惊叹的努力。有了这样一个理论,众多物体、所有粒子的类型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都可由之推得。本书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发现以及做出这些发现的人们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讲述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们的工作展开的。 该书生动地介绍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主要脉络,旨在激起中学高年级学生、大学生和教师们的兴趣,它也会引起对科学真正有兴趣的广大普通读者的注意。书中也放入了必不可少的数学细节,但对它们的解释和处理颇具
物理学是真正的汪洋大海。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涉足。从幼儿启蒙读物,小学自然常识,到初中、高中物理课程,物理学滋养哺育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本来面目有了逐渐深入的认识,更点燃了多少睁大惊奇双眼又满怀渴 望的少年心中求知的明灯。100个问题,对于博大精深的物理学海洋,只能是点点滴滴。本书在编写时,尽量使读者既有远观,大致鸟瞰物理学全貌;又加细看,从伽利略、牛顿到爱因斯坦,直至最新诺贝尔物理学奖项;从粒子物理的极细微世界到宇宙物理的极浩渺天穹;从本学科纯粹的理论思辩到与现代高新科技的渗透结合。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是迄今最为经典、最为成功的物理学,也可以作为(高级的)科普读物。本书自50年前出版以来,好评不断。多次重新修订。2010年,编者根据50年来世界各国在阅读和使用本书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对全书的错误进行了全面订正,这就是新千年版的由来。本书正是根据新千年版翻译的,除了与原著保持一致,在中译文字上也做了修正,使之阅读起来更为流畅。本书为《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3卷,主要阐述费恩曼获得诺贝尔奖的领域——量子力学,是全书特色的部分。
本书为“中国科技馆科学新视野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内容包括贯通天地的次风暴,点燃自然之火和理性之光,开启新时代的现代物理学革命等。书中回顾了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玻尔、居里夫人等划时代伟人的科学成就和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旨在从中汲取可贵的启示与经验,以对我们把握科学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一位名叫简?亨德里克?舍恩的物理神童谎称自己发现了一种由塑料制成的新型超导体,还声称自己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找到了一种可以将碳基晶体研制成计算机芯片中的开关器件——晶体管的方法。然而,在其他的物理研究者试图重现舍恩的实验无果而返之后,整个科学界才明白他的研究竟是一场骗局。这期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物理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会支持舍恩的理论?是什么机制促使的科学杂志登载舍恩的论文,并配以大量的相关新闻报道?是什么动机驱使这样一名大家眼中性情温和、为人谦逊、乐于助人的年轻人编造出一连串的欺世谎言?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的前《新科学家》杂志编辑尤吉尼?瑞驰决定去一探究竟:科研诚信在富有活力的理论物理学界到底遭遇了怎样的扭曲……
本书共十一篇文章,作者都是各方面的专家,讲物理学对其他科学(如化学、生命科学、地学、经济学)的影响;写物理学与技术(如医学、材料科学、核武器、信息产业)的关系;以历史的大视野看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用物理学的原理剖析中华古文物瑰宝里的奥秘。
《上海交大百年物理》是关于上海交大物理系近一百零六年来发展记录的史料,全书分为百年历程、往事写实、师生抒怀、人物春秋几个部分,记述了交大物理系完整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过去的20年间,宇宙学从一门猜想性的纯理论学科发展为十分活跃的理论,并给我们提供了测试高能物理学新的契机。宇宙学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广义相对论、宇宙暴胀假设的结合体,能够成功地解释很多宇宙观测现象,与此同时,很多观测结果必须要有新的物理模型来描述。《21世纪复旦研究生教学用书粒子宇宙学导论:宇宙学标准模型及其未解之谜》介绍粒子宇宙学的基本概念,涵盖大爆炸模型研究的主要方面(宇宙膨胀历史、大爆炸核合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大尺度结构),以及对新物理的思考(暴胀、重子产生、暗物质、暗能量)。《21世纪复旦研究生教学用书粒子宇宙学导论:宇宙学标准模型及其未解之谜》还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新物理发展。例如,使用如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和普朗克卫星等实验来测量宇宙学参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
《场的量子理论》介绍理论物理的重要领域——场的量子理论,在前三章详细讨论了场的量子化问题,具体地介绍了自由电磁场、介子场和电子场的量子理论,接着导出由相互作用拉氏函数表示的碰撞矩阵,在第四、第五两章应用这个矩阵来计算和讨论各种基本粒子的碰撞和衰变问题,在强相互作用部分着重介绍了塔姆一唐可夫型的近似,在一章介绍了重正化理论。《场的量子理论》较详细地讨论了对电磁场的标量场和纵场的各种处理方式,在处理碰撞矩阵和重正化问题中采用了较新的观点,本书可作综合性大学基本粒子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理论物理研究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全书包括基础物理学名词和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词,基本上覆盖了物理学的各个领域。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着重对近20-30年各科出现的基本词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慎重定名,为自然科学名词规范统一作了认真细致的工作。全书公布基本词约8264条,均系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使用的规范词。为了读者使用方便,书后列有词条的英汉、汉英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