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学极大地拓宽了人们对于遗传信息流动的认知,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书作者均为国内外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一线科研工作者,内容涵盖了表观遗传学的所有重大主题和技术应用:第1~31章梳理了表观遗传的基础知识和概念,纳入了表观遗传领域最新的前沿内容,如环形RNA、lncRNA、NamiRNA、RNA修饰,以及染色质高级结构等;第32~42章为表观遗传在重要生命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早期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发展等重要生理及病理过程;第43~63章为表观遗传核心技术和全新理论解读与应用展望,为研究者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方法。
近年来,以DNA探针与中期染色体和间期核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为代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新技术有了很大发展。FISH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诊断工具,已经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的多个领域中,包括儿科学、医学、遗传学、围产医学、生殖医学、病理学、血液学和肿瘤学邓。本书为从事遗传和肿瘤学诊断服务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和医生,对绝大多数的FISH技术都提供了稳定可靠、步骤详尽、易于操作的实验方法。书中的实验注意事项和疑难解答都是在每位编者的亲身经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助于得到最佳的实验结果。书中部分章节还对某些专题进行了综述。 本书对于从事遗传和肿瘤学诊断服务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和医生,所有细胞遗传学家、病理学家、专业技术人员、初学者以及学习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本书作为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的经典酵母实验教程的第二版,收录了酵母研究中常用的减数分裂作图、转化、基因置换等11个实验,以及酵母蛋白抽提、活体染色、RNA分离等28种技术方法。文字简洁明了,内容全面而详细,兼顾经典和前沿,是该领域的**之作。
贺竹梅、李刚、梁前进、程焉平编*的《现代遗传学学习引导》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现代遗传学教程》(第2版)(贺竹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同时参考了国内外同类书籍的精华。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书和协助学生复习应考。全书共分14章,各章的结构为: ①主要内容介绍;②重要概念剖析;③习题思考解答。本书编写的宗旨是: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让认真读书之硕果成为学生获得优异成绩之必然,并实现促进能力培养之目标。 各章中主要内容介绍的作用在于学习引导,可使学生在课后或考试前及时、全面并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各章节的基本要点、难点与重点,使学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要素构成,以求事半功倍。设置重要概念剖析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全面覆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范围,以求读书与考试 兼
《新世纪高等院校实验教程系列:遗传学实验教程》将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遗传学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整合,内容涵盖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领域,压缩了简单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综合性实验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已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研究和探索遗传学基本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性实验主要针对遗传学发展的一些先进理论和先进实验技术,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4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中,以前未见的各类动物快速辐射演化,产生了几乎现在所有现生门类动物躯体构型,一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众多质疑。而作者及其团队研究的是寒武纪之前(即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后的 震旦纪(6.35-5.4亿年) ,国际上称 埃迪卡拉纪 )的早期生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震旦系地层中保存的化石 瓮安生物群、蓝田生物群、庙河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的一系列发现和研究,使得人们充分认识到, 复杂生命 在 寒武纪大爆发 之前有一个更加久远的演化历史,这是对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诠释和重要补充。 本书首先讲述了作者和研究团队成员亲身经历的中国震旦纪四大化石库的发现和研究过程,渗透了科学探索精神及科学研究方法。并深刻怀念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帮助和指导,以此书对他们的无私奉献、关爱和支持致以诚挚的敬意!另一方
本书实验在3个层次上展开,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一体,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选择和调整,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17个基础性实验涵盖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数量遗传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包括模式生物果蝇系列、染色体畸变系列、分子标记、表观遗传的甲基化分析、线虫遗传发育和大肠杆菌非中断杂交6部分;设计性实验以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结合的应用为理念,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斑马鱼分子遗传发育、外周血培养的染色体分析、突变体的诱导、筛选与鉴定分析等实验组合。 本书旨在体现人才培养的整合创新和设计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验后附有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示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的参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书适于高等院校生物
本书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的教改成果教材。本书按照DNA重组技术的操作程序来安排实验,即从核酸的提取→目的基因的制备→体外DNA的重组(酶切与连接)→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转化子的筛选→重组DNA分子的鉴定等步骤编排成一个综合性大实验。在这个综合性实验中,每一步实验既相对独立又与下一步实验紧密相连。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的技术,并对DNA重组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概念。书中同时穿插了分子生物学其他的实验,以便培养学生比较全面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本书分为6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个任务组成,并且有“知识”作为任务的理论补充,“拓展知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项目思考”中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生物
