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专从电子工程和通信技术的角度详细讲解GPS和北斗双系统接收机的原理,在对GPS和北斗系统的历史演进进行介绍的同时,详细讲解了GPS和北斗接收机内部从信号跟踪与捕获,到卫星位置速度计算、观测量模型分析和定位导航解算的几乎所有信号处理理论,同时也融进了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的研发经验和心得。全书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点实现了一台GPS和北斗双系统软件接收机,给出了该软件接收机源代码,该源代码实现了本书讲解的所有理论知识点,读者可以在阅读本书理论部分的同时运行相应程序,自行对运行结果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源代码进行修改,更快更好地理解GPS和北斗双系统接收机设计的理论,为进一步地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ArcGIS Engine C#入门经典》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初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特点和需求,将常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功能按需求进行分解,以功能为基本单元,由易到难对所需理论、开发思路、实现步骤、编程实现、代码详细注释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并从学生的视角进行内容设计和语言组织,突出开发思维、开发技能和ArcEngine开发方法的培养,是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的参考用书与使用手册。
精密单点定位(PPP)是GPS定位技术中继RTK/网络RTK技术后出现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如何保障和评价PPP的精度和可靠性是PPP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书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数据探测与抗差估计理论,系统地研究了PPP质量控制与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别从PPP的数据处理前、中、后三个阶段提出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丰富了精密单点定位数据(预)处理的理论和方法,精化了PPP的函数模型及模型,拓展了PPP质量检验与优化的方法,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精密单点定位质量控制体系,为今后制定PPP测量技术规范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本书是我国摄影测量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是作者多年来对摄影测量若干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吸收了国外摄影测量领域的资料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区域网平差的系统误差、配置法及其应用、粗差判断理论、联机空中三角测量、有限元、样系函数、摄影变换理论、数字影像基础、付立叶变换及分析、影像采样理论、航天遥感测图等。
本书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S(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着手,全面阐述3S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集成应用技术,同时介绍了3S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使读者对此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重点介绍了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等内容,最后介绍了近景摄影测量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本课程与地形测量、测量平差、全站仪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之间联系密切,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书适合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作者在总结多年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的发展、构成、产业现状等,并从定位、导航、授时、通信等方面阐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的高精度应用。本书介绍了基于北斗兼容技术的硬件,包括天线、芯片、板卡和RTK产品;讨论了多模GNSS定位原理与基础模型、网络RTK及高精度定位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实时差分技术、后处理差分技术、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等;描述了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及人才工程的现状并从技术产品、行业应用及国家战略等方面做了总结与展望。
本书共分十章,每章包括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和解析答案四部分,涉及误差分类、精度指标、协方差传播律及权、五种平差方法(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概括平差)和误差椭圆等。本书利用Excel等计算工具进行了题目的计算和推导,并给出了利用Excel绘制误差椭圆的方法;利用AutoCAD进行了图形的绘制,尤其是误差椭圆和误差曲线的绘制,并给出了在任何纸质材料上确定误差椭圆和误差曲线比例尺的方法等。题型多样,难易结合,使读者可以从各角度理解和掌握测量平差和误差理论的原理。本书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等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学习测量平差基础课的专业辅导参考书,也可作为广大自学者和考研者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