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及促进节能减排为战略方针,立足于“十二五”期间我国地热领域**调查数据,查明了国内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针对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不同类型地热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及发展前景,尤其是我国地热发电潜力及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产业布局建议;提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对策,以及今后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建议,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专著主要反映断裂力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它涉及震源物理、工程与滑坡,断层与地震等跨尺度的岩石、岩体破裂问题。在基础部分介绍了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知识,在专业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在有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压力之下岩石内部的裂纹剪切破裂,过程区微裂纹的萌生、演化、集结(成核),破裂周围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裂纹扩展途径,三维破裂问题等。本书也简要介绍了有关领域的前沿进展,包括岩石断裂的物理效应(如声发射),如何用地面物理测度来评估断层的活动性,预测失稳破裂的危险性,流体在岩石断裂中的作用,地球深部存在的超临界流体在地震成因方面的作用和地震破裂动力学等。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参考和有关研究人员的参考。
这部专著载录着我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的代表性成果,它反映了这门学科在我国的成长和进步。我国古代有许多土木工程和矿业工程同岩石力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显示了古人在岩石工程建设中的聪明才智。国际上现代岩石力学学科从二次世界大战就发展起来,到1962年成立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标志着岩石力学成长为世界性科学分支。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到六十年代己具有相当的规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那时起就成为全国岩石力学研究的基地。到七十至八十年代,岩石力学工作在全国得到普及,金川矿山、葛洲坝工程、成昆铁路及一批大型国防地下洞室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对我国岩石力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陈宗基、谷德振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