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周髀算经》是中国早的数理天文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后为唐代国子监算经十书之一。原作者不详,传本众多,本书底本为赵爽注本。 原本仅6200余字,为上下两卷。上卷的部分为 商高定理 。记载了商高创建的积矩推导法和勾股定理。第二部分为 陈子模型 和 七衡图 ,前者以对话方式叙述治学之道以及与周髀说相关的天文学知识,将商高的用矩之道进一步发展成为测望日高的重差术;后者介绍了赵爽在陈子模型的基本假设下创立的 七衡六间 宇宙模型。下卷记载了古代天文和历代周髀说的成就,内容包括盖天天地模型、北极璇玑结构、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和历学历法等。
从漫天星河中,本书精选出十五颗星,涉及恒星、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五种天体类型,包括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太阳、月球,大众耳熟能详的八大行星,归类过程中一波三折的冥王星、谷神星,以及主小行星带里的三颗小行星。 作者用史诗般壮丽的语言,将天文知识与希腊罗马神话结合起来,并配以切题而丰富的天文、绘画、雕塑等图片,带领我们见证恒星的壮阔诞生,探索生命的神奇起源,重归人类童年时期的浪漫神话,也反思人类带给地球的伤害,并憧憬在未来脱离地心引力束缚、在广袤的星空中寻找地外生命的知音
既然没有外星人到地球来,我们要怎么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呢? 剑桥大学动物学家阿里克 克申鲍姆博士利用他对地球上的生命和(适用于全宇宙的)达尔文进化论的专业知识,为我们解释了外星生命可能的样子:这些生物会如何移动、社交和沟通。举例来说,通过观察用电流脉冲来表明社会地位的鱼,我们可以看到其他星球上可能会出现通过电进行的交流沟通。由于要在海床上移动的进化压力,地球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有左右对称的特性;而在其他星球上,那些在半空中或是焦油状质地的环境里进化的生物可能就没有任何对称特质。
本书是《今日天文》第1卷,主要讲述了太阳系相关内容,包括天文学与宇宙、我们的行星系统两大部分。对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同时,本书可作为高校天文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天文通识教育选修课教材。
本书主要讲述了星系和宇宙学相关内容,包括银河系、星系、星系和暗物质、宇宙学、早期宇宙、宇宙中的生命等。对广大天文爱好者来说,本书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同时,本书可作为高校天文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天文通识教育选修课教材。
随着小型天文观测设备的普及和观测条件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天文爱好者的行列中来,将目光对准了绚烂的星空。一本资料翔实、内容全面、编排合理、使用方便的观测手册是天文爱好者的好帮手。 本书由英国资深业余天文学家伊恩 里德帕斯和世界著名星座制图师维尔 蒂里翁联合编写。本书包括三部分:*部分首先给出了北半球和南半球全年12个月的详细星图,然后详细介绍了全天88个星座,其中包括主要星体的特点、位置、距离、亮度等信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恒星、星云、双星、聚星、变星、星系、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彗星、流星、小行星等的详细信息和观测要点;第三部分简要介绍观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大量星图、星表、数据库以及其他重要文献资料,采用了
诺贝尔奖是当代科学界的荣誉。自1970年开始,天文学不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青睐,更是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奖。这些获奖天文项目往往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带给我们关于宇宙的全新知识。本书梳理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文项目以及回顾20世纪前70年的重大天文学成就,介绍这些璀璨成果诞生的故事,让我们一览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脉络和那些杰出天文学家的迷人风采。作者更在书末总结我国天文学发展的现状,回答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的问题。
本书为 中国学术思想史 丛书中的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天学的发展。作者在定义 天学 一词的基础上,说明了古代天学的意义,探讨了天学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并分别对古代天学机构与天学家、天象观测、历法、颁历授时、宇宙理论、域外天学对古代天学的影响等做了深入的研究。本书立足于古代典籍文献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资料丰富,论证严密;不仅有宏观的观照研究,更有具体的实例;对当今天学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约瑟夫 A.安吉洛所著的《机器人太空飞船》主要内容是详尽介绍机器人太空飞船的发展过程。《机器人太空飞船》从初相对简单的行星探测器开始,以翔实的数据、众多的实例、精选的插图详细介绍了航天史上的过去、当代和未来的机器人太空飞船,以及它们在太空探索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书也描述了一些重要的航天历史事件、科学原则以及技术突破。