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是现代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新兴领域。它的诞生不仅开拓了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视野,也为更好地使用多学科手段解决诸如人类健康等社会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力发展化学生物学,不仅是基础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赶超世界尖端科学技术所必须重视的战略方向。作为介绍这一重要新兴领域的基础教科书,本书希望能够更好、更早地把现代科学前沿介绍给大学生,促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主导国家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十五章,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各方面基本概念、知识、技术和应用,包括化学生物学的分子基础、化学生物学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化学生物学的应用和延展。强调化学生物学的系统知识和学科全貌,同时兼顾学科发展趋势和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放射化学专业与核化工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核物理导论、辐射防护、辐射测量及放射化学四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15章:1. 绪论,2.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2. 放射性, 4.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 辐射防护,6. 辐射的探测,7. 原子核反应,8. 粒子加速器和核反应堆,9. 放射化学分离方法,10. 放射性元素化学,11. 核燃料化学,12. 热原子化学,13. 核分析技术,14.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15. 核药物化学。本书亦可供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应用的生物、医学、核农学的研究生参考。
《化学与社会》(原著第8版)是美国化学会倾力打造,内容更新及时,新颖、前沿又通俗易懂。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围绕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讨论了其中的化学基本知识及化学所发挥的作用。对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水资源、酸雨、能源等问题,指出了其形成的根源及解决途径;对于目前大家都关注的能源问题,介绍了新能源,如核能、氢能、太阳能、电池等;对于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塑料、药物、食物、营养、基因等,介绍了一些基础化学知识,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并对其潜在性和危险性做出合理的评判。 本书可作为非化学专业的大学普通化学教材,其主要读者对象为高中生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还可以作为对化学感兴趣的人群的科学普及读物。
本书主要介绍量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全书共8章,具体内容包括数学预备知识,量子力学导论,Hartree-Fock方程及自洽场计算,单电子和双电子积分计算,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微扰理论,耦合簇理论和约化密度矩阵理论。
本书系2006年出版的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化学家乔治A.奥拉先生主创的《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的修订版。 书中论述了各种燃料与能源的相互依存关系,指出了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可利用程度,讨论了各种可再生能源与原子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望,介绍了“氢经济”及其重大局限性,从而引出“甲醇经济”,特别是对利用工业排放及自然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及二甲醚提出了高瞻远瞩的观点。 这是一本前瞻性的、激发人们探索欲望的著作,可供能源、石油及天然气化工、化学、煤化工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编著《茶叶化学》是陈椽教授生前未能实现的心愿。他在创建 制茶学 、 茶树栽培学 、 茶叶检验学 、 茶史学 和 茶叶经济学 等五个独立茶叶学科后,一直在潜心积累资料,准备编著这本书。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技事业突飞猛进,茶叶化学研究和实践亦发展很快,高新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陈先生认为极需总结和提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以利于进一步指导茶叶生产和科研,必须尽快编著出版这本教材。但是,在他步入九十高龄之后,感到年事已高,体力和精力有限,于是,他老人家把这一重任委托给编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用化学》共二十二章,包括溶液和胶体、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分光光度法、有机化合物概述、链烃、环烃、立体异构、醇酚醚、醛酮、羧酸及羧酸衍生物、胺和酰胺、取代羧酸、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脂类、糖类、蛋白质和核酸。
化学工业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纵观整个化学工业,人类已经认识到它虽能向我们提供所需的产品,但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均要求现有的化学合成与工业化过程清洁化和绿色化,于是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应运而生。 绿色化学和清洁生产工艺的实施是防治污染的基础和重要工具。绿色和清洁应该成为今后化学发展的特征之一。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是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改革,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由过去的单一末端治理转向以清洁生产及综合利用为主的预防治理,这样不但可减少污染的产生,也可减少污染治理的费用,因此,绿色化学和清洁生产的发展可促进新的工业革命。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工程技术及管理科学各专业(除化工、材料、生物医学类)化学基础课编写的教材。其特点是取材精练,突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成果。 全书共11章,包括化学反应基本规律,溶液中单相和多相平衡,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化学与材料,非化工类生产中的化学知识,化学与环保,能源与化学。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消防,化学与日常生活,化学商品知识与营销。前4章属于化学原理部分,是本书的基础,后7章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既重大又贴近我们的属于现代社会文明的几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即有专业性,又有科普性。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自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和营销人员参考。
运用比较学思想可以产生许多新认识、新方法、新规律,可以形成许多边缘交叉新学科,比较学思想已在科学研究实践中逐渐显示出空前强大的生命力。 比较可以生奇谋,比较可以出良策。本书基本方法主要是运用比较学和比较化学思想中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分子的构效关系研究,简要构筑从量子化学通向物理有机化学或分子药学的桥梁,主要介绍作者及其合作者近几年来运用比较化学思想方法在物理有机化学和药物分子设计领域所取得的部分新结果。 本书可供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化工医药及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科教工作者参考,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大学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国内本尝试将“火灾化学”划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并系统探讨和总结其涵盖内容的图书。火灾化学内涵丰富、外延扩展性和融合性强,整个体系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 全书共九章,分为两大部分。部分(章至第二章)为火灾化学基础理论,主要叙述火灾化学这个学科体系的来由、发展、基本范畴、内涵、外延;火灾化学的研究任务、内容、方法及应用;火灾化学的理论基础,即热解、燃烧、爆炸、火灾的本质特征及以上环节间的本质联系。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九章)为广义火灾化学包含的各方面内容,包括材料的防火(阻燃和耐火)原理、相关技术、应用和*进展;火灾探测和灭火的基本化学原理;火灾的各种产物及其毒性和致毒机理;材料的火灾安全性或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工业生产中火灾和爆炸等化学事故的致因及其防治;火灾调查中采用