本套书共4卷,是由兼并了Academic Press的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于2004年出版发行的*版本,是目前全世界*的一本以 生物化学 命名的百科全书。 生物化学旨在研究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变化的过程。这一学科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有100多年历史。本百科全书共编写了519款条目,囊括了生物化学的相关的所有领域,甚至包括医学方面和实用技术方面。共分为8个大类:脂质、糖、膜和膜蛋白质;生物能学;细胞的构建和功能;分子生物学;代谢、维生素和激素;信号发送;蛋白质/酶结构、功能和降解;技术和方法学。 全部条目以英文字母顺序编排,同时也提供一个主题目录,供读者按专题查询。与其他百科全书相比,条目的长度更适合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全书的条目基本上属于长条目,长的可达12页,*短的也不少于3页。在条目的写
“精要速览系列”(InstantNotesSeries)丛书是国外教材“BestSeller”榜的上榜教材。该系列结构新颖,视角独特;重点明确,脉络分明;图表简明清晰;英文自然易懂,被国内多所重点院校选用作为双语教材。《BR》 第三版在第二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对人类基因研究、RNA调控、组蛋白修饰、表观遗传学、人类进化等新近研究进行重点补充和调整,其他各章节也进行了修订。
本书共有15个实验,内容涉及动物、植物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与特征,人类染色体的特征与分析方法,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诱变的方法及结果鉴定,果蝇的采集、饲养及唾腺染色体的提取与特征观察,数量遗传性状的统计分析等。考虑到学分制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分数不同,也考虑到学生预习的需要,每个实验分别阐述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作业与思考题。首先是实验的基本原理,然后是详尽的操作步骤,接下来是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后是为巩固所学内容提出的作业与思考题。从材料准备、实验观察到统计分析均由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认真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及设计实验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于经典遗传学的数量遗传学。首先,在多基因遗传体系假说下,讲述了数量性状多基因间的有关加性、显性和上位效应内含的遗传统计学模型;定义了基因在群体中的平均效应和个体的育种值,探讨了基因型值和育种值间的关系;讲述了品系间杂交有关近交群体的伯明翰学派的遗传分析特点,阐明了远交群体的北美学派的遗传分析方法;论述了遗传力、重复力和相关的定义、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讲述了单性状选择及综合选择指数的有关概念、分析和发展;论述了作者提出的组合性状和组合性状对的遗传分析和应用;讲解了交配效应和配合力分析。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之下,简介了它的分离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探讨它的综合选择指数的分析方法。第二部分是在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上,简述了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
本书是在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和改革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介绍生物化学常用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对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叙述,增设了对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的内容;实验部分编写了适合工科学校环境及相关专业的实验,其中包括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性实验三个板块。教材的内容分别对应生物化学实验学习的三个阶段,即理论学习阶段、基础性实验阶段和提高性实验阶段,使读者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附录收集了实验中的常用数据,便于随时查阅。 本书可供理工科院校环境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环境领域相关科研工作者参考。
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现代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有一定程度交叉的学科,因此本书既保持了从分子水平上介绍生物化学知识的特色,又拓展了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等方面介绍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内容。本着“理论知识够用”的高职高专教材编写特点,较重视实际应用问题。本书主要涵盖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维生素和辅酶、糖代谢、生物氧化、脂类及其代谢、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的代谢、核苷酸代谢、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物质代谢的调控等内容。 本书供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生物技术类专业使用,也可作为食品类及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遵从遗传学的发展和固有的内容体系.紧跟遗传学的**发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修改和补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内容取材注重经典遗传学与现代遗传学的合理结合、遗传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科学结合.较全面反映了遗传学的教学要求.概念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全书共分16章.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工程、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的调控、遗传与发育、群体遗传与进化.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遗传学(第3版)》根据分子遗传、数量遗传、发育遗传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改编的,尽量结合了农业生物学和植物、动物遗传育种的实践,系统地介绍了新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力图反映20世纪90年代以来遗传学的进展。
科学的本质是批判,交流的本质是质疑。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原始创新的源头之一的作用,弘扬“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倡导自由探究,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氛围,为科学家萌芽时期尚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理论以及灵感提供交流平台。该活动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