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七堂简单明了的物理课里,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物理学的世界,也带我们轻盈地飞过重重障碍,窥见科学的深刻与美丽。没有繁琐的方程,只有诗意的讲述,即使没有科学背景的人也能轻松读懂。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2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我国40多年来地震预测预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全书共分6章:首先对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概况、基本进展和科学思路作了系统阐述;然后结合中长期预报,介绍了地震活动的规律和周期性以及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介绍了进行短临地震预报的思路和方法;在《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后介绍了我国当前地震预报的现状以及地震预报背后的故事。 《地震预测预报(第2册)》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作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参考用书。
大多数人每天醒来时都会考虑几个问题:今天要去哪里?现在是什么时候?外面有多冷?有意无意间,对长度、时间和温度的衡量确定了生活的节律。这三个度量中,我对最微妙的那个温度最着迷。过去几千年里,人类对长度和时间的日常理解并没有太大变化,尺子和钟表也很早就问世了。温度就不同。虽然人人知道就连一个婴儿都能分辨冷热,但是我们学会度量温度却只有几百年。比如,我们知道太阳的中心温度,对地球的中心温度却不甚明了。比如,无论生活在北极圈还是撒哈拉,为什么人类的体温保持不变?为什么它始终是华氏98.6度(摄氏37度)?为什么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有着大致相同的体温?又比如,我们感染时会发烧,为什么会演化出这样的功能? 温度,不只是数字。在动笔之初,我就知道自己要在这本书里探讨一系列重大问题。过去的一百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圣经”:·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
动物的集体行为是件奇妙的事情。成千上万的椋鸟在天空中飞舞,时而疏散,时而聚拢,在高速飞行中阵型变幻莫测,好像有个乐队指挥在下达指令。信息是如何在鸟群中迅速传播的?它们为什么能一起转向又不发生冲撞?每个行动自由的个体,最终形成统一而多变的集体,这与物理学的主要概念问题息息相关,即理解微观规则与宏观行为之间的关系。19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努力寻找谜底。乔治·帕里西的突破性发现,道出无序现象背后的简单秩序。带上好奇心,随椋鸟一同飞往复杂系统的奇境。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阐述了金刚石及金刚石工具从工作原理、生产设备及工艺、检测检验到应用情况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分6章,主要内容分别为:金刚石与金刚石合成、电镀金刚石工具、金刚石磨具、金刚石钻头、金刚石锯片、粉末冶金基础知识。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反映了国内外在金刚石工具领域的*科研成果。本书可供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学习和培训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研究院所相关人员及高等院校研究生、大中专生研究和学习的参考书。
《中国古代二十八宿》由陈久金著
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本书为线性代数入门的科普读物,书中以“如何理解线性代数”“如何理解矩阵的基础概念与计算方法”为线索,用漫画故事生动呈现了线性代数初学者的学习历程。作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活例子讲解了线性代数中的基础概念及实际应用意义,解答了初学者在的常见困惑。本书讲解直观、通俗,适合作为正式学习线性代数前的入门读本,也适合作为了解线性代数原理的科普读物。
艾米莉·莱维斯克,华盛顿大学天文学教授,以大质量恒星的演化与死亡为主要研究方向。6岁起痴迷于太空,在麻省理工学院求学期间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教授一起欣赏美丽纯粹的天空,立志以天文学为毕生追求。在她精彩的处女作中带领读者踏上天文朝圣之旅,探访遍布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她将记忆与大型望远镜交织在一起,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与他人的惊奇冒险故事。 莱维斯克曾用地球上许多大型望远镜观测天体,总观测时长达50多个夜晚,并发现了索恩-祖特阔夫天体候选者HV 2112的存在。获得过多项学术奖项,包括安妮·坎农天文奖、科特雷尔学者奖、牛顿·莱西·皮尔斯天文学奖等。
“云知识探秘科普丛书”是一部介绍云基本知识、形成机理等的科普丛书,它不仅涵盖了气象学中关于云的理论,同时也延续了“观云识天”的科普主题内容,对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奇云异彩》一书,作者通过浏览逾五十万张图片,精选典型图片,结合形象的比喻和通俗的说明,直观呈现各种奇云的特征。其次,精心绘制、合成各种奇云和异彩的机理成因示意图,巧妙揭示奇云的形成机制以及云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的本质,看云如何魅力“四射”。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事的传统历法,更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结晶,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邱丙军主编的《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精)》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介绍了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诗词谚语等内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关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家庭实用宝典。
陈运泰院士地震通俗读物 系列,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选取公众关注的专题,聚焦于地震科学基础知识的普及,积极传播科学思想方法,以介绍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等地球科学理论为基础,系统普及地震的形成机理、特点特征、相关现象、地理分布、震级、烈度、次生灾害、防灾减灾等知识,并就地震预警预测、全球数字地震台网发展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地震成因与机制》从地震成因概述、地震的地理分布、地球内部结构、岩石层板块、板块运动、板块-地幔对流模式、板间地震的成因、中深源地震的成因、板内地震的成因和地震机制 弹性回跳等方面进行阐述,向读者普及了地震成因、地震机制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本书介绍了什么是物候学,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物候学知识,物候学的规律,物候学的历史及发展。本书通俗易懂,特别是大量运用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材料包括诗词,证明了中国历史上气候是变化的,气温在春秋汉唐时代高,南北朝,宋元时期低。在汉唐时代北方或中原的不少物种在宋元以后由于气温下降不能生存,逐渐移植到了南方。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先生及安徽气象事业创始人宛敏渭先生关于物候学的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也是一部难得的科普佳作。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简明教程》是一本关于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简明教程。内容安排上既体现了现有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教程的基本框架,又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及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需要。本教材适合相关专业40~60学时的教学。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简明教程》共12章。第0~3章介绍了第四纪地质学相关的内容,第4~9章介绍了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及相关堆积,0章介绍了新构造运动;1章为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工作方法。 全书由王运生、孙书勤执笔,李永昭教授参与了部分的编写和内容的校核,最后全书由王运生教授、孙书勤副教授统一校审。
