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专从电子工程和通信技术的角度详细讲解GPS和北斗双系统接收机的原理,在对GPS和北斗系统的历史演进进行介绍的同时,详细讲解了GPS和北斗接收机内部从信号跟踪与捕获,到卫星位置速度计算、观测量模型分析和定位导航解算的几乎所有信号处理理论,同时也融进了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的研发经验和心得。全书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点实现了一台GPS和北斗双系统软件接收机,给出了该软件接收机源代码,该源代码实现了本书讲解的所有理论知识点,读者可以在阅读本书理论部分的同时运行相应程序,自行对运行结果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源代码进行修改,更快更好地理解GPS和北斗双系统接收机设计的理论,为进一步地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重点介绍了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等内容,最后介绍了近景摄影测量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本课程与地形测量、测量平差、全站仪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之间联系密切,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书适合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作者在总结多年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的发展、构成、产业现状等,并从定位、导航、授时、通信等方面阐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的高精度应用。本书介绍了基于北斗兼容技术的硬件,包括天线、芯片、板卡和RTK产品;讨论了多模GNSS定位原理与基础模型、网络RTK及高精度定位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实时差分技术、后处理差分技术、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等;描述了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及人才工程的现状并从技术产品、行业应用及国家战略等方面做了总结与展望。
《遥感二次开发语言IDL》在介绍IDL语言的基本语法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工作的若干实例讲述了IDL语言在遥感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图形绘制、图像处理、统计分析、遥感预处理以及专题信息提取等,比如光谱数据处理、遥感图像信噪比计算、批量生成遥感影像快视图、辐射定标与大气校正、土地覆盖图空间重采样、MODISL1B数据的几何重定位、NDVI数据的MVC合成、ROI数据的分割、黑体辐射出射度计算、水体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温度植被干旱指数计算、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遥感反演、大气水汽总含量遥感估算、林火遥感监测等等。
《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建立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坐标框架,重点介绍我国地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建立与框架实现,包括200O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平差方法、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纳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方法等。同时针对大地测量框架实现的多源技术手段,介绍了国际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和实现方法、国际ITRF综合处理及实现方法。结合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参考框架动态维持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实现,包括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点稳定性分析方法、2000国家大地坐标框架的线性动态维持和非线性动态维持方法。 为便于读者理解,《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的理论与实践》引用了大量的天文大地网及GNSS大地测量数据计算、分析及方法比较实例,可作为测绘专业学生、
《环境监测仪器适用性检测标准规范(空气和废气卷)》分为环境空气类和废气类两篇,内容含仪器技术规范、仪器技术要求、标准分析方法及其他四个部分,仪器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涵盖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PM2.5和PM10采样器等环境空气自动仪器技术要求18篇,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烟尘烟气采样器、定电位电解法气体测定仪等废气在线自动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等8篇;标准分析方法包括了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PM2.5等与在线监测仪器密切相关的标准分析方法50篇。
《测绘标准汇编》自2003年陆续出版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在这期间,测绘标准化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一大批测绘标准被修订,一部分新的测绘标准也已制定完成并陆续出版。为便于广大测绘和地理信息工作者及时查阅和使用有效的测绘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结合实际需要,依据测绘标准化和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研究成果,在2003年出版的《测绘标准汇编》基础上,对测绘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汇集。 本套汇编收集了截至2008年10月发布的测绘行业国家标准及部分行业标准,按专业分类汇集如下: 《测绘标准汇编 综合卷》(上、中、下) 《测绘标准汇编 地图制图及印刷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工程测量与地籍测绘卷》(上、下) 《测绘标准汇编 大地测绘卷》 《测绘标准汇编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验教程》内容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当前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解决诸多空间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验教程》是长期从事GIS课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在开展“GIS专业建设与高校课程改革”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空间数据基础、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输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等。全书以GIS基本理论为主线,结合大量的具体实例,并配备相关数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随书光盘中除了实验数据外,还配有各章的课件,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验教程》可作为GIS、地理科学、测绘、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工程
油气储层沉积学是储层地质学与沉积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属于沉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应用沉积学的范畴。碎屑岩系地层则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气资源储层。本书综合外有关储层沉积学研究的众多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心得,对碎屑岩储层的基本特征、沉积作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各种沉积体系的沉积模式及储层特点做了详细论述。本书作为一本储层沉积学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可供广大从事储层研究、油气勘探、开发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师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