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供给人类衣食住行、防病治病、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产品,它在人类文明发生发展数万年的历史演变中,自始至终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认知、信念和价值观的总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多的地区之一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云南西双版纳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在这片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互为一体的热带区域,植物与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生物文化景观,当地的生物资源哺育了当地的民族,也为当地的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书从研究植物和人类相互关系的民族植物学角度切入,通过对200余种西双版纳植物与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医药文化、工艺文化、景观文化等关系的深入研究,系统介绍了人类利用植物的文化行为和
《中国秦岭常见药用植物图鉴》分为上、下两册,汇集了近年来在天然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内容涉及秦岭药用植物*研究成果、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发现和优化、传统药物和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生物学活性成分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及传统药物和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和保护。 《中国秦岭常见药用植物图鉴》采用四色精美印刷,精心选取了我国秦岭500多种主要常见药用植物,以植物的系统位置为编排主线,包括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以被子植物中的药用植物为主,科的排序采用*的被子植物APGⅢ分类系统,同科的药用植物连续排列,对于该系统中撤销或合并的科,括号内注明了该物种在《中国植物志》中所属的科名。
《草木深圳》是一部大众普及的植物科普读物,分为郊野篇和都市篇两本。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林业局主编的《草木深圳(郊野篇)(精)》介绍了植物的基础知识,精选了深圳常见的160种野生植物,每种植物包含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类型、生态环境及分布、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档案,多角度、多状态的精美图片和文字描述,力求将最准确、完整的植物信息传达给读者。附录中的科属花期索引表则以花期和科属为线索,让读者了解当月都有哪些植物会开花。书后还附有可撕下的折页,包含全书出现的所有植物小图和名称,方便读者出门随身携带。
本卷收载广西的蕨类植物833种(包括变种、变型及杂交种),隶属于57科159属【秦仁昌系统(1978年)】;对科、属、种的名称、引证、形态特征、产地、生境、分布及已知药用用途等均作了扼要的介绍,并有形态特征比较图或全貌图图版112幅,含232种,占全卷收录种数的27.9%。本卷文字描述简练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科普性较强,可供植物学、农学、林学、园艺、药学、轻工业以及有关植物分支学科的工作者参考应用。
本卷册记述了我国管壳缝目硅藻3科13属189个分类单位,包括149种37变种3变型,每个种类都有详细的形态描述、生境和国内外分布,有些种类附有讨论和说明,图版以高质量的光镜和扫描电镜照片为主,均以我国标本为材料。此外,对管壳缝目硅藻的细胞结构及形态特征、生殖、生态习性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做了详细论述,书后附有各级分类群英文检索表、汉英术语对照表、参考文献和名称索引,是我国目前*为全面和系统记述管壳缝目硅藻的专著。
《草木深圳》是一部大众普及的植物科普读物,分为郊野篇和都市篇两本。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林业局主编的《草木深圳(都市篇)(精)》介绍了植物的基础知识,精选了深圳常见的160种园林植物,每种植物包含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科属、类型、生态环境及分布、生境、花期、果期等基本档案,多角度、多状态的精美图片和文字描述,力求将 准确、完整的植物信息传达给读者。附录中的科属花期索引表则以花期和科属为线索,让读者了解当月都有哪些植物会开花。书后还附有可撕下的折页,包含全书出现的所有植物小图和名称,方便读者出门随身携带。
本卷是《中国淡水藻志》硅藻门舟形藻科I,II续编舟形藻科III。此卷系统、全面总结近一百年来有关舟形藻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研究资料编写而成。本卷共18属,其中有12属是从舟形藻属中分出组建的新属,4属是复原独立属,1属是从长篦形藻属中分出组建的新属和舟形藻属。共317个分类单位,其中37种是新联合种,32个是新联合变种以及3个是新联合变型。属于我国模式产地的新分类单位的有30种、27变种和3变型。对每一个分类单位均以我国的标本进行形态特征和构造描述,并详细记录其生境、产地和地理分布,并附有根据我国的标本绘制的图和照片,或两者兼有,有些还在种之下附有简单的讨论和说明。同时还附有参考文献、英文和中文的各级分类检索和学名索引。 就一个国家而言,本卷舟形藻科(III)所收录的分类单位(包括种、变种、变型和变种变
杨世民、李瑞香所著的《中国海域甲藻扫描电镜 图谱》精选了我国海域23属184种海洋甲藻的扫描电 子显微镜照片,对各物种的形态特点、壳面结构及采 样的海域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展示了甲藻细胞壳面的 横沟、纵沟、 鞭毛孔、凹陷、孔、边翅、肋刺、脊状条纹、网纹等 细小精美的结构,并对一些物种 按照新的分类学观点进行了更名。书后附有学名索引 和国内外参考文献。 《中国海域甲藻扫描电镜图谱》可为海洋甲藻分 类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生物 系、水 产系、海洋系、环境生态等专业的师生提供参考。
