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显微图解》共分三篇:篇为植物细胞与组织,第二篇为植物营养器官,第三篇为植物生殖器官。每一篇由概述和图解两部分组成,先概述植物的结构特点,后图解植物的形态解剖结构,系统展示了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特征与结构原貌。《植物显微图解》共有彩色显微图片476幅,涉及49个科、95种植物,包括主要农作物、油料作物、观赏植物、果蔬林木及其他植物学实验教学常用材料。所有图片经过精心挑选,代表性强,显微结构特征典型,并附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其中绝大部分图片源自作者及其同事多年教学和科研积累的切片,科学而实用。《植物显微图解》配有详尽的日录,书中每一张图片均可直接从目录上快速查找。《植物显微图解》除供农业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外,还可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中医药院校等相关专业师
本书对野山参的应用历史、产地、生长环境、功效、使用方法及禁忌进行了概述,将野山参性状鉴别原则归纳为以体、皮、纹特征为主,以芦、须特征为辅的综合判定方法,并借助原色图片对野山参纯货与籽货、移山参、园参、西洋参及工艺参的性状区别要点进行了论述。本书还总结了俄罗斯野山参、大马牙人参、西洋参等不同品类的分子鉴别方法,丰富了野山参的鉴别手段。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精)》原则上收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批)》(1999年)和《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的所有物种,但由于少数物种的分类学地位存在极大争议或野外居群一直没有被发现,编委会经过讨论,决定将百花山葡萄、乐东石豆兰、大羽桫椤、异形玉叶金花和金平桦等5个物种从图鉴中删除。所以本书共收录种、亚种及变种361个。 印红主编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精)》分为藻类和菌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部分。每部分内部按物种所属科的拉丁学名字母顺序排列。考虑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批)》作为法律条文的附件,具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力,编委会决定本书基本沿用《中国植物志》科的概念,从而与名录相对应,但在另外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系统学的快速发展,许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精)》原则上收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批)》(1999年)和《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的所有物种,但由于少数物种的分类学地位存在极大争议或野外居群一直没有被发现,编委会经过讨论,决定将百花山葡萄、乐东石豆兰、大羽桫椤、异形玉叶金花和金平桦等5个物种从图鉴中删除。所以本书共收录种、亚种及变种361个。 印红主编的《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精)》分为藻类和菌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部分。每部分内部按物种所属科的拉丁学名字母顺序排列。考虑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批)》作为法律条文的附件,具有相应的法律约束力,编委会决定本书基本沿用《中国植物志》科的概念,从而与名录相对应,但在另外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系统学的快速发展,许
全书共十四章,其中至第七章主要介绍蛋白质组概念、产生背景、重要性和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包括双向电泳、高效液相色谱、蛋白芯片、生物质谱、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组学相关数据库);第八至第十三章主要介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研究内容涉及植物遗传多样性、植物发育(包括种子发育)、植物逆境(包括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和蛋白标记与PQL;第十四章主要介绍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操作指南及相关说明,便于初学者了解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的一般操作程序。另外,本书增加了附录,包括双向电泳完整的操作步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的配置、细胞样品的一般处理步骤、组织样品的一般处理步骤及蛋白质和蛋白质组相关数据库,主要供负责具体操作的实验人员参考。本书适
《中国大兴安岭蒙中药植物资源志(精)》(作者中国大兴安岭蒙中药植物资源志编撰委员会)收载了茵类植物、地衣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共135科,900多种植物药,并附150多幅植物原色图谱。每一种植物药列其植物名、蒙药名、中药名、学名、异名,重点对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入药部位、采收加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书后附有蒙古文、汉文、拉丁文索引。
菌物资源研究的对象包括真菌、假菌和类菌原生动物的一个大类群。涉及食品、医药、轻工业、农林渔牧业、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与经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李玉主编的《菌物资源学》全书共分为10章。各章内容:菌物资源学概论,菌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保育,食用菌物资源,药用菌物资源,有毒菌物资源,农业用菌物资源,工业用菌物资源,共生菌根真菌和地衣菌物资源,菌物基因资源,菌物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菌物资源学》可作为高等院校食药菌、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制药、植物(森林)保护、资源、农学、环境、林学等专业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菌物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组学”之一,是多种技术和科学的结合,涉及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和生物学等知识。漆小泉等主编的《植物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由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员共同编著,按照代谢物分析方法、数据分析及应用三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代谢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编写时力求做到实际和适用,使初学者能够较快掌握植物代谢组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植物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适合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科学研究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收录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野生及常见栽培的维管植物309科、2011属、9168种(含种下等级)。本土植物有297科、l820属、8562种,其中特有植物880种;常见栽培植物539种,归化种67种。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编排,共计56科、l55属、833种;裸子植物按郑万钧、傅立国1977年《中国植物志》系统编排,共计10科(2科栽培)、30属(11属栽培)、88种(26种栽培);被子植物按哈钦松1926年、l934年系统编排,共计243科(10科栽培)、1826属(180属为栽培或归化)、8247种(512种栽培,67种归化)。属、种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科、属名索引,便于查阅和检索。 本书可供植物区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资源学、植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林业、园林园艺、医药卫生等相关专业师生和海关、环境保护部门等政府决策者参考使用。
《中国水生植物》介绍了我国水生植物的栽培简史、繁殖方法等,重点论述了每种水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繁殖与栽培、观赏及主要用途、相近种的比较等。全书共收集水生植物 61 科、168 属、741 种 ( 其中包含相近种 306 种 ),选配了423 幅彩色照片,黑白线条图 87 幅,扫描标本照片 63 幅,既包含广泛栽培的种类,又有许多有待开发的种类。 《中国水生植物》可供广大园林、园艺工作者和农林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参考,也为广大水生花卉爱好者提供学习、选择品种的知识。
《植物古汉名图考续编》收载了植物古汉名1789个,分属于147科449属633种,附图633幅,计60余万字;对每种植物古汉名都作了注释,标明了现代汉名和世界通用的拉丁名,注明了出典或书证,传承古今,沟通中外;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产地、简要用途作了介绍,还附有植物形态图便于读者识别。《植物古汉名图考续编》是《植物古汉名图考》的续编书,会给生物学、农学、医药学、林学、花卉学、文学、史学、地理学等工作者带来莫大的方便。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组学”之一,是多种技术和科学的结合,涉及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和生物学等知识。漆小泉等主编的《植物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由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员共同编著,按照代谢物分析方法、数据分析及应用三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植物代谢组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编写时力求做到实际和适用,使初学者能够较快掌握植物代谢组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植物代谢组学——方法与应用》适合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科学研究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