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是现代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的新兴领域。它的诞生不仅开拓了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视野,也为更好地使用多学科手段解决诸如人类健康等社会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力发展化学生物学,不仅是基础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赶超世界尖端科学技术所必须重视的战略方向。作为介绍这一重要新兴领域的基础教科书,本书希望能够更好、更早地把现代科学前沿介绍给大学生,促使他们迅速成长为主导国家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十五章,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各方面基本概念、知识、技术和应用,包括化学生物学的分子基础、化学生物学的概念和技术,以及化学生物学的应用和延展。强调化学生物学的系统知识和学科全貌,同时兼顾学科发展趋势和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放射化学专业与核化工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核物理导论、辐射防护、辐射测量及放射化学四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分15章:1. 绪论,2.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2. 放射性, 4.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5. 辐射防护,6. 辐射的探测,7. 原子核反应,8. 粒子加速器和核反应堆,9. 放射化学分离方法,10. 放射性元素化学,11. 核燃料化学,12. 热原子化学,13. 核分析技术,14.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15. 核药物化学。本书亦可供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核技术应用的生物、医学、核农学的研究生参考。
本书由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联合编著。系统介绍了配位化学的形成与发展,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学中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反应性能与反应动力学,与生命过程相关的配位化学,以及配位化学在新材料、新领域方面的前沿进展。兼顾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与热点的介绍。每章后面都列有参考文献和习题,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与融会贯通。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供从事配位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化学与社会》(原著第8版)是美国化学会倾力打造,内容更新及时,新颖、前沿又通俗易懂。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围绕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讨论了其中的化学基本知识及化学所发挥的作用。对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全球变暖、水资源、酸雨、能源等问题,指出了其形成的根源及解决途径;对于目前大家都关注的能源问题,介绍了新能源,如核能、氢能、太阳能、电池等;对于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塑料、药物、食物、营养、基因等,介绍了一些基础化学知识,让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并对其潜在性和危险性做出合理的评判。 本书可作为非化学专业的大学普通化学教材,其主要读者对象为高中生和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还可以作为对化学感兴趣的人群的科学普及读物。
《选矿概论》系统阐述了选矿过程(选前准备作业、选别作业和选后产品处理作业)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工艺过程,以及设备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范围。内容包括破碎作业及破碎机械、筛分作业及筛分机械、磨矿作业及磨矿机械、分级作业及分级机械、重力选矿、磁电选矿、浮游选矿、化学选矿、拣选及拣选设备、微生物选矿、选后产品处理、选矿厂设计、选矿工艺实践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选矿概论》可作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本书可为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环境等专业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量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全书共8章,具体内容包括数学预备知识,量子力学导论,Hartree-Fock方程及自洽场计算,单电子和双电子积分计算,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微扰理论,耦合簇理论和约化密度矩阵理论。
《环境化学》(第2版)是在*版的基础上,针对*近几年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了补充和修改,内容框架和知识体系保持了上一版的特色,共分为5章。第1章绪论;第2章水环境化学,包括天然水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酸碱化学、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化学、相间作用、水污染、水处理等 ;第3章大气环境化学,包括天然大气的环境特征与化学组成、大气光化学、气溶胶化学、酸沉降化学、平流层化学、大气染污防治应用等;第4章土壤环境化学,包括土壤的形成与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能、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及其修复等;第5章环境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基础、毒理化学基础、污染物的生物积累与生物转化、污染物的化学毒性等。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楚,力求系统完整、简明实用。《环境化学》(第2版)可作为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本书系2006年出版的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化学家乔治A.奥拉先生主创的《跨越油气时代:甲醇经济》的修订版。 书中论述了各种燃料与能源的相互依存关系,指出了人类目前所使用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极限可利用程度,讨论了各种可再生能源与原子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望,介绍了“氢经济”及其重大局限性,从而引出“甲醇经济”,特别是对利用工业排放及自然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及二甲醚提出了高瞻远瞩的观点。 这是一本前瞻性的、激发人们探索欲望的著作,可供能源、石油及天然气化工、化学、煤化工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围绕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分别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内涵、绿色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原则、研究内容以及技术方法等内容。全书以绿色化学产品的形成过程为主线,以绿色化学原理为基础,从有机合成技术的绿色化到绿色原料、溶剂、催化剂的选择到涉及的绿色化学反应,直至后生成绿色化学产品,脉络清晰,集科学性、应用性、先进性于一体,本书着力引入绿色化学研究的*成果,特别注重将*的科研成果引入到教材中。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制药、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农药化学各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农药剂型和助剂。书中叙述了上述各类农药的合成方法、结构与活性、作用机制、代谢过程以及有关有代表性的品种。全书共分六部分:1.总论,2.杀虫剂及其它动物害物防治剂,3.杀菌剂,4.除草剂,5.植物生长调节剂,6.农药剂型与助剂。 本书适合作为大学农药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宜于用做有机化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从事农药研究、生产和应用(植物保护)人员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农药知识,并扩大知识面。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的现状以及的技术和工艺。书中对吸附精制、蒸馏、溶剂处理、絮凝处理、膜处理以及催化再生等技术的原理及操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对油泥的再生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可供从事废润滑油再生的工作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供油品研发和使用人员阅读。
