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如古代壁画之类早期社会的艺术尝试,到19至20世纪植物猎人的探索,人们在研究植物的过程中绘成的画作一直让自然爱好者着迷。 本书是一本关于植物图谱艺术发展史的图册,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艺术收藏品中精选了250多幅珍贵的、的或是之前从未发表过的图谱,以此为主线,讲述了勇敢无畏的植物探索者(其中一些人机缘巧合地成为了植物画家)和众多撰写植物志的专业艺术家远征路上的精彩故事,阐述了当时作为娱乐消遣的艺术活动是如何深刻影响了我们对世界以及辉煌自然的认识,适合自然史、植物、绘画和艺术的爱好者阅读。 本书中的经典画作聚焦于17至19世纪这一植物大发现的黄金时代。这部精美的著作真正着眼全球,不仅记录了几个世纪以来从中国到印度横跨多个大陆的植物绘画艺术的发展,还探究了全世界的研究者在新世界探索和新物
《植物学拉丁文(第3版)》主要介绍植物学拉丁文的发展历史、拉丁文字母的发音与拼读、拉丁文的词类、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植物学名,以及植物的科名、属名、种加词的特点与要求,通过举例详细解析植物特征和特征简介的拉丁文描述;附录中通过举例解读了《中国植物志》植物学名的文献引证,并附有植物学拉丁文常用词汇及常用词汇缩写。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Antonio Ziosi博士为书中的拉丁文字母名称和读音,以及部分植物科名、属名、植物学名等进行了经典拉丁文配音,存储在光盘中随书赠送。 《植物学拉丁文(第3版)》适合高等院校植物学、生态学、林学、农学、园艺学、环境科学和中药学等专业的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古田山册》的检索采用目录树形式的逐级查找方法。先按照植物的生活型分为类:木本、藤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按叶形的不同分为三类:叶较窄或较小的为针状或鳞片状叶,叶较宽阔的分为单叶和复叶。藤本植物不再作下级区分。草本植物首先按花色分为七类,由于蕨类植物没有花的结构,禾草状植物没有明显的花色区分,列于。每种花色之下按花的对称形式分为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辐射对称之下按花瓣数目再分为二至六;两侧对称之下分为蝶形、唇形、有距、兰形及其他形状;花小而多,不容易区分对称形式的单列,分为穗状花序类和头状花序两类。 正文页面内容介绍和形态学术语图解请见后页。
在郊游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作为一个都市人,每当你走进郊野的森林,漫步于绿荫丛中,聆听着鸟鸣虫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醉人的花香…… 你有没有想过去欣赏一下林中的野花。它们是那样的娇小,甚至不得不用放大镜来观察;它们是那样隐蔽,总要劳烦您低头弯腰去寻找;然而,它们却是那样的美丽,抽象的数学图案,神秘的物理学结构,奇妙的生物学功能,绚丽的美学色彩,在它们身上展现出无穷魅力。 本书以华北地区为中心,以分布常见的野生草花和花灌木为对象,选择那些观赏性较高、开花明显、有经济价值的种类,共250多种,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