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现代酶工程》在编排上结合酶工程的特点,力求反映近年来酶工程领域内涉及的新理论和新进展,系统地介绍了酶的分类和命名、酶的来源和生产、酶催化原理、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等酶工程基础知识,阐述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应用、酶的化学修饰和生物改造的原理和应用、酶工程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核酶、抗体酶、模拟酶以及非水介质中的酶催化反应,*后介绍了酶工程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食品科学和工程、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与生物工程有关的科研、设计和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生物技术是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的快速发展和有效应用已给当前的工农业生产、人民健康、社会进步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并对人类和社会的加速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益。由于生物技术发展势头很快,因此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的生物工艺学的教材亟须不断加以更新。本书由27位老、中、青年教师或专职科研骨干人员,历时两年编写完成。 本书以产品生产中共性工艺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为纲,同时选取若干典型生产过程具体介绍,内容包括成熟的和较新的生物过程的基本原理。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绪论和生物反应过程篇(共12章),下册包括生物质分离和纯化原理篇(共11章)以及典型生物过程篇(共6章)。 本书可做工科生物工程专业的教材,理科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生物技术生产、科研、管理人员的参考阅
本书以生物学功能为主线,以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三维原子结构为中心,全面深刻地解析了重要生命活动过程的结构基础及由此阐发的分子机理,内容涵盖了从蛋白质、核酸、脂类到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信息及知识,从遗传信息DNA到RNA到蛋白质的传递,到基因产物蛋白质的产生与消亡,从各类生物信号转导、细胞运动、物质输运与相互作用,到免疫系统的结构生物学和病毒结构与功能,系统深入,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整合了迄今**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展现了从生物大分子的原子结构到重要生命活动的内在联系和基本原理。
本书从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出发,介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常用工具:绪论中概要介绍了全书的主要内容:第1章介绍生物信息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互联网上大量的生物信息资源;第3-5章介绍蛋白质和核酸序列和结构数据库;第6-8章介绍序列比对和数据库搜索的常用方法;第9章有一个实例说明这些方法和资源的使用;第10章介绍常用的软件和工具。 本书深入浅出,常用性强,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生物信息学教材,也可作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各领域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开发工作者生物信息学参考书。
本书力求人各个重要的角度反映生物信息学今天的面貌: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若干个主要分支,并特别介绍了与人类基因组研究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的一些较新的成果;着重介绍了数据库和数据库的查询、序列的同源比较及其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以生物芯片中的生物信息学问题为例,介绍与基因表达相关的生物信息学问题;还介绍了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问题,以及与分子设计和药物设计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技术。
《生命系统的物理建模》源于菲利普 纳尔逊(Philip Nelson)教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授课数年的讲义,学员主要是2-3年级理工科学生,他们至少受过一年的物理和相关数学课程的训练,对合成生物学、超高分辨显微镜等有所了解,并希望有所作为。不同于先前的生物物理教材着眼于介绍生命系统的物理现象,本书侧重于从定量实验数据中通过物理建模的方式提炼出科学规律,为*终实现生命科学数学化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本书是为现代生物物理学作科学铺垫的基础课,也适合作为许多专业课的补充教材,包括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各类工程学和应用数学。某些内容已经超越了本科范围,只要纳入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本书很方便就成了研究生教材。
近10年来,我国的生物技术药物从无到有,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新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工艺稳定性、质量标准、检定方法、安全评价、注册审评等方面是否科学规范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是保证其顺利通过审评上市的关键。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系统地介绍了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制开发和非临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技术要求;下篇介绍了十四大类约100个品种的生物技术药物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功能,重点对质量标准和生物学活性测定等质控方法进行了阐述。本书反映了我国近10年来生物技术药物质量研究的成果,可作为广大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的科研工作者、教师、学生、药品注册人员、质量检定人员等的参考书。
本书编选了2006年中国科学院“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的40篇论文,内容涉及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各主要领域,包括蛋白质结构与相互作用、基因测定与算法设计、序列分析与结构比对、生物数据库的开发、管理与搜索策略、智能计算在生物信息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其他等。 本书反映了近几年国内和国外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基本代表了目前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适合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2003~2004年我国多起生物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发生,使政府、广大科研工作人员对生物危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2004年,国家发布了国务院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过滤条例》和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强调了生物安全柜作为一种生物实验室的主要安全设备,对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必不可少的,要求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规范化、标准化地使用生物安全柜的能力。 鉴于目前广大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生物安全柜知识的需求和培训的需要,本书系统介绍了生物安全柜的分级、功能和用途、结构、排气系统和/或供气系统(高效粒子空气过滤器)、实验室选择生物安全柜的基本原则、安装原则和要求、实验室操作程序、日常维护要求等内容。 针对生物安全柜生产厂家,对生物安全柜设计、生产和检测验证中使用的各种术语和