本书系统介绍了目前电化学研究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研究成果,包括电极系统与电极结构、电化学测量基础、稳态测量技术、暂态测量技术、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电化学阻抗谱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电化学噪声技术以及电化学噪声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其中电化学阻抗谱技术与电化学噪声技术是本书的重点,并且添加了作者研究团队在过去10年间的大量研究成果与实例,多数研究实例次出现在专著中。 本书主要供高等学校物理化学(电化学)、分析化学(电分析)、材料学(腐蚀与防护)等方向的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作参考教材使用,也可供上述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参考。
高等食品化学是在本科食品化学课程基础上,主要介绍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酶、矿质元素、次生代谢产物、有害成分及风味化学在结构与性质、功能性质、化学变化和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重点阐述食品中重要的化学反应及其控制和它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货架期的影响。另外,教材更关注课程的专业导引和知识导引作用,每章增加*研究热点、动态、研究进展等方面的介绍。
本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当代空间化学和行星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进展;尤其侧重于元素的起源与丰度、太阳系化学演化、行星化学与地球物理特征、月球化学、宇宙尘以及撞击事件等。该书还从空间化学和行星地质的角度,系统论述和总结了当今行星探测取得的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将对地球科学、行星科学的和天文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有所裨益。 本书可作为地质学、地球化学、天体化学、空间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亦可供从事天体化学、陨石学、月球与行星探测研究和应用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套丛书为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 十二五 规划教材 修订版,该套教材是针对全国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教育教学需求和复合型药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而编写。为了更新知识、优化教材品种,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院校教学,启动了该套教材的修订编写工作,修订后品种为39种,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订:1.对上版教材中不合理的内容框架结构进行适当调整;2.内容(含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学科知识、方法与技术等)上吐故纳新,去除陈旧的知识,补充新的知识; 3.对上版教材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进行纠正修改。
本书是作者在讲授“应用电化学”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旨在既能反映应用电化学学科全貌,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在阐明电化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讨论电化学原理在各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反映出应用电化学学科的综合性、边缘性和实用性。《BR》全书共分为八章:电化学理论基础;电催化过程;化学电源;金属的表面精饰;无机物的电解工业;有机物的电解合成;电化学传感器和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书中还列有重要参考文献和习题,以便于读者自学。
与其他有关稳定同位素方面的书籍相比,该书具有如下特点:(1)将稳定同位素测试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视为重点讲行论述;(2)对与稳定同位素有关的概念与论的来源、发展和意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同时澄清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3)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了宇宙物质、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海水、大气降水、卤水、冰以及相关的各类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李国东、刘伟主编的《环境化学实验技术》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规范,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拿掌开大学滨海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教学现状,参考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生态修复等多种实验经典教材内容编写而成。实验内容包括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对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的效应和风险,并以环境介质为主线,涉及样品采集、处理、现代仪器分析等技术,在保证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引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力求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本书既注重对学生在环境化学各领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环境化学领域的一些新的研究动态和方法,在内容设计上特别注意与本院开设的环境化学实验、生态实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
化学工业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纵观整个化学工业,人类已经认识到它虽能向我们提供所需的产品,但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均要求现有的化学合成与工业化过程清洁化和绿色化,于是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应运而生。 绿色化学和清洁生产工艺的实施是防治污染的基础和重要工具。绿色和清洁应该成为今后化学发展的特征之一。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是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改革,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由过去的单一末端治理转向以清洁生产及综合利用为主的预防治理,这样不但可减少污染的产生,也可减少污染治理的费用,因此,绿色化学和清洁生产的发展可促进新的工业革命。
本套教材以***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关于药剂专业、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充分汲取了近年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果的成果。无论在教材编写形式上,还是教材内容选择上,都拟打破原有学科型教材编写框架,致力打造“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中心,以职业需求为标准”,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创新中职规划教材,以适应当前中职药品类专业教育教学的需求。
本书共4篇16章,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和生态风险,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化学的主要内容和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趋规律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有机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生物标志物和生物风险早期诊断,以及全球关心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灰霾等环境问题,均在有关章节中进行详细介绍。为使化学与环境问题紧密结合,各章还穿插了“案例分析”,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