本教材突破传统教学内容和体系,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知识整合成适用于医药类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并为药品营销专业设置了有机化学教学内容。 在章节编排上将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四大滴定分析融入四大化学平衡中;元素化学部分只介绍了*代表性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上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精简复杂公式和繁琐计算的推导,删除了过深的理论分析和阐述。在编写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每章后设置了相关的实验内容,充分体现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一体化。 本书内容精炼,层次分明,适用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医药、药品营销及相关技术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技术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是作者在讲授“应用电化学”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旨在既能反映应用电化学学科全貌,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在阐明电化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讨论电化学原理在各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反映出应用电化学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和实用性。《BR》全书共分为八章:电化学理论基础;电催化过程;化学电源;金属的表面精饰;无机物的电解工业;有机物的电解合成;电化学传感器和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书中还列有重要参考文献和习题,以便于读者自学。
黄艺、倪师军、张成江编著的《表生环境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共分为六章,首先介绍表生环境中钒和镉的地球化学研究现状,然后对本书涉及的研究区进行概述,接着以攀枝花地区为例,研究该区土壤中钒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本书还以成都市典型土壤为代表,分别介绍在复合环境因子作用下,不同类型土壤中镉的吸附一解吸行为,后介绍应用热力学的方法和原理,对常温下含镉体系的相关系开展的实验研究,并探讨体系中镉的溶解度。 《表生环境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适合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地球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本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教材。 本书在阐明电化学基本原理基础上,系统地讨论电化学原理在各个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涉及环境科学、能量科学、生物学、信息科学与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的电化学信息,反映出应用电化学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实用性。本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至第五章)为基础篇,主要阐述电解质溶液、电化学热力学、电极/电解质溶液界面的基本性质、电极过程及若干重要电极过程的反应机理与电催化过程等有关基础理论;第二部分(第六至第十一章)为应用篇,包括化学电源、电化学传感器、无机化学品及材料的电解制备、有机电合成、生物电化学及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领域中应用;第三部分(第十二、十三章)为技术篇,主要介绍电化学测试方法及应用电化学实验。 本书主要供高等学校化学、
《工程化学(第2版)》主要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基础、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材料与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等内容,全书章节安排紧凑、合理、时代信息强、立足应用型院校定位,能够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运用。本书主要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基础、氧化还原与电化学、材料与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等内容,全书章节安排紧凑、合理、时代信息强、立足应用型院校定位,能够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及本课程的教学特点,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运用。
《普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系列规划教材 水环境化学》一书针对水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作了较全面的阐述,注重原理和概念表达的严谨性,所用资料新颖。全书包括绪论,天然水体系的组成与性质,水体污染,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水中营养物质的迁移转化,水中污染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和水环境修复化学共九章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的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其他高校在化学实验改革方面的经验所编写的。该教材经多次修改,实验内容更加丰富、完善。书中所选的实验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本教材包括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水质稳定剂、日用化学品以及医药中间体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实验操作中,既有合成制造技术,又有分析测试技能,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在实验原理中,有目的地介绍了一些产品生产工艺方面的内容,以期帮助学生受到工程科学素质的熏陶与训练;在思考题中,既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讨论的提问,又有对多种方法思路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提问及对与课程有关的*科技成果动态的提问;在附录中,介绍了一些产品目前所执行的质量标准,方便学生查找,使产品与质
当我们面对着高速发展的社会时,难免会困惑,在一个连呼吸都困难的大都市里这样的进步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总是会幻想青山绿水的世外桃源,总是希望抬头看见的是满天繁星,但是现实又来不及我们去思考,在匆忙的生活中我们与这个世界一同迷失了方向。 《环境化学》这本书就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了解到环境问题背后的真正元凶,让我们开始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作出反省。这本书的语言并不深奥,即使你并不是学习化学专业的人也可以读懂。但其中蕴藏的深刻道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呢? 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终能在环境与发展的道路上找到我们应走的方向,也希望我们的世界天空更蓝、河水更清、风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