书后附录的大事年表以及大量的相关资源能够给航天爱好者们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约瑟夫 A. 安吉洛所著的《人类太空飞行》一书叙述了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人类飞越地球大气层,进入外太空的旅程。本书循着从太空时代初现,直至今日的空间科技的发展轨迹,对人类在太空中的生存,宇宙飞船将人类送入轨道的发射能力以及太空飞行的安全性和危险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飞行器的基本构造、生命保障技术、空间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宇航员在飞行中的表现和科学家对未来空间技术发展的预测等。《人类太空飞行》还配有八十多幅黑白照片和绘画作品,生动地展示了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历史及重大事件。
广大天文爱好者把伊恩·里德帕斯编写的《诺顿星图手册》简单而亲切地称为“诺顿的星图”:它是全世界***的星图。这本集星图和参考手册于一身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堪称星图领域的“**舰”。 《诺顿星图手册》的**版出版于1910年,彼时刚好是哈雷彗星两次回归中的**次。《诺顿星图手册》的传奇性成功很大程度归因干其***的图片排版形式:几条天区的切片通过拼接构成全天星图,每条切片大致相当于五分之一的星空。星图给出了在*晴朗的天空下,人类肉眼可见的每一颗恒星(*暗星等达6.5等】,还标出了星团、星云以及星系。与**绘制的图片同时展现的还有丰寓的数据表格,详尽地列出天文爱好者感兴趣的天体信息。星图之前的部分是独特而**的参考手册,内容包括计时和天球位置的测量;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太阳系天体;望远镜和其他观测、星空照相设备;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若要回答 我们究竟是谁? 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往远古时代追溯,追溯几十年前我们的诞生之日、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之前、几千年前人类文明但是之前、几百万年我们的祖先出现之前,甚至到1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多细胞生物之前,一直往前追溯,一直到距离现在几百亿年的那个时候。本书就是沿着这个轨迹,从没有固定形状的射线时代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代,将整个观测宇宙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海洋连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遥感 融合信息 战略价值》基于全球海上通道战略区位与多源空间信息之融合的研究成果,从海洋空间地理载体的角度,图文并茂地阐述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中类型有别的海上通道的空间分布特征。内容涉及海峡空间位置、自然属性、发育特征、水道特征、通道两岸自然地理、战略价值以及重要港口等空间融合信息特征。*后针对海上通道的战略区位,阐述了海峡专题基础信息与技术。 《中国海洋连通的全球海上通道特征:航天遥感 融合信息 战略价值》可供国家策略、外交、航海、海洋、海运、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与海事等专业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史前到现代,数千年间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从尼安德特人的命运到农耕文明的兴盛,气候变化左右着早期人类文明的兴衰;从温室效应到海平面上升,人类在工业革命后逐渐摆脱了气候冲击的制约,但同时加剧了气候的不稳定性,带来了更加的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未来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将何去何从 《 人类历史中的气候变化:从史前到现代 》从气候科学和历史研究的交叉方向,结合天文学、地质学等多学科领域,论证了地球上各历史时期的气候条件,阐述了工业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
本书是一部天文学科普名著,作者卡米伊·弗拉马里翁以文学的笔触将浩渺宇宙的绚烂与神奇展示给广大读者。它是迄今为止内容最全、篇幅、插图最多的天文学科普名著,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许多人因读了这本书而爱上天文学,甚至因此从事而天文学研究工作。全书共分七篇,前六篇全方位描述和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陨星,恒星宇宙;第七篇简单介绍了各种天文仪器,让读者了解天文工作者所使用的工具和他们如何依靠这些精密仪器获得惊人发现。图文并茂,引人入胜,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译文流畅,通俗易懂,并保持了原有的文学风格;此外,译者又根据近年来天文学的新发展作了增补和修订,使全书内容翔实而新颖。此次修订版针对前版的一些不足进行了修订
本书是《中华大典?天文典》的*后一个分典。它择取我国古籍中有关天文仪器的文献材料,对其进行标点并加以科学分类,以类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可以比较便利地从浩繁的古籍中获取相关信息。本书对天文学史的研究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