《神经细胞培养理论与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神经细胞培养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全书分上、下篇,共18章。上篇介绍神经细胞培养的相关原理,主要包括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神经细胞的发育及神经细胞损伤修复研究的*进展、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基本原理及准备等。下篇介绍神经细胞培养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成年猫DRG分离细胞体外培养、鸡胚DRG整节培养、新生小鼠DRG培养、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培养、脊髓灰质神经细胞培养、嗅球神经细胞培养、低密度大鼠海马回神经细胞培养、神经胶质细胞培养、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成年海马神经细胞培养。 本书可供高校、研究所从事细胞培养工作及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生、科研及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是在1994年郭勇主编的《酶工程》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酶工程的*进展,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重新编写而成。本书主要介绍酶的生产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其*进展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绪论,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和原生质体固定化,酶的非水相催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共9章。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化工、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教学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宽。本书是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学生知识需要和授课学时实际来编写。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分子生物物理、膜生物物理、电磁生物物理、神经生物物理、辐射生物物理、血液流变物理、生物物理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物理学科、生物学科和医学工作者参考。
蛋白质理论与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实验性科学,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作为21世纪生物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通过上、下篇全面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理论、进展、技术及其应用。上篇由八章组成,系统介绍了蛋白南的合成、转运、加工与修饰及结构的功能,阐述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理论,蛋白南定性、定量检测的基本理论,并对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芯片理论与进展做了介绍。下篇由六章组成,介绍蛋白质样品的准备,蛋白质电泳技术,层析技术,蛋白质活性及定性、定量检测的方法及应用,并在生物信息学预测蛋白南序列技术方面进行了实验性阐述。 本书可供研究生、本科生和从事蛋白南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实验参考用书。
本书由四大部分组成。第1部分介绍生物大分子成为治疗性药物的方方面面,重点强调了药物的发现与开发阶段生物药物与小分子药物的重要差异。第2部分对经FDA认证的各类生物药物进行了综述——概论部分简要回顾其生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各论部分列出了每一类大分子中各个药物详细信息。第3部分着重于生物药物的给药技术优化,也对基因和细胞治疗进行了适当说明。第4部分包含了5个附录,分别为生物药物的“剂型、药代动力学和代谢数据”、“分子特征和治疗用途”、“生物技术产品命名方法”、“商品名、常用名和学名的同物异名”以及其他信息。 本书可供从事生物药物研究、开发、生产的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本科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生物力学——从基础到前沿》介绍了生物力学的力学基础、生物力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力学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的研究前沿进展等。《生物力学——从基础到前沿》作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还详细介绍了我国生物力学研究在心血管、骨关节、正畸修复、康复工程、肿瘤以及眼科等方面的新成果。
功能性食品中活性成分(功能因子)的定性、定量检测是评价其功能性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新的分析手段和方法在功能因子的检测方面被广泛应用。 本书为《功能性食品及其加工技术丛书》中的一册。全书在收集国内外大量*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对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和功能性食品研究领域中广泛涉及的功能性食品中活性成分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全书共九章,章至第八章全面地介绍了活性多糖、功能性低聚糖、糖醇类、多糖类、活性脂、维生素、活性肽与活性蛋白质、微量元素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第九章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一些特殊的功能性成分,尤其对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天然植物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内容系统,方法先进可行,论述严谨,实用性强,可供从事食品科学、食
本书重点讲述生物材料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目前的进展,并提供了生物材料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信息。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主要讲述生物陶瓷材料。阐述了生物材料的定义、概念和生物陶瓷的结构、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常规的制备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高分子生物材料及其在生物环境下的分解、腐蚀和化学变化。第三部分主要讲述生物组织工程,包括生物结构、硬组织弥补、电脑模拟、新材料性能确定技术等内容。 本书各章节分别由几位生物材料、生物组织工程和医药学领域的专家撰写。、第二部分为生物材料的基础部分,可作为材料科学系、生物工程系以及医学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生物材料课的教材。第三部分可以作为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研究组织工程相关课题的参考书。
本书对生物工程实验中涉及的实验技术、反应原理、流程安排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生物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验和附录。书中在介绍不同的实验技术时,选取了各学科中有代表性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技术,并结合科研、教学实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附录还列出了一些常用试剂、缓冲溶液等的配制方法及一些常用数据和缩略语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供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本科生、研究生及研究人员进行学习和参考。
本书为大学开设生命科学公共选修课而编写。共分10章,全面介绍了传统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重点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相关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研究方法、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情况与生物安全,使学生了解传统生物技术的概况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向,初步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材料科学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本教材内容精粹明了,通俗易懂,适合理工类和综合类院校非生命科学专业的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