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科学家狄拉克说过:“数学中的美,是一种无法付诸定义的特性,比艺术中的美具有更多的内涵,却难于为数学学习者领会。” 《美妙的数学》(插图珍藏版)以数学实例揭示数学潜在的规律,同时探索用美学原理指导数学创造和发现的途径。全书分成数,形,曲线,抽象,无穷等专题板块,图文并茂。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配以200余幅插图、数十条资料链接和名人语录,全面展现数学的丰富文化及其内在的美妙,引导学生去欣赏数学美,发现数学美,研究数学美,创造数学美。 本书自2014年1月首版以来,得到读者的积极反馈和认可。此次改版升级为精装的插图珍藏版,不仅在内容上进一步补充完善,也在图书的装帧设计方面有显著提升。
中世纪海洋文化史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领域。这本创新的著作从欧洲文学批评当中诞生,它 了欧洲中心主义、探索了海洋文化史的形态和潜力——海洋文化史正是由 范围内的文献、口述传统和物质资料构建而成。本书各章汇集了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学者的观点和专业知识,主要关注非洲—欧亚大陆及其周边海域。探讨的主题包括:欧洲、伊斯兰世界和远东地区不断变化的对海洋的视觉表现;非洲—欧亚大陆周围海域的导航技术的发展;从奥特亚罗瓦到欧洲的各种文化对海洋富有想象力的投射;横跨中世纪非洲—欧亚大陆的海上和河流贸易网络的历史;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岛屿和海岸的历史;北大西洋和斯瓦希里世界有关捕鱼和吃鱼的考古学。本书并不试图为如何书写 加 化的海洋文化史提供明确的答案。它不是“ ”的中世纪海洋文化史,而只是“其一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为海洋信息类教材,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基础篇)主要介绍海洋信息化的几项基础技术,包括海洋信息获取技术、海洋信息传输技术、海洋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海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下篇(应用篇)主要介绍几项重要的海洋信息化应用领域,包括海洋信息技术在海洋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海洋信息技术在海洋现象再现中的应用,海洋信息技术在海洋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海洋信息技术在海域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海洋信息技术在极地科考中的应用。《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适合相关专业研究生以及海洋信息化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近海海洋:海洋光学特性与遥感》主要依据2006年夏季、冬季以及2007年春季、秋季共四次覆盖中国近海海域的水体光学调查资料以及1999-2009年共11年的中国近海水色水温遥感调查资料,并结合外相关的近期历史资料与研究成果,描述了水体光学及水色水温遥感要素的调查原理、方法与关键技术,分类统计了各要素的量值范围、修剪平均值、标准差等基本信息,介绍了海洋光学特性资料在科学研究等方面综合应用的实例,分析阐述了我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水体光学要素和水色水温遥感要素的时空分布趋势和变化特点。 本书可供从事海洋研究的科技人员,海洋管理人员,海洋企事业机构中的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中国近海海洋图集 海洋光学特性与遥感》绘制了8个光学要素和7个遥感要素的平面分布图,光学部分包括:遥感反射比、漫衰减系数、总吸收系数、衰减系数、后向散射系数、黄色物质吸收系数、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和总颗粒物吸收系数;遥感部分包括: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海水透明度、水下光漫射衰减系数、离水辐亮度和气溶胶光学厚度等7种海洋环境因子;另外,本图集还绘制了四个光学要素的断面分布图,包括:漫衰减系数、总吸收系数、衰减系数、后向散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