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共三章。章为电离层基础知识,主要对电离层及其变化特性、电离层垂直探测与电离图等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为电离层参数的度量精度规则,对电离层14个参数、限量符号与说明符号作了解释说明并给出了这些参数度量的详细精度规则。第三章为电离图度量说明及实例解释,这是本手册的核心篇,分别按E层、Es层、F1层、F2层和其它电离图情况的顺序对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各层的度量参数定义和度量规则说明,以及对各层不同描迹情况进行分类定义并给出了对应的观测实例的度量解释;特别是对特殊电离图的度量方法进行了更多的举例和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论文写作是科技工作者的必修课,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科研工作的全过程。针对目前研究生论文写作难,发表慢、数量少、质量低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是必需的。 《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共分7章,第1章对测绘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测绘科技论文的特性和分类,以及科技论文作者应有的基本素养进行了概述;第2章分析了测绘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例分析了文献检索的思路与方法;第3章主要分析了科技论文写作前的选题和构思;第4章是《测绘科技论文中英文写作》的重点,主要讲述了科技论文结构及各部分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第5章主要介绍了测绘科技论文写作中图、表、量和单位符号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第6章论述了论文写作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逻辑表达方法;
本书共七章,章绪论,是在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并分析了目前建筑物重建技术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第二章建筑物语义三维建模框架研究,本章以机载LiDAR数据为数据源,针对机载LiDAR数据的特点并结合模型驱动建模思想,提出基于语义建模框架的自动化三维重建流程;第三章机载LiDAR点云建筑物检测,本章对机载LiDAR技术以及建筑点云分类与分割等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第四章基于点云的建筑物语义信息提取,着重介绍点云预处理和建筑语义特征识别;第五章基于语义信息的建筑物三维重建,着重对流程中语义信息转换和XBML解析器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第六章实验与分析,主要通过四组实验对前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和比较;第七章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对本书研究进行总结,对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面进行展望。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岩土体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试验仪器、方法以及试验成果的工程应用,本书可分为室内土工试验和现场原位测试两部分,其中土工试验部分包括土的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比重试验、颗粒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砂的相对密度试验、渗透试验、湿化试验、固结试验、击实试验、抗剪强度试验、静止侧压力系数K0试验、动力性质试验、流变试验、非饱和土试验等内容。
本书是论述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专著。全书共分十章。章介绍了卫星测高发的历史、数据处理进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系统地研究了测高卫星的误差模型及径向轨道误差的时域特征和空域特征。第五章讨论交叉点子差和共线平差的方法及秩亏现象。第六章介绍了整体求解法的解算原理。第七章阐述了卫星测高数据在地球重力场计算中的应用。第八章讨论了卫星测高数据在计算大洋环流、大洋潮汐和海面风浪场中的应用。第九章介绍了卫星测高数据在检测海山和反演无图海域水深中的应用。第十章介绍了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数据结构及其计算海平面时的取权问题。 本书体系完整、内容充实、理论与实际并重,可供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等专业人员和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中国、尼泊尔边界线上,巍峨宏大,气势磅礴,是世界高峰。其海拨高程,素为世人瞩目。公元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都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测量,测定高程为8848.13米。公元2005年2月至6月,国家测量局再次组织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测绘工作者采用多种现代测绘技术手段,对珠穆朗玛峰及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控制测量。5月22日,中国测量登山队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竖立测量战标,运用经典大地测量方法、GPS测量方法和雷达探测等技术手段,成功地进行了测量。随后,测绘工作者对大量观测数据做了缜密分析和计算处理。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运用多种测量方式,通过严谨的技术设计方案和精心的组织实施,得出高精度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是我国测绘科学技术进步的鲜明标志。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彰显了中国测量珠穆
本书共分五章。章介绍了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如集合、映射、线性空间、范数、序列的收敛性、连续、极限、Cauchy序列、完备空间等;第二章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发展概况、神经网络的特征、研究神经网络的意义及其应用前景等;第三章介绍了几个主要的神经网络的计算模型;第四章详细介绍了神经网络BP算法,包括BP算法的计算思路、理论分析、计算模型等,并针对BP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本章内容融入了编者的研究成果;第五章主要介绍了神经网络BP算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书中列出了大量实例,涉及面较广,侧重于测绘、交通、土木等工程领域。 本书可作为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或相关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测土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王腾军、宋伟东、邹进贯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配套用书。全书包括习题、实验、电子测量仪器使用说明、数字地形图测量规定和控制测量计算程序(C )参考等五个部分。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其他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学时数选择必做的实验项目和习题,或根据教学内容和仪器设备条件做灵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