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高等学校学习地球科学的入门教材,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地球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涉及到地球科学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学、水文学、环境地学、天文地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科学的含义,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外部与内部圈层特征、地质年代的基本知识,地球上各种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地球形成、演化的基本概念和认识等。与本书配套的《地球科学概论实习讲义》内容包括课堂实习指导、思考题和野外路线指南等。 本书可供与地球科学有关的地质院校、石油院校、农林院校及有关的师范院校本、专科生使用和参考,也可供其它从事地球科学工作和希望了解、学习地球科学的人员参考。
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影响*的一种。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海岸线绵延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受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建设工程遭受台风的破坏。在建设工程中,钢结构房屋、塔吊倒塌对建筑撞击破坏,瓦屋面、门窗和幕墙工程、广告牌和市政附属设施、村镇低矮房屋受台风灾害影响*为普遍,也*为严重。为了研究建筑结构风荷载机理和风灾原因分析,本书收集了2017年 天鸽 强台风、2018年 山竹 强台风等建设工程台风破坏案例,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抗风概念设计及防灾减灾要求,为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灾后鉴定、定损、修建、重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后我国地震工作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本书综合反映了地震后一年内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汶川8.0级主震震源参数和破裂过程、地表破裂带和发震构造、地壳形变和重力场变化、区域地震活动背景、余震序列特征、地震前兆以及成因机理等方面。 本书可供地震学、地震构造、地壳形变和地震预测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本教材以地球物理程序设计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分3部分其中,程序设计基础部分为章至第5章,主要介绍了MATLAB软件的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图形操作文件操作数值计算和用户界面设计等内容;地球物理程序设计应用部分为第6章至0章,分别介绍了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以及地球物理测井的相关程序设计内容,涉及模型的正反演数据处理与计算图形绘制与输出文件读取与保存用户界面设计等;上机实验部分为附录,主要针对本教材涉及的几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配套编写了上机实验内容本教材应用的实例多为地球物理勘探中常涉及的理论问题与工程实践问题,相关的程序代码均经过验证 本教材适用于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亦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科研技术人员实验测试人员参考与使用
本书共分为6篇19章,包括影响岩石边坡稳定的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条件,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的变分分析与解法,数值分析方法的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计算,概率统计方法的破坏概率及Monte CarLO模拟计算,边坡受天然地震力及工程爆破振动力的动力稳定性分析以及边坡加固与滑坡监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