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气象、天气和气候三篇,内容包括大气结构、辐射、大气运动、大气降水、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气候形成因子、气候分类与区划、气候变化以及5个实习。本书结合国内外现代大气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采用了较多的图表、公式和权威数据来详细阐明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方法,略去了繁琐的公式推导,突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描述了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天气、气候现象。
地理学是人类认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应对粮食生产、交通障碍、资源匮乏、气候变迁等一系列生存难题不可或缺的手段。今天,海平面上升、森林过度砍伐、物种灭绝、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移民等挑战日益严峻,地理学的意义愈发凸显。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地理学的大门。
德国A.L.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著作,1915年出版。魏格纳在这本书里系统地阐述、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分3篇共13章。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篇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出版,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这是一本利用户外线索辨别方向、预测天气、寻找水源、追踪动物的实用徒步指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分享了诸多观察和解读自然的技巧与心得。这些技巧与心得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漫步在乡村还是城市,行走在海边还是山地,只要你善于观察,掌握解读自然的技巧,太阳、月亮、星星、云朵、土地、植物、动物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
本书是*1998年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地理专业课程重大调整之后,为新设置的 自然地理学 课程而编写的教材。根据课程调整的要求,全书既注意保持自然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注意涵盖被取消的课程在地理专业中所需的内容,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图文并茂、针对性强,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强调环境意识,贯穿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全书共11章,包括: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行星地球;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
全书共7章:第1章主要介绍了GNSS技术的概况以及全球四大导航定位系统;第2章介绍了GNSS测量的基础知识;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GNSS测量的设计与实施和GNSS测量数据处理;第5章介绍了常规RTK和网络RTK技术的应用;第6章介绍了GNSS测量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第7章介绍了GNSS测量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本书主要供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测绘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监理、道路与桥梁、房屋建筑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施工技术与管理、水文与水资源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自学教材或参考书使用。
随着地理学在各个国家获得显著的发展,人们对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之一的地理学的性质和目的等等的有关问题,日益发生了兴趣。《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是哈特向继《地理学的性质》之后的又一著作,从经验主义哲学高度总结了区域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是地理爱好者的必*书。
本书全面介绍了健康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验设计;详细说明了健康地理学研究常用的数据、方法与技术,包括数字健康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数理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方法、复杂模型系统等;展示了上述理论与方法在疾病风险因素、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医疗服务配置等主要健康研究领域的前沿应用案例;阐述了从环境暴露到疾病发生的关键过程和机理,并提出了跨越地理信息、公共卫生和社会科学应用领域的前沿问题。 本书可供、地理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学科高校师生及科研人员,以及疾病预防、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从业人员参考。
《堪舆地理学(实证堪舆秘诀精解)》系作者将自己所研习和实战运用的三元、玄空、九星、易理等天文、地理诸家选吉、开门、放水、立向、打灶、催财、催丁、催官、葬法、镇风水一系列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方法、秘诀整理而成。 本书内容特点: 内容丰富:各门派开门、立向、催福、催贵等内容一览无遗: 解释明确:四季、时间、历法、河图、洛书、八卦、甲子等内容作详尽剖析,为读者解开迷惑; 简单实用:各门派的诀窍资料完整,案例分析详尽,为学者和研究者提供方便之门。 仅《堪舆地理学(实证堪舆秘诀精解)》一本便知趋吉避凶之道,只要读者研习有得,就能使您受到莫大的启发和鼓舞,足可惠己福人。
本书基于哲学、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广阔视野,聚焦于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全书共4篇:第一篇概述地理学思想的基本问题;第二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评述哲学和科学发展所揭示的世界图景及其对地理学思想的价值与启迪;第三篇陈述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演变;第四篇评述主要的地理学思想、观念、要义及其发展历程。
本书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本身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二是数学家在数学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最早的数学家泰勒斯开始,展示了波澜壮阔的数学发展的历程。帮助读者在心目中对数学建立整体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包括古代数学、数学危机、数学常数、微积分后、早逝的数学奇才、几何与拓扑、博弈拾趣等。该书立意好,选材和内容独特、新颖,趣味性、知识性强,尤其对中国古代数学和数学家介绍比较详实,有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和科技。
空间与行为关系的研究正成为理解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与社会现象的关键。作为由中国学者编写的系统研究行为地理学的专著,本书聚焦于地理学行为论方法的内涵与外延,解说行为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发展方向与主要研究主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全景式地展现行为地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行为的视角来理解个体、理解社会、理解城市、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本书可以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交通行为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硕博士研究生,以及对行为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也可作为行为地理学教材之用。
本书主要介绍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辨识与确定,基于位错模式的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方法,基于粘弹体的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方法以及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联合反演地壳应变应力场方法。体现了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特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相关领域及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重点介绍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列举了测量学在经济建设多个领域的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同时介绍了3S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全站仪;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水下地形测量;现代测绘技术简介。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易教易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本书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丰富案例,介绍了如何用数学思维,特别是运用贝叶斯定理来分析和解决看似简单但内涵深刻的生活问题。例如,《两小儿辩日》的逻辑错误,《卖拐》中使用的套路,成功学、阴谋论、星座学为什么都不靠谱,如何科学地扑点球,余则成是如何破解录音带危机的,做空英镑的数学原理,等等。这些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穿透事物的表象,洞察事物的真相。通过本书,我们还能认识到,统计数据是常识的基础,并在此之上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养成批判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不断迭代升级认知,从而客观而睿智地看世界、机智而高效地做决策。
本书以气象数据处理等相关问题的分析过程为引导,以Python作为实现工具,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及绘图相关的基本编程技术。全书详细介绍了程序设计概述、Python的发展历程和前景、Python的安装步骤、变量和数据类型、顺序结构的设计、选择结构的设计、循环结构的设计、函数与数组、文件、绘图基础等。
本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地图的基本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以及地图学的发展前沿。全书共五篇十章。其中,前三章为第一篇——地图基本知识,包括地图与地图学、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第四和第五章为第二篇——地图类型,包括地图的两大图种,即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内容、设计与制作;第六~八章为第三篇——地图制作,包括制图综合、地图编制、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第九章为第四篇——地图应用,主要介绍地图分析与应用;第十章为第五篇——地图前沿,主要介绍地图学发展前沿与发展趋势。本书不仅力求模块化介绍地图学的理论和技术,而且针对地图符号设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编制,强调了相关软件的具体操作,使读者既能熟知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又能进行具体的地图制作实践。
本实验教材以遥感信息分析方法为“经”,以遥感地学应用领域为“纬”,建立遥感地学分析与应用实验教学体系,共设计六篇17个实验。第一篇遥感地学信息提取基本方法,实验1~实验4为遥感影像分类常见方法,实验5和实验6为地物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和基于统计模型的地物物理量提取。第二篇土地覆盖与全球变化遥感,实验7和实验8分别为土地覆盖变化和植被物候变化遥感分析。第三篇植被与生态环境遥感,实验9~实验11涉及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土壤旱情遥感监测、农作物高光谱遥感分析。第四篇水体与水环境遥感,实验12和实验13为水域面积及水量遥感计算和水环境遥感监测。第五篇地质遥感,实验14和实验15分别为滑坡遥感识别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第六篇城市与人居环境遥感,实验16和实验17分别为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和城市不透水面提取。附录对软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