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它是一个有趣的点子。1985年9月,它是一个用黏胶带粘起来的纸球,是6天激烈的科学讨论和一个灵感的结果。5年后,它终于成为现实:一个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完美对称的足球状分子,名叫巴克明斯特富勒烯。这个新的分子是碳 家族 除金刚石和石墨外的新成员,它的发现刷新了我们对这一为熟悉元素的认识。它宣告诞生一种新的化学、一系列新的高温超导体和一些全新的 大碳结构 建筑设计概念。1996 年,本书主人公克罗托、斯莫利和柯尔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人类为何至今才发现碳的这种新形态?太空中有富勒烯吗?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超导、纳米领域的卓越性能是否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这一连串耐人寻味的问题,尽在这部颇有戏剧性的富勒烯的意外发现 史话 之中。本书十分真切地讲述了科学发现如何得来、科学创新如何作出。文字通俗而富含哲理,
本书是一位向导,将带领读者周游化学元素世界。书中主要内容包括神奇的元素周期表、第1号元素氢的故事、碱金属的故事、碱土金属的故事、“硼友们”的故事、神奇的“碳家族”、氮和它的“兄弟们”、伟大的“氧家族”、个性鲜明的卤族元素、常见的金属元素、神奇的稀土金属、宇宙特物锕系金属、奇妙的惰性气体、元素杂谈,共14章。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审美性于一体,书中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和精美的图片巧妙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本书主要介绍天然植物中有毒生物碱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上篇:植物中有毒生物碱的分类及其质谱特征。包括各类生物碱的结构与分布、理化性质与中毒症状,常见生物碱的质谱特征及其质谱碎裂机理。 下篇:有毒生物碱中毒应急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作者团队建立的生物体液、食品、中药汤剂、化妆品等各类检材中有毒生物碱的快速定性定量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本书可供从事生物碱类研究工作的科研技术人员、从事中毒事故应急检测和救治的人员阅读与参考,为生物碱中毒事故的分析鉴定和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指导,为制定救援方案、采取处置措施提供技术资料。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碳的纳米形态及其应用》全面涵盖了碳纳米材料特性及应用的进展,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都是的。为人们勾勒出一个完整系统的纳米碳研究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人们对碳材料认识。作者对当今世界的一些主要的碳纳米材料的研究成果作了归纳总结,包括其制备技术,特性分析和应用前景。取材广泛.重点突出,论述深入浅出,文笔明朗流畅。特别是该书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有机的加工和整理,列出了一系列的表格,对现行的方法、材料、产品、系统等及其相关特性、用途和其他信息进行归纳或比较。该书不仅为专业从事碳纳米材料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和系统的研究信息和基础资料,也为一般读者认识碳纳米材料提供了广泛和必要的基础知识。
本书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参照,从化学与社会入手,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对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逐步讲述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反映了的化学观点和化学成就以及化学在当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全书特别强调化学的实践活动,介绍了很多容易操作的基础化学实验新技术和利用身边的材料制做化学仪器的方法,有利于读者动手尝试。书中的“知识链接”,将化学基本原理与应用进展和热点话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本书在化学知识、实验技术和表达方式方面均融入了编者对化学和基础化学教育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构成本书的特色或特有内容。结合编者心得和实例,本书将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全书。本书主要作为小学高年级至中学九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供中学化学教师和师范类
本书内容既包括经典的配位化学,又包括广义的配位化学。全书共分12章,前7章是配位化学基本性质和应用,包括配合物的成键理论、热力学、动力学、光化学、磁化学等。后5章为经典配位化学发展,包括有机金属配合物、超分子配合物、有机金属骨架(MOF)等新型配合物在生命科学、绿色化学、分子器件、信息科学中的应用及其生长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旨在使读者有坚实的配位化学基础和全面的配位化学知识,还能更上一层楼,有所创新。 该书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及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本书从化学名称的由来、化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贡献等方方面面阐述了化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化学学科的价值。作者将讲道理和摆事实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例子从化学角度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其正误,使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将之应用于实践。全书文字流畅,通俗易懂。
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其中偶联反应是构建C-C键、C-X键的方法之一。目前,偶联反应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Csp2(芳基和烯基)卤化物作为亲电试剂,而烷基卤代物(Csp3)作为一类重要的亲电试剂却很少用于偶联反应。本论文首先综述了偶联反应的发展概况,并重点介绍了烷基卤代物参与的偶联反应发展现状。研究工作针对活泼烷基卤代物开展Pd或Ni催化的偶联反应。实现了一系列新颖的交叉偶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