本书是一部以图志形式体现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丰富多彩的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分类学地位的专著。 全书共记录了3门8纲18目51科120属200种。它们在现代真菌系统学中的地位在前言中作了介绍,而在本书正文中则将车八岭大型真菌种类按形态学划分为子囊菌、胶质菌、珊瑚菌、革菌、多孔菌/齿菌、鸡油菌、伞菌、牛肝菌、腹菌和黏菌,共10类,在各类真菌中再分别按其拉丁学名的字母顺序排列,介绍了真菌的中文名、拉丁名、形态特征、生境和有关该菌相关信息的讨论,书末列有主要参考文献、真菌中文名索引与拉丁学名索引。 本书适用于菌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人员、菌物学爱好者以及食用菌开发经营人员参考。 内容权威,本书为我国知名菌物学家李泰辉教授及其团队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原创性强
本书收录了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共40科178属2147种5亚种118变种,其中839种(39.1%)76变种为中国特有。每一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学名和异名及原始发表文献、国内外分布等信息。
姜科,细胞,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研究
臧德奎主编的《山东珍稀濒危植物》对山东珍稀 濒危植物进行了系统记载,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论述了山东省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山东珍稀濒危 植物的种类统计、区系特点分析、濒危现状分析和分 布格局。各论详细记录了山东珍稀濒危植物的识别特 征、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并针对每一物种进行了濒 危分析,提出了保护措施。各论分为蕨类植物、裸子 植物和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每部 分中按照科拉丁名顺序排列,科内则按植物学名顺序 编排;每种植物包括类别、濒危现状、形态、生境分 布、保护价值、致危分析、保护措施等内容,绘制了 在山东省内的分布图,并附有1570多幅彩色图片。共 收录了珍稀濒危植物186种,分属于76科。其中,国 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巾国珍稀濒危植物、国家珍 贵树种计47种;山东省特有植物46种;山东
作为《江南大学文化书系》第六册,本书以中文与拉丁文对照的形式,列出了江南大学新校园绿化建设12年以来,所引种、培种、以及保留原生态属种共1200多种植物的名录,附有中文、拉丁文互检的索引,以及部分校园植物的精美形态图片。全书融植物分类学与摄影艺术为一体,旨在凸显大学校园高水平的科学建设与一流的生态环境,推动全国生态文明进步。本书为师生、校友提供文化知识和植物鉴赏,也可作为绿化建设者日常的工作手册。
本书收录了中国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基部类群和部分单子叶植物共50科419属,3328种,其中1562种(46.9%)为中国特有,96种(2.9%)为外来植物。每一种的内容包括中文名、学名和异名及原始发表文献、国内外分布等信息。
本书为中国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丛书广东湛江和惠州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包括高等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共10个生物类群,这是在湛江和惠州两市首次开展系统的红树林生物多样性调查。本书成果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也希望能为我国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本次调查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总体进行,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林区内的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的珍贵野生树木。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调查物种株数、分布及用材树种的蓄积量、生境状况、资源现状、保护管理现状、人工栽培和开发利用状况以及国内外贸易状况等。与以往的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相比,调查方法的统一化、规范化和调查结果的数量化是本次调查的突出特点。
《大米生物指纹图谱溯源技术研究》主要介绍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指纹分析技术、电子鼻指纹分析技术、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和DNA指纹图谱技术对黑龙江省大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溯源和品种保护研究等一系列成果。《大米生物指纹图谱溯源技术研究》共分六篇,**篇综述了指纹图谱产地溯源技术建立的背景、意义、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第二篇至第六篇为利用近红外产地溯源、电子鼻产地溯源、矿物元素产地溯源和DNA指纹图谱技术对大米产地溯源、品种保护的分析结果、讨论及相关结论,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本书收录了海南热带云雾林的大型真菌、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347种,隶属226属、119科。其中,大型真菌有12科27属34种,苔藓有23科31属40种,蕨类植物28科43属56种,种子植物有56科125属217种。热带云雾林附生植物特别丰富,包括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等类群,有31科51属69种。本书还介绍了热带云雾林分布、环境特征和结构特征,以及热带云雾林大型真菌、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和附生植物多样性。
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问,体现了人与自然互动中多方面的智慧。本书基于新的知识观、历史观和生态观,依据博物学、科学史、文化史、环境史、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大量文献,较系统地探讨了西方博物学文化的发展脉络。具体研究了塞奥弗拉斯特、约翰 雷、林奈、布丰、格雷、班克斯、伍德、埃莉斯、梭罗、缪尔、利奥波德、卡森、谭卫道等十多位有典型意义的西方博物学家及相关的博物学文化,首次勾勒出西方博物学文化的概貌,也涉及环境史、环境伦理、科技史、认知与性别、生态文明等问题。本书包含相当丰富的信息量,可供哲学、自然教育、环境保护、科学文化研究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学者参考。 本书试图揭示这样一种理念:博物学始终平行于自然科学存在和演化,博物学与自然科学有交集但并非其真子集。在