本教材是在徐开礼、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基本框架仍保留了原教材的体系,同时,将20年来构造地质学取得的新进展和新认识增补到相关章节中。教材重点对主要地质构造(槽皱二、断层、节理、线理、劈理等)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组合型式、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述;对岩浆岩岩体和变质岩区的特有构造安排了.专章讲述;新增了新构造运动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便于教学,将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以及地质图中常用的图例、代号、色谱等要件也一并附于书后。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专业的生产及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矿山地质学(第二版)》是近二年来我国矿山地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矿山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矿山地质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技术及新成果。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绪论、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生产勘探、生产矿山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矿石储量估算与管理、矿石贫化与损失的计算与管理、采掘(剥)地质指导及采矿单元结束的地质工作、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经济管理、矿山地质综合研究、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主要作为大专院校矿山地质、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矿山地质人员的工作手册,可供矿山地质勘探、设计人员参考,对采、选工程技术人员及矿山管理人员也有较大的参
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地质学中主要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地壳及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地质地形图及其使用、矿床学概述、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装饰石材矿产、石材矿床地质工作和装饰石材矿床评价等。还通过附录介绍了我国装饰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和我国石材资源(已探明)分布概况。 本书是石材专业必修基础教材,也可供石材行业从业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总结了我国两代人在铀矿地质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并介绍了近一年来0年来世界铀矿工作者的主要成果。本书集原铀矿物学、铀地球化学、铀矿床学三门课程于一体,并增加铀成矿机理和铀成矿省(区)。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铀矿地质理论、成矿作用;系统简要介绍了铀元素性质、铀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常见铀矿物;系统简要介绍了外主要铀矿类型矿床实例;系统简要介绍了铀成矿省(区)在全球的形成及演化,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主要成矿省(区)特征与矿床简况。
本书分部分:首先综述了课题研究的外现状;然后论述岩溶及地下水的主要特征;再着重就岩溶的地质预报技术和地下水的预报技术分别给予详细论述。本书的特点是:在岩溶基本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岩溶地下水化学动力学与分形理论相结合,辅以地球物理勘测手段,探索岩溶地区长大隧道工程地质超前预报的新技术方法;宏观与微观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经典地质分析与新科技测试技术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并附很多工程实例。本书既体现作者新的思维,也与地下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多元化、综合化和技术现代化的总趋势相吻合。所以,本书对于从事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同仁和从事地下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相信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理论上的提升和间接经验的累积。
《花岗岩成因:原地重熔与地壳演化》提出的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原地重熔一壳内对流模型,严格定义了从中上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到对流岩浆层形成的物理过程。 板块的汇聚作用被认为是中上地壳大规模熔融和对流岩浆层形成的主要热源。以位处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中国东南部地区和位处特提斯碰撞造山带西藏地区的资料为基础建立的大地构造模型,系统地解释了板块汇聚、壳内对流岩浆层形成和陆壳大规模压缩变形(构造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以中国东南部为例,讨论了与壳内岩浆层演化有关的断陷盆地、大陆红层、火山作用、成矿作用机制。 《花岗岩成因:原地重熔与地壳演化》适用于对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经济地质学感兴趣的广大科技人员、研究者与在校学生阅读。
《油气包裹体及其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系统地介绍了石油和天然气包裹体形成机理、类型划分、相演化特征,以及应用油气包裹体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原理;地层中油气包裹体观测研究的均一温度、冷冻温度测定;油气包裹体组成的显微荧光、显微红外、显微激光拉曼和油气包裹体群的Gc、GC-MS的分析,以及油气盆地中石油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在探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古地温、古压力与成藏演化阶段中的应用。《油气包裹体及其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适于广大油气地质勘探的科研人员、地质和石油地质院校师生以及流体包裹体工作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