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 生产总值的比重近10%,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尚未颁布海洋高质量发展水平监测评估的相关规定、行业标准等,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也缺乏系统理论研究。本书拟研究提出新时代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新时代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差异,分析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政策。本项研究对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共分为五章。
从赤道到两极,从沿岸礁石到深海底,不同环境里的海贝或爬行生活,或固着生活,或游泳生活。它们究竟如何行动,如何捕食,如何自卫?翻开魏建功主编的这本《海贝生存术》,谜底一一揭晓。
本书主要介绍海洋水声环境效应研究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全书共分8章,章是绪论,介绍了水声环境效应研究的对象、历史和方法,水声环境基本参数及水声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意义;第2章介绍了水声传播建模理论及其高性能并行仿真、海洋噪声场和浅海混响建模;第3章介绍了宽带水声信道波形预报问题;第4章主要研究了水平非均匀介质和海底对声传播的影响及深海会聚区声传播;第5章分析和研究了水声环境效应的不确定性规律及捕捉方法;第6~7章介绍了水声环境效应评估模型及信号级水声环境效应仿真系统;第8章介绍了水声环境效应技术在辅助决策方面的应用。书中内容反映了近年来该领域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叙述详尽,理论分析力求系统,注重理论与应用的紧密结合,实用性强。《海洋水声环境效应建模与应用(精)》可供从事水声物理、水声技术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内容。全书共18章,分别从海洋学历史、海洋地质构造、海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海洋资源环境,以及海洋生态和生物等各个方面,采用基本原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海洋学持续而快速的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学方方面面的知识。 本书语言严谨,内容生动,图片丰富,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作为大学海洋学通识教材,为海洋类专业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亦可为大众阅读者打开一扇一窥世界海洋奥秘的大门。
这是我国部海洋文化学基础理论专著,已被有关大学包括国家重点大学确定为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和基础课程专用教材。《海洋文化概论》主编是我国海洋文化学科的积极倡导者和创建者。随着“海洋世纪”蓝色浪潮的兴起,海洋科技不断创新,海洋经济日趋繁荣,全球性的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日益强化,海洋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浓厚兴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内容。全书共18章,分别从海洋学历史、海洋地质构造、海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海洋资源环境,以及海洋生态和生物等各个方面,采用基本原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海洋学持续而快速的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学方方面面的知识。本书语言严谨,内容生动,图片丰富,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作为大学海洋学通识教材,为海洋类专业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亦可为大众阅读者打开一扇一窥世界海洋奥秘的大门。
《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是以中国海洋文化史为体例框架,广泛搜集汇总、梳理辑纳学术界有关中国海洋文化的研究成果,编纂集成的一部较为完整系统的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 全书分“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凡5卷,系统钩稽阐述了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史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及其海外影响与中外文化海路传播等内容,既展示了中国海洋文化发展历史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展示了我国学界不同学科、视角的已有相关研究积累,是学界和社会各界了解和进一步深化研究中国海洋文化的工具书性质的参考文献。 本书是《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宋元卷),由赵成国主编。 《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宋元卷)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
“人文海洋”,顾名思义,就是用人文的情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人文情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又包含“每个人”、“人民”、“人类”。人文海洋的理念是说,海洋是每个人的海洋,海洋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海洋,海洋是全人类的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关爱海洋健康,是每个人的义务所在;发展海洋科技、繁荣海洋经济,是各国人民群众的民生所系;维护公平、公正、和平的国际海洋秩序,是全人类的福祉所依。具体来说,人文海洋理念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文海洋是一种历史视野。其次,人文海洋拥有的是一种世界胸怀。第三,人文海洋是一种立足于民生的思考。最后,人文海洋是一种以人文交流、互联互通为出发点的理念。
30多年来,国际上已对海底热液活动的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中国围绕海底热液硫化物也开展了多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工作。 基于此,《海底热液地质学(精)》率先提出了海底热液地质学的构架,将海底热液活动及其产物的分布划分为域、带、亚带、区和点五级,给出了海底热液活动及其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调查模式和探测方法,并划分了海底热液产物的类型,是一本多角度介绍海底热液活动的专著。 《海底热液地质学(精)》由曾志刚编著,分别对海底热液活动的分布与环境,热液柱、喷口流体、热液硫化物等热液产物,热液区中的生命现象,热液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流体一岩石相互作用,热液活动的深部过程,热液系统的热一质通量问题以及热液系统的资源潜力作了介绍。 本书可供从事海底热液地质、海洋地球化学、海底矿产资源、热液
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也必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精尖的海洋科技,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需要强大的海洋军力,同时,也需要从基础做起,在全体国民中普及海洋知识,引导全民族认识海洋,重视海洋,亲近海洋,激发人们热爱、探索、开发与保护海洋的热情。做好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重陆轻海传统的国家,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邀请了四十余位活跃在我国海洋科教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以他们深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基础,结合世界海洋发展趋势和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精心编写了这套《蔚蓝海洋